与人深交,第一层是颜值身高财富地位,第二层是社会决策承载的资源能力,第三层是做事逻辑,底层价值观和动力来源。

当你听过一个人的故事,知道他的痛苦、矛盾、驱动行为的动力来源,你可能会爱上这个人,或者惺惺相惜。

作者把用户体验要素分成五层,可以变成四层。这和人深交一样:底层是用户需求、组织目标;第三层是信息架构;第二层是按钮、布局,第一层是展示界面(如色彩、交互)。

一条总的原则,开发产品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围绕满足用户某个需求展开。比如有的产品是性价比,就会每个环节都注重控制成本、提升效率。

有的产品是打造最好用的翻译插件,就会对每个流量大的网站提供专用翻译规则。

以下是提升用户体验的基本原则:

即时反馈。用户单击某个按钮时,即时反馈结果,否则让用户产生不确定感和焦虑感。
符合直觉。用户操作时,与预期相符合,确保系统行为与用户的直觉相符。比如,返回按钮应该带用户回到上一个页面,而不是跳转到其他位置。

约束。大脑一次处理的信息是有限的,一般不超过4个组块。一次给予用户的信息不超过4个组块,每个组块深度不超过4层。

比如,模块1、模块2、模块3、模块4;模块1分为模块1-1、模块1-2、模块1-3、模块1-4。

比如,围绕1个核心需求=>总(1个组块)+4个组块=>16个二级组块。

一致性。字体颜色大小、间距保持一致性,从形式上降低用户接受新信息的成本,不要同一个内容用的字体大小、颜色不一样。

要用清晰指示牌指引用户,就像路标应清晰指明从哪个车道左转。

操作可逆性。这源于心理安全需求,当用户知道可以”撤销”一个行为时,更愿意尝试和探索。比如文字编辑器中的撤销功能(Ctrl+Z),删除重要文件时分布确认;意外关闭运用时,可以恢复之前的浏览状态。

提前预防用户的错误操作。比如给予默认选择,用户输入密码时实时显示密码强度,马路上提前设置护栏。

当然,这些原则的前提是产品要真正解决用户问题,依然要快速上线快速迭代。

推特上刷到马斯克,主持人问“你一生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一向思维敏捷的马斯克思索许久后回答“打造并始终维持一个纠错反馈闭环”。

为什么有的人进步快,有的人进度慢,这和自我迭代速度密不可分。一年迭代一次的人,和一周迭代一次的人,成长速度明显不同。

做产品,经营关系,都是同理。

1

最近项目快速发展,正是建立了纠错反馈循环系统,不断根据市场反馈进行调整。

纠错反馈循环和“迭代”并无不同,复盘、A/B测试是常见的纠错方法。

然而,现实情况中,目标并不清晰,反馈并不及时甚至有噪音。

这就容易导致系统失效、止步不前、陷入内耗。做产品,使用了所有方法,就是不见增长。做方案,总想拿出来就是完美的,结果自我感觉良好的方案,利益相关者不感兴趣,无法调动资源。

和人交往,不直接说感受和需求,让人猜你的想法,沉迷于头脑中纠结各种可能,结果没改变任何东西,还导致心理不平衡。

是真的没有方法了么?产品不增长,是否有详细拆解过关键细节,找出导致不增长的本质原因?A/B测试是否选错了?能否找到了最好的指标,把其极致化?

做方案是否可以快速拿出想法,先找利益相关方碰一下,据此反馈评估接下来干什么?

自己有需求,能否和对方直接说,找到合适的相处模式?

2

人是需要反馈的动物。

纠错反馈足够清晰,进步更快。

学骑自行车时,骑不好就会摔疼(反馈),多摔几次就学会了。

做课程时,先抛出第一版内测,根据学员反馈快速迭代,课件会越来越完美。

大胆说出你的感受,看看对方的反应,你会更明白自己的需求,适合什么。

3

人脑是一台贝叶斯机器,通过反馈,才会让人不沉迷于心念世界,回答现实世界和真实世界。

要先在真实世界行动,看反馈,再回到心念世界,而非反过来,从内心世界出发。你认为的事实,不是事实。

同龄人中,做得非常优秀的,无不是先放弃思考意义,直接模仿、快速行动。他们并非多聪明,而是更早地参与改造世界,失败和踩的坑多。

大方向不错,不作死,总能抓住那么1-2次机会。

4

那如何打造可纠错的反馈循环系统呢?

回答产生行动的过程:外部信息——感知——头脑中加工——情绪——行动。

以及贝叶斯算法「P(A|B) = P(B|A) * P(A) / P(B)」,在观察到新证据后对某事的判断 = 原本的判断 * (这件事在导致新证据的所有原因中的比重)。

反馈循环系统关键是建立目标、目标检查机制,即每次执行后,预判结果和行动路径差距,找到改进方法,要么校准目标,要么优化路径。

具体操作方法后续补充。

对待死亡的态度,深深影响人的叙事,行为模式。

苏轼的态度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积极乐观,淡然洒脱。

乔布斯把每一天都当做最后一天,做出划时代产品。

蔡磊的态度是,和绝症大干一场,不屈命运安排。

而对待死亡的态度转折,或来自身边至亲离世,或亲历死亡,或来自对历史、时间的细腻感触。

高二时,奶奶离世,第一次近距离面对死亡。

第一次体验到心绞的感觉。前桌主动安慰我、为我打饭、分享趣事,以致我喜欢她很多年。

奶奶的离世,让我明白:人生重在体验、要有能力选择家人,让家人有选择权。

大学期间,读《西藏生死书》,明白了临终关怀、精神寄托等等。后面又去寺庙禅修,去博物馆,读历史,试图寻找意义,总是想找到每件事的意义。

经历不少事后,才渐渐理解,哪有什么意义,健康地活着本身就是意义。

这几年体验了不少东西,足迹遍布全国,饱览山河,体验各地风俗,见各种各样的人。一直很害怕失去自由,也在让自己有能力不失去自由。

要以何种态度对待死亡呢?

生前,好好活着。

别作死,比如熬夜、不运动、长期高压、吃垃圾食品。有朋友问我经常运动、不熬夜是怎么做到的。老实说,来自恐惧——不想太早离开世界。

向前看。我的微信签名“人生就是后悔没干”,是希望提醒自己不留遗憾。

我们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宽生命的深度。以前不明白要用里程碑记录,近两年才知道,用里程碑固定。要一步步实现志向。

关注生活细微之处,去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就的过程,深度的人际关系,一场深度的对话,远比宏大叙事更有力量、更具体。

死时,淡然体面,减少遗憾。

富兰克林的墓志铭是“印刷工富兰克林”。他拥有众多成就,唯独选择了这个。这是他传奇人生的起点,也是他人生终点。

你的墓志铭是什么?

在认知科学中,有一些基本规律和原则被广泛接受,这些规律帮助我们理解人类思维、决策和行为。以下是一些重要的认知规律:

  1. 有限理性:人类在决策时并不总是完全理性,受到信息处理能力和认知资源的限制。人们往往依赖启发式和简化策略来做出决策。

  2. 锚定效应:人们在做决策时,往往会受到最初信息(锚点)的影响,导致后续判断和选择偏向于这个锚点。

  3. 可得性启发式:人们倾向于根据容易回忆起的信息来评估事件的可能性。这意味着最近的或显著的事件会对判断产生不成比例的影响。

  4. 损失厌恶:人们对损失的敏感度通常高于对同等收益的敏感度。损失带来的痛苦往往大于获得同等收益带来的快乐。

  5. 确认偏误:人们倾向于寻找、解释和记忆与自己已有信念一致的信息,而忽视或低估与之相悖的信息。

  6. 社会证明:人们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倾向于依赖他人的行为和意见来指导自己的决策,尤其是在群体中。

  7. 选择过载:当面临过多选择时,个体可能会感到困惑,导致决策困难,甚至选择放弃。

  8. 框架效应:同一信息的不同呈现方式(框架)会影响人们的判断和决策。例如,强调某个产品的成功率与强调失败率可能导致不同的选择。

  9. 归因偏差:人们在解释他人行为时,往往倾向于将其归因于个体特质,而在解释自己行为时,更倾向于考虑情境因素。

这些认知规律为理解人类行为和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框架,了解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更好地设计产品、营销策略和用户体验。

尽管人类行为复杂且多变,但大脑构造短期内是不变的。

声明:本文只做个人学习,请尊重作者隐私和版权。

公众号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特别是小众但真诚分享的作者,文章质量非常高。当找到这些作者时,我会查看他们写过的所有文章。但一篇篇打开干扰注意力,有时在飞机上没网也无法查看。于是我把所有文章全部保存到本地查看。

有的作者原创文章3-4百篇文章,一篇篇保存并不现实。

那怎么办呢?

第一种方法是使用这个开源项目,背后的原理是,微信公众号内可以搜索文章。

https://github.com/jooooock/wechat-article-exporter

使用前需要注册微信公众号,注册登录后,直接输入公众号名称即可解析。

界面上可以选择导出的时间、是否原创等,你可以选择导出为excel、“打包下载”。其中,“打包下载”包含HTML+图片。

image-20241109134925633

打包下载的文件,是HTML+图片格式的。我用Claude写了一个脚本,转为PDF。并且合并在一个PDF中。

image-20241109135637421

当文章数量太多时,打包下载非常慢。

于是,我在Claude等帮助下,写了个脚本获取文章原文。

第一步,先“导出excel”。

image-20241109135947362

第二步,使用以下代码爬取excel中的链接,将文章转为Markdown、PDF等你想要的形式。

第三步,把所有文章合并在一个文件中。下面是合并到pdf中。

相关项目

导出公众号文章:https://github.com/jooooock/wechat-article-exporter

使用RSS订阅公众号文章:https://github.com/cooderl/wewe-rss

时间洗刷不掉的,是美好关系中的温暖,沉甸甸的作品。

关系

理解一个人要理解其矛盾的地方。矛盾之处,既可能是动能,也可能是阻力(内耗)。

一个做葡萄酒的创业者发了一篇文章,讲TA的创业历程。36岁时,TA从矛盾中找到了动能,找到了“原点”——不再卖各种酒,增加各种SKU;不再是“为了实现理想而被迫承担了老板角色的老板”。

而其转变,来自今年出生的女儿,动能逐渐从外到内。

矛盾之处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价值选择。特别是艰难时刻的选择,是判断这家企业刻在骨子里的基因的最佳方法。

我一直看好的海大集团,除了其优秀务实的管理外,最重要的是创始人薛华及管理团队。接受我们采访时,他说的这段话也在时刻激励着我:

“最开始创业是不满足于农科院的工资,想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随着业务不断做大,觉得前面有一个目标,我要超越恒星,我要超越通威,这又不断激励我有机会把事业做大,再往后就觉得团队这么大,能力很强,我要成为全球基因的企业,我要给整个食品安全整个社会带来贡献,这是后来真正的目标,这个时候就不是说你赚多少钱的问题了。”

技能

AI使用经验

有了AI,写脚本再也不用请教编程高手了!即便你不会编程。

发现一个AI爬虫开源项目crawl4ai,有个程序员说用这个项目,花费半小时写了一个爬取豆瓣TOP250的脚本。

我把这个项目的介绍发给Claude,让它写脚本,5分钟内就写出来了。

方法如下:

1.先把README文件发给Claude,让Claude学习这个项目资料。

2.让Claude告诉你如果想爬取某个网站,需要你提供什么信息,怎么获得这些信息。即便你不会编程,也可以按照指引,找到网页上的这些信息。

3.让AI直接给出代码。在本地调试。

不会的直接问AI。问的时候,有一个技巧:可以加上我是新手,请你详细解答。注意非常重要、但是新手容易遇到,又常常被忽视的问题。要有操作细节。

这样,即便一些安装环境等细节AI都会提供给你。

更多操作细节见与AI对话的技艺01

好的编程习惯

成对编程。括号成对出现,阅读代码时也是按照“对”去读。

函数块“{ }”对齐,非函数块空一行。

示例
#include <stdio.h>

void myFunction() {  
    int a = 10;  
    int b = 20;  
  
    if (a > b) {  
        printf("a is greater than b\n");  
    } else {  
        printf("b i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a\n");  
    }  
}  
  
int main() {  
    myFunction();  
    return 0;  
}  

示例中,函数 myFunctionmain 的开始大括号 { 都放在函数声明的同一行,而结束大括号 } 则单独放在新的一行。此外,在 if 语句和 else 语句之间也留出了空行,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

注释不仅仅是给自己看,更是给协作者看的。

先实现核心功能,然后再关注细节,尽早上线核心功能。上线了满足用户需求的核心功能,用户对细节容忍度会上升。

不要让以前做过的工作又重复做,不要重复造轮子。

程序员的层次

就问题解决问题的是初级程序员;能找到有效方法解决问题的是中级程序员;知道为什么要解决问题,并能找出高效、稳定实现的是高级程序员。

“程序员到达最高境界的时候,想的就是’我就是程序,程序就是我’。这时候我要做一个软件,不会有自己主观的思路,而是以机器的思路来考虑问题,也就是说,就是以程序的思考方式来思考程序,而不是以我去设计程序的方式去思考程序。这一点如果不到比较高的层次是不能明白的。”

新知

只有写下来才是思考

清晰地思考,才能写作。你无法写作,不是写作能力出错,而是缺乏清晰地思考。

如果一样东西无法写出来,那就说明你还没有思考清楚。写本身就是思考的一部分。虽然现在AI代替了很多写作,但是会写作永远还是那么重要。因为,写作本身就是思考的一部分。

一切皆符号,一切皆模式

想象一下,如果把一个领域所有知识,全部抽象为符号,AI 是否可以发现一种新的模式/关系呢?

AI发现的模式,突破了大脑原有的思维框架,是不是激发创新?

行业专家掌握大量内隐知识,但他们不知道如何借助AI提升能力:顶级专家借助AI把生产力放大3-100倍;初中级技能者,则利用AI快速掌握顶级专家的能力。

回看技术咨询、企业管理咨询发展历史,AI运用咨询实际上是一样的。只不过在团队组织上、公司人员配备上,和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制有所区别。

最简单的是AI入门,写提示词之类解决问题;接着是RAG/知识图谱类的;接着是AI智能体、工作流RPA之类的;再就是大模型微调部署类的。

未来20年,这类需求会一直存在。

目标分为两种

按照个人能否决定,目标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你自己就可以控制的,自己做了就可以实现。比如健身。

一种是非常依赖外力,自己无法实现的。

要学会区分。不要在自己不可控的地方瞎努力和操心。

经营

因此,在创业的过程中,有一些东西要提醒(开盘啦创始人分享):

1.初创业,不要过多选择大竞争市场,选小众市场更容易成功

2.永远不要怀疑自己,任何阶段,你的信心是你自己给与自己的,不是旁人

3.用100万去赚100万的事不要干,那是傻子干的活,是富二代干的活

4.寻找可量化点,最小成本的尝试去复制成功点,并把它量化,规模化

5.不要走别人走过的路,别人走过的路,能有肉吗?

6.找一两个志同道合的,永远陪伴你,走下去。

自然而然,不为争先;甘然后进,反而先进。


2024年11月6日晚

整理于香港

10月份用Claude辅助开发了几款产品,效率大大增强。比如我用Claude 3.5 Sonnet写了50个爬虫脚本。

某个任务,一位程序员说用半小时完成,而我在AI配合下,用5分钟就实现了他说的功能。

可以说,Claude是目前最强的AI大模型了,GPT-4效果逊色于Claude 3.5 Sonnet。

如何理解AI?AI是老师+全能助理。

作为老师它博学多才,24小时不厌其烦地回答你的问题。作为助理,脏活苦活都丢给它,随便你PUA,不过最好也多夸夸它。

以下是一些我在提示词中经常输入的文字,整理如下,还会持续迭代。

辅助产品开发

  1. 你是一个有20年编程经验的专家,这是一个项目,请你根据目录,理解项目,完善代码,需要包括顶部栏目,顶部栏目等。

  2. 我是新手,请你详细解答。注意不要忽视非常重要、但是新手容易遇到,又常常被忽视的问题,要有操作细节。

  3. 请你先指出问题所在,如果在更改前还需要其他信息。请先向我询问。

  4. 请你优化代码,方向:优化内存,提升代码性能,加快数据处理效率。保持代码整洁和可维护性。

反思开发帮助新手快速成长

  1. 如果你是编程初中级选手,从整个过程中,学到了什么?有哪些可以复用?举一发三,让你最快成长,变成高级程序员。

  2. 请你详细说明整个项目架构,包括核心文件作用。举一反三,帮助新手理解。

  3. 你改进了什么?达到什么效果?为什么这么改进?

  4. 请你指出错在哪里,为什么出错了,如何改正,以便下次不犯同样的错误。确保你的回答经过深思熟虑、可以解决当前问题,复盘的方法未来也有用,充分发挥你的编程技能和经验。

  5. 先复盘总共进行了多少轮对话。总结并且反思整个对话讨论的内容。并且指出我们各自要如何优化,才能提高对话效率,减少空洞的分析。请你各自找出10个可以改善的点。

帮助跨领域学习

  1. 扮演XX领域专家,推荐你增强某项技能经常使用的信息源、成长方法。或者:你是一个具备XX身份+XX身份,双重身份的人。

  2. 请用符号表示关系。

  3. 请讲解底层逻辑,找出相当于物理定理、数学定理的底层规律。这些知识是这个领域的其他知识、方法是绕不过的,可以举一反三。

  4. 我是新手,请你给我详细解释下原理,便于后续举一反三,迁移技能,快速变成高级专家。请你找出10个可以快速改善或者提高80%以上技能点环节。

  5. 请你深入浅出讲解[XX领域]最核心的知识,掌握这些知识后80%的问题都可以解决。包括它的本质是什么、它的第一原则是什么、它的知识结构是怎样的。

产品设计

  1. 请你先仔细观察我给的示范网页的结构,配色,然后做一个类似的。采用的技术栈是[XX]

  2. 界面简洁、精致,符合费曼设计心理学设计原则、类似苹果产品的设计风格。站在用户使用习惯角度优化。遵循”设计四大金刚”原则。

  3. 网页适配移动端和网页端。

  4. 请站在用户角度设计,确保用户体验良好。给用户带来excellent的使用体验。

引导控制(控制AI的输出)

  1. 不要擅自改变我没有让你改变的。

  2. 请你先复述我的问题,我确定后,你再展开其他内容。

  3. 仔细阅读需求,确保理解所有细节:不要急于提供代码,遇到模糊的地方主动询问,验证代码是否满足所有要求。提供代码时注意:说明代码的关键功能点;指出可能需要注意的地方;建议如何验证代码是否正确。

4.先解释整个环境搭建;然后再给具体代码;最后说明如何运行。确保所有路径和依赖关系都经过验证,按照真实开发流程来组织代码。

  1. 请你一步步思考后回答,请你举一反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