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感情阶段是跳不过的

作为一个忘了单身年龄的🐶,怀着极大的好奇心把这本书看完了。

看完后第一感觉,谈恋爱得趁早啊。作者把亲密关系分为四个月晕、幻灭、内省、启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很多坑,年龄越大,踩坑的成本越高。试看这几个阶段:

当从幻灭阶段移至内省的阶段时,你就得到了一个机会去检视自己的内心并发觉所有亲密关系问题的源头。幻灭会让你发现哪些错误的观念掌控了你大半辈子,并让你了解到,你可以为自己百分之百负责。内省则会让你有更深的洞察力,去揭开错觉的面纱,从而大大改变你对自己的看法。

按照维基百科的定义,亲密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亲密通常是指密切的私人联系和归属感。它是通过很深的互相了解和认知形成的一种互相熟悉和喜欢的关系。真正的人类亲密关系需要对话性、透明性、脆弱性和互惠性。”

而伴侣关系则是亲密关系里面最重要的一种关系之一。在本书中,作者讲的便是伴侣关系,但是把伴侣关系换成其他亲密关系有很多原则和方法也是适用的,因为里面贯穿着「情商」。

亲密关系四阶段

image-20201012203100451

image-20201012203115426

两大反常识

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

发展一段关系的真正动机,我们很少去思考,作者认为归属感和确定自己的重要性(爱和被爱)是开始和维持一段亲密关系背后的真正需求。

看样子,每个人“恋爱”的原因都不相同。然而,无数亲身经验与常年对亲密关系的研究却让我明白,人们恋爱的真正原因,往往不是他们所想的那么回事。开始和维持一段亲密关系背后的真正动机,其实在于需求。 ……那就是人类共同的“爱与被爱”的需求。

每个人都希望被爱、希望得到重视,但是问题就是出现在每个人都是这么想的,这个时候对这点就可以正向和反向运用。正向运用管理好自己和别人的预期,要学会妥协。反向运用,则是《鬼谷子》里面的智慧“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可与不可,审明其计谋,以原其同异”。

不要当老好人

老好人和每个人的关系总是不近不远,别人有需要时会找到他,他也会牺牲自己的时间去帮别人做事,可最终别人对你的感受是“喔,这人不错”,然后就没有下文了。讨好别人本质是一种不安全感,作者说的「依附情节」可以用来解释,虽然不一定准确》

依附情节往往是人们自我牺牲的动机。为了不被某个重要的人离弃,你会把自己塑造成某种固定形象。这种互动关系,一开始出现在你与父母的亲子关系中,而后会转移到你生命中的所有重要人际关系之上。

学会爱

那么建立一段亲密关系是不是都必须经历前三个阶段,才能够到达「启示」阶段呢?并不是。作者认为可以直接到达最后一个阶段,而到达的秘密武器是「无条件的爱」,不要一直强调自己,把自己想得太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不管陷于怎样的困境,只要我们意愿是想了解无条件的爱……重点全在于我们愿不愿意臣服,如果我们选择臣服,就会从“做事”的模式转换成“接受”,而接受正是一切人际关系的关键。

还是回到开头,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爱,但却不曾想爱别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开始一段亲密关系时,那是双方的事,并不是一方无条件的付出,而是双方相互出,彼此理解。

爱情如蜜,一旦吮吸一口,便停不下来

爱情似剑,在不经意间总给双方伤害

但,这并不妨碍千百年来对爱情的憧憬

一代又一代

因为爱和被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