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责任与选择—自主掌控人生的力量

他很完美,但是

在别人的眼中,他是一个完美的人。从小成绩优异,工作顺利,听父母的话,老师夸奖,老板欣赏,周围的人都很羡慕他的生活。

但是,他并不快乐。已近中年的他,越来越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工作、家庭的压力下,失去了方向。他发现,这不是真实的自我,只是在做别人眼中的自我,没有自主感、胜任感和归属感。

理解真实的自我,需要理解「真实」和「自我」两个词。

自我可以理解为整合的中心,整合是指人们把外在环境和内在感受形成内在秩序的过程。自我是根据周围环境和自己的情绪感受等形成的对自己是谁、自己喜欢什么、自己想做什么、自己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发展出的一套体系。

真实则是指本来的样子,客观事实,不是假的。可见真实的自我是指个体引发的行为和调节,能够自我予以调节,感到自主。

德西在《内在动机》一书的第一章中提到:

这本书阐述人类动机,围绕着某一行为是自主的还是被控制的这一重要区别来组织内容。……这本书的目的很简单:利用全面的动机研究来探究自主和责任之间的关系,并且反思如何在疏离的世界中促使人们负起责任。

德西和瑞安从有机的,人本主义的假设出发,认为人们在主动与身边世界交互过程中,通过有机整合而发展,探索、发展和接受挑战是人的天性。他们指出了人类有这样一种基本趋势:

他们在内心世界的组织中朝着更加一致和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这意味着,人类发展的内在本质是向内心深处的一致性与和谐迈进。

而追求内心深处的和谐离不开内在动机。

社会价值观的内化

社会价值观内化分为内摄和整合两种类型。内化是人们强制接受观念的过程,整合则是主动接受社会所要求的观念的过程。

当通过内摄接受社会价值观(观点、观念)时,比如告诉孩子你应该好好学习,不然父母和老师就不喜欢你了;告诉员工,你不按照某某要求做工作时,就不要来公司了;社会中的人告诉你,必须结婚生子,不然你就是异类。通常这种让人感受不到自主的行为,会导致三种后果:死板的顺从、半心半意的坚持、反抗。不管哪一种后果,带来的都是压力,焦虑,较差的表现,甚至诱发心理疾病。典型的如父母压制孩子天性,导致叛逆,厌学。

而通过整合接受社会价值观(观念、观念)时,即满足基本心理需求的同时内化社会价值观和规则。比如在让孩子做作业时,给予孩子自主,而非通过压力让孩子做作业,并且当孩子遇到学业困难时,能够给予帮助和解答。孩子会认为学校活动很重要,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孩子对价值观的内化和整合越充分,即把在学校表现出色(做更多的家务等)内化,孩子会有更强的责任感和幸福感。

人们认为你是一个自律的人,你会想方设法在有人的时候“表现”出自律,维护你的形象。心理学家用“自我卷化”来定义“人们感觉自身价值依赖于特定结果的过程”,当你的自我价值感来自于从工作中积累财富,你就自我卷入于工作;当孩子的自我价值感来自于考高分时受到夸奖,孩子就自我卷入考试得高分。

在德西看来:

这种”自我是由社会定义的观点”,其问题在于没有它没有区分真正的和虚假的自我,没有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从内在的自我(尽管它是新生的)开始,也没有意识到我们有能力不断完善和提升那个自我。因此,自我可以按照其本性发展,也可以由社会来“编程”,但这两个过程产生的自我将迥然不同。

| 社会价值观内化类型 | 产生环境 | 心理需求满足程度 | 获得的自尊
—|—|—|—|—
真实自我 | 整合 | 支持自主+设定界限+无条件的爱 | 满足基本心理需求自主、胜任、归属 | 真正的自尊(自由与责任相伴;尊重他人,接受他人缺点)
虚假自我 | 内摄 | 控制性环境+有条件的爱 | 放弃自主和真实的自我;追求归属感(得到他人认可),缺乏自主感和胜任感 | 有条件的自尊(不稳定,根本价值感缺乏安全感)

理解了内摄和整合,在看下面的自我决定论图解,动机越偏向内部,越依赖自我调节,越看重做事情本身的兴趣、享受和内在满足。

img

给予自主,减少控制

自主是人类的核心心理需求。

自主意味着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并感到自由。相反,则会感到行为被控制。被控制的行为可分为两种:顺从和反抗。顺从,即按照别人的意愿,做别人告诉(命令)你做的事;反抗,即违背别人的意愿,采取反向或者对抗等方式做事。

奖赏和惩罚都会有损内在动机,但我们不能认为奖赏都不好。奖赏并不一定会伤害内在动机,瑞安提出奖赏对人们的影响取决于:奖赏者的动机、奖赏的方式、被奖赏者的感受。当奖赏者并没有控制的意图,只把奖赏当作是一种表扬,那么接受者可能不觉得是一种控制和损坏内在动机。

分析奖赏者的动机需要找到其奖赏的默认假设,确保不是因为做成了奖赏者想要做的事情而得到奖赏。比如家长激励孩子学习完某某课程,可以得到什么东西,表面上看是为了孩子好,实际上是跟随其他家长的步伐,这种行为会让孩子把关注焦点放在东西上,而非学习知识带来的愉悦上。老板给予员工奖赏目的是让员工有动机做更多的活,而非对员工做某事的行为真心表扬,员工可能会感受到受到了控制。

因此,需要慎重的使用奖励。在奖励他人时,有一个小小的方法可以尝试:少使用控制的语言(应该、必须),多给予自主选择的空间。

强迫别人做事,是非常难的,特别是当这件事情很无趣时,即使这件事情对当事人有好处。这时就需要换一个思路,给予当事人更多自主。包括三个步骤:

  • 承认他人的感受。理解和表达当事人做这件事情的感受。

  • 提供合理的理由。原因最好是向内,并非指向奖赏和惩罚。

  • 人际支持。遇到困难时,给予解决方式。

  • 提供选择。说话和做事时不给对方施压,少使用带有压制的词语,如必须、不得不、应该等。

当然,给予他人自主,并非等于放纵。支持自主需要清晰、一致,并且以理解和共情的方式设定界限。这个界限需要让当事人知道,以此更好的调节自身行为。

同理,亲密的人际关系也是如此。

成熟的人际关系的特点是两个人能够公开的交流,不受自我卷入、内摄信念或自我贬低的影响。在这种关系中,每一方能为对方付出而不受期待回报。

爱一个人很难,难在从已经建立的自我的中解放出来。良好的亲密关系,在于给双方都留有空间。

最成熟和令人满意的关系特征是,一个人的真实自我与另一个人的真实自我相关联。每个人都依赖对方,每个人都保持着他的自主、完整,以及自我意识。在某种程度上,每个人都是自主的,有真正的选择意识,这样的关系将是健康的,伴侣双方都将能够回应彼此的真实自我,并且支持彼此的个性和特质。

做自己的主人

当前社会剧烈变化,思潮涌动,给人带来很多压力、焦虑和无力感。每个人都想掌握自己的命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正如郝明义在《工作DNA》一书中写道:“我们怎么看待工作,就是怎么看待生命,如何善用工作,也就是如何善用生命。这不会因为行业或职位的相异而有所不同。每个人都有一份工作,每个工作都在诉说、启发其特有的意义。只看我们是否能够倾听,领会。”

做自己的主人,并非逃避现实,逃避责任,用“我不喜欢做XX,但不得不XX”,“我应该XX”去思考和行动。相反,你应该更加积极乐观的观察和改变处境,让每次选择拥有更大的自由度。

2020年10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