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新加入的公司快速成长?
当你最初加入一家公司时,总是雄心勃勃地想大干一场。但是没有过多久,你发现提的方案,上级和领导不认可,你自认为做了很多工作,可业绩贡献却很少。于是,你的热情开始消退,怀疑自己不适合这个岗位,甚至萌发了换工作的想法。
上面描述的情况,在工作年限在3年以内的职场新人,以及创业公司或者大公司的新业务部门,是很常见的。
那如何快速融入一家新加入的公司,以及如何在公司里面快速成长呢?或许你看过很多建议,比如要尽快熟悉业务、积极主动、要有主人翁精神等等。本文从组织和个人的关系的角度,提供参考建议。
到底什么是企业?
企业运行的基本逻辑
你是否想过,为什么要到公司里面工作?员工和公司是什么关系?
实际上,公司是组织的一种形式。那什么是组织呢?组织是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组成的有机整体,理论上,2人及以上就存在组织。国家、宗教、学校、军队、家庭都属于组织。当组织存在的目的是赚钱时,这个组织就是公司(或称为企业)。你可能会说,有的企业除了赚钱外,还承担了很多社会责任,比如解决就业、改善生态环境,企业存在的目的不仅仅是赚钱。的确是这样,我很敬佩那些秉承“利润之外的追求“的企业,但如果一个企业不赚钱,就不符合商业的基本规则,这样的企业难以长久经营下去。
在谈论员工和企业关系之前,先看一个小故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
小明发现A小区门口的火锅店生意很红火,想想自己从小一直在四川长大,不知吃了多少火锅,对火锅还是很有研究的,于是寻思着在自己住的小区B附近也开一个火锅店,他找到了小王,两人调研后,决定一起干。
做生意,得有本金租房租、装修、买食材等等呀。于是,小明出资20万,小王出资10万成立了“辣翻天火锅有限公司”,这30万,就是公司的初始资本,小王和小明是公司的股东。
有了初始资本后,辣翻天火锅店开始租房,装修,招员工,结果要40万才够开业,于是他们向小赵借了10万元,承诺半年内还钱,并支付6%的利息,小赵就是他们的债券人。
两个月后,火锅店开业了。火锅店沿着采购食材---员工加工---顾客消费---顾客结账---采购食材,这样的顺序有条不稳的运行着。
经营一个月后,火锅店营收30万。这20万元股东能全部分了么?显然不能。要支付员工工资、支付借款利息,支付税收。
这些款项支付完后,还要预留一部分资金用于采购原料。最后,剩下的钱,股东们才可以分。
这一算,毛利30%。
为了尽可能多的赚钱,小明给员工们定了考核指标——业绩的衡量与翻台率挂钩,翻台率越高,奖金越高。于是,所有的员工的工作,都围绕着翻台率这个指标去做。
运行了几个月后,股东们发现,毛利变成了70%,还清了债务,实现了盈利。
股东们计划开分店。
—|—
这个故事,说明了企业运行的基本逻辑:
- 股东投入自有资金或者借款,然后把各种要素(包括原材料、生产设备、厂房、员工)组合起来,生产出产品或者服务,卖给消费者。整个过程我们把他称为企业的价值链。
- 企业的收入来自对外卖出的产品和服务,对内的采购、生产、管理环节都是成本。德鲁克认为,“企业的唯一使命就是创造客户“,企业的所有工作都围绕着”营销和创新“两项基本职能展开。
- 企业赚的钱是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差额。但是并不能获得所有的差额,这个差额要分给利益相关者,如债权人、员工、采购商、交税等等,最终剩下的钱才属于企业主。
- 企业主希望尽可能多的获得剩余价值。比如希望投入1块钱,赚回来3块钱,分给利益相关者后,剩余2块钱。
- 企业主为了多赚钱,要么提高销售收入,要么降低成本,要么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
- 这里说一下企业运行效率。比如,A B两个火锅店都投资了40万,毛利率60%,净利率10%。A火锅店翻台率为4次/天,B火锅店翻台率为2次/天。在初始投资、毛利率、净利率相同的前提下,A火锅店年净利润率为40%(10%* 4),B火锅店年净利润率为20%(10%* 2)。这解释了,薄利多销为什么能赚钱?因为资金的周转效率高。
员工与企业的关系
理清企业运行的基本逻辑后,可以看到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
- 企业雇佣某个员工,是为了让员工达成组织制定的某个目标或组织期望达成的某个成果。 所以,一切的管理动作,都是成果管理。员工入职某家公司,是利用自己的脑力、体力、关系等换取收入。企业按时支付员工的工资;员工上班不摸鱼,对得起企业支付的工资,是商业的基本准则,但很多人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到这点。
- 企业会考虑员工的投入产出比 。投入产出比不合算的员工,迟早会被淘汰(如果企业里面有太多磨洋工的人,企业离破产也就不远了)。企业会用KPI、OKR等指导员工实现组织目标;用人才盘点及各种人力资源测评的工具,评估员工的价值。付给员工的工资,理论上小于员工创造的价值,比如你给公司创造200万,可能公司付给你的工资是20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因为公司赚的是组织系统的钱,员工是用劳动赚的钱。
- 企业的利益和员工的利益,不可能完全一致。 企业的追求是用尽可能少的工资,雇佣高效能的员工,员工追求的是钱多活少离家近。出现两者利益冲突时,怎么办呢?我去年深刻理解了一句话“公司不是你的家,公司也不应该成为你的家“。对于高管或者持有企业股份的人,应把集体利益摆在个人利益之前,太自私的人,做不成大事。
- 企业和员工应是合作的关系。 之前看到过一种说法,把自己当成一家公司来经营,把老板当成你的客户,同事当成你的合作伙伴,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是操作起来并不容易。我更倾向于把两者看作是合作关系,即使大多数情况下员工和企业合作处于劣势地位。双方要清楚合作的目标是什么,能互相提供什么 。理想的状态是彼此信任,两者相互成就。
很多时候,个人在组织中的价值很难单独评估,但我们仍然要记住保罗 · 格雷厄姆在《如何创造财富》中提到的理想工作:可测量、可放大。
- 可测量量。个人的回报应体现在为客户创造了多大价值,但是在大公司中个人工作无法分开测量,显然不具有可测量性。可测量性工作的理想状态是小团体及工作对组织的依赖性不强。
- 可放大。流水线上计件工资可以测量,但是依然无法带来个人财富,因为工作性质不具有可放大性。
寻找榜样,构建胜任力模型
那么,回到最开始提出的问题:
如何快速融入一家新加入的公司,以及如何在公司里面快速成长呢?
最快的方式是构建这个岗位的胜任力模型。如何构建胜任力模型呢?寻找这个岗位的专家或者你的榜样,尽可能的模仿他们。这和王兴进入新领域采用的方法类似:对于一个问题,王兴会先判断是新问题还是老问题。如果是老问题,他会问你,老问题一定有人解决或尝试解决过,那么标杆是谁,你找到这个标杆照着学就好。如果是新问题呢?一般没有新问题。
岗位的胜任力模型的内容包括:
- 这个岗位要达成什么目标?产出是什么?如何衡量工作成果?
- 主要工作内容是什么?
- 使用什么工具?
- 顶尖专家的思维方式是什么?
- 平时都关注哪些信息?读哪些书?看哪些网站?关注哪些公众号?参加哪些行业论坛?
- 从小白到专家的晋升路径是什么?
- 岗位的天花板何在?如何突破?
- 需要见那些人?做哪些项目?
接下来,按照这些内容,去规划你的时间,这样你的时间利用效率会大大的提高。
聪明的你会说,世界变化太快了,很难按照规划落实;从事的是新职业,没有参考的发展路径,怎么办?
遇到这种问题,有几种解决方法:
- 用可迁移的基础技能(如听说读写、认知能力、思考能力、共情能力等等),比别人学得更快
- 走到趋势的前沿,融入核心团体,和他们共同成长。
- 时刻瞄准你的目标,用结果说话,先开枪后瞄准,快速迭代。
组织依赖你?还是你离不开组织?
感谢这个时代,新职业层出不穷,自由职业者越来越多,个体的价值不断凸显。
我仍然记得阳志平老师一篇文章里的一句话:
当你从入职安人心智第一天开始,就应该习惯与众不同,独立思考,创造价值,那么,未来始终会是组织离不开你,而非你离不开组织。
强烈的动机比方法更根本,不管我们在哪一个组织,你要清楚你的动机是什么。
用用作品说话,你创造的价值越大,获得的收益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