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氏股份的蝶变
概要
温氏股份前身为1983年成立的簕竹鸡场,最初以养鸡为主,现已发展为以黄羽肉鸡和商品肉猪的养殖和销售为主要业务;兼营肉鸭、奶牛、蛋鸡、鸽子、肉鹅的养殖及其产品的销售,同时围绕畜禽养殖产业链上下游,配套经营屠宰、食品加工、现代农牧装备制造、兽药生产、生鲜食品流通连锁经营以及金融投资等业务,跨地区现代农牧企业集团。
2015年11月温氏股份创业板上市,市值一度突破2000亿元,位居创业板企业榜首。2019年上市肉猪1851.66万头,上市肉鸡9.25亿只,营业收入731亿元,净利润高达139亿元。
图1 温氏股份业务体系
资料来源:官网
温氏成长的关键节点有哪些?当时是如何决策和选择的?本案例尽可能完整的呈现温氏发展中的关键节点及经营原貌,希望对农牧企业经营管理有所启发。
一、养鸡一体化,搭建经营管理体系(1983-1993年)
1983年到1993年十年间,温氏紧紧围绕养鸡产业链,在簕竹镇发展,形成了“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企业文化形成,为后续扩张奠定了基础。
1983年,新兴县食品公司的养鸡技术员温北英停薪留职,联合温鹏程、温木桓等七户八人每人出1000元,共8000元,并向银行借款10万元,以年租金1.5万元承包了簕竹公社的养猪场,开启了养鸡事业。
图2 七户八股的关系
1983年到1986年间,养鸡场通过自繁、自育、自养、自销的方式经营。此阶段建立了种鸡场,保证种源稳定,并打开了销售渠道。到1986年底资产扩大到8.8万元,鸡苗产量从1984年的2.4万只增至7.4万只,肉鸡产量由0.8万只增加到5万只,总产值36万元,纯利润5万元。
养鸡场的发展,带动周边越来越多的农户进行养鸡,但单个农户养殖需要解决种鸡、防疫、销售等难题。温北英敏锐的抓住机遇,从1987年下半年开始,簕竹鸡场由自繁自育自销的养鸡体系,逐步向养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转移。周围农户利用自家劳动力、场地饲养肉鸡,鸡场向农户提供技术、饲料、防疫、管理等产中服务,收购农户的成鸡,进行销售。
1992年温氏设立一体化养殖公司,根据业务需要先后设置了服务部、生产技术部、饲料部、营养部、销售部和财务部等部门。随后扩建饲料厂、建设饲料编织袋厂,并开始加大下游布局,建设现代化肉鸡分割生产线和冷冻厂。温氏开始跨出簕竹镇,到稔村镇成立服务中心。
1993年1月,温北英总结簕竹鸡场办场以来的员工创业精神,制订了温氏人赖以合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准则和温氏员工准则,簕竹鸡场更名为新兴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温氏在这十年间的成功离不开以下条件:
对科学技术的高度重视。 温北英本身是养鸡技术专家,建设鸡场之初便科学选址、建设标准化鸡舍、全进全出及严格消毒,1992年,与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签订长期技术合作协议,派专家长期驻场负贵良种培育、饲料配方等疾病防治,仅饲料配方改进节约成本40余万元。1991年,一次性投资20多万元建设电子网络管理系统, 利用电脑收集储存各种数据和资料,指挥生产经营活动。比如,结帐通过电脑, 无须现金支付,待上交肉鸡后由电脑进行总结算, 打出结算 表, 上面详细登载每一笔收付,同时还提供一些分析数据,等于替养鸡户建立了一本生产经营财务收支帐, 深受养鸡户欢迎。
员工管理方式及积极性调动。 全员实行浮动工资制,50%按股份分配,40%按劳分配, 10%用于集体福利,职工收入与利润直接挂钩,工资按贡献分成3档8等拉开差距。1987年1月开始由部分股东型改为全员股东型,鸡场实行入股自愿,退股自由,股票可以在内部转让,职工既是场主、又是工人,这充分调动了职工生产积极性。在精神文明上,反复强调自愿互利合作,团结拼搏,每月举行一次骨干会议,每周召开一次场员检查生产、学技术、学文化、提要求的例会,不定期请专家作专题讲授等。1992年职工最低工资为600元/月,再加上按资分配的部分,月收入达到1000元,是广东省工业企业职工平均月工资400元的2.5倍。
“公司 +农户”合作模式。公司+农户等合作可以降低经营规模扩张的资金压力,但难点是如何保证肉鸡品质?如何与农户确定收购价格?温氏的 “公司+农户”成功之处在于其设计的利益机制。农户愿意跟着温氏干,基础是有利益可图,农户不懂鸡苗、养殖技术、饲料配方,温氏提供指导;鸡价下跌时,温氏保价回收肉鸡,增强了农户抗风险能力。温氏和农户合作则可以利用农户闲散劳动力和资金扩大规模,发挥育种、养殖技术优势,增强产业链上下游的控制能力。1992年,与鸡场挂靠的养殖户年均收入3983元,为广东省农民年均收入1360元的2.9倍。合作农户由1986年的6户,增加至1992年的1500户。
图3 “公司+农户”合作机制资料来源:温氏年报
二、多板块布局,走向全国(1994-2004)
1994年温北英逝世,时年32岁的温北英之子温鹏程接手公司后,除巩固原有业务外,加快向其他产业延申,全国化布局加快。
1994年10月正式更名为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公司运行进一步规范化。
1997年温氏开始大力发展养猪业。温氏发展养猪业,绝非偶然。1997年-1998年发生禽流感,温氏赔了两个多亿,公司差点倒闭,温鹏程看到如果温氏仅以养鸡为主战场,今后会面临同样的风险,并且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下次的风险级别可能更高。从历年养猪规模看,1978年到1994年,正是生猪年出栏量增长最快的时间,不知温氏选择进入养猪,是否感知到了当时对猪肉的消费需求。
图4 历年猪肉情况
资料来源:USDA 方正中期研究院整理
进入养猪产业,温氏仍然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并开始在全国扩张。2000年起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温氏“积极发展养鸡业、大力发展养猪业、探索发展奶牛业、加快上下游产品延伸”。
温氏集团把发展养鸡、养猪业为主导产业,2000年起又把重点投资发展奶牛业作为新的业务增长点;向产业链上下游延申,大力发展育种、饲料生产、药物生产、疾病防治,产品销售和加工等。2001年6月23日,360头澳洲良种奶牛乘飞机抵广州,然后运往温氏鼎湖奶牛场检疫,这批奶牛引进后,温氏的奶牛存栏量达到1000多头。2002成立以种猪和肉猪为主的广东华农温氏畜牧股份有限公司,同时成立乳业公司。
1999年1月,温氏集团成为广东省首批20家农业龙头企业。2002年2月,温氏集团上市肉鸡突破100万只,实际上市肉鸡125万只。2004年5月6日,集团养猪业第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研讨会于总部五楼会议室召开,基本敲定养猪业未来五年的发展框架。
温氏这十年,由养鸡为主导产业,变为养鸡、养猪为主导产业,奶牛业并重,产业链上下游产品延伸的模式。
1994年-2004年,温氏每年新办一体化养殖公司3-4家,至2004年底,集团下属公司67家,分布于广东、湖北、上海、四川、广西等13个省市、自治区。
公司组织结构变为四级组织架构。
图5 公司四级组织结构
三、销售倍增,转型发展(2005-2015)
经历前一阶段的扩张后,温氏开始夯实鸡、猪、牛产业。该阶段总销售额突破100亿大关,并开始谋求国际化布局。这个时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二五计划的实施阶段(2005-2009年),第二个阶段是倍增计划及转型(2010-2015)。
3.1 2005-2009年销售额破百亿
2005-2009年的发展规划,5年内“温氏养猪规模将扩大到400万头以上,其中上市商品肉猪300万头以上,另100万头以种猪对外销售形式覆盖”。2007年,温氏股份全资企业南牧机械成立,农牧设备制造板块实力增强。2009年3月,佳润公司在香港第一家猪肉专卖店——香港土瓜湾店,隆重开业,这是谋求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2007年11月,温氏集团总销售额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3.2 2010-2015 倍增计划,升级模式
2010年后,中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临巨大的转型冲击,新农人、家庭农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互联网+农业”等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温氏面对新的挑战,经营策略也开始调整,变革的速度加快。
随着农村劳动力稀缺,2010年温氏启动倍增计划,10月5日,总裁会上,温氏明确“倍增计划”的目标,即通过五年左右时间的努力,将公司合作养鸡户的平均饲养规模从当前的7500只/批,提升到15000只/批的水平,养鸡户的平均养殖效益以当前的户均3万多元为基础再提高一倍或以上,提出“把5~6人养殖1000头猪,升级为1人养殖1000头猪”。
温氏围绕倍增计划,做了系列布局,根据外部环境变化,积极拥抱互联网、拥抱资本市场、应对终端市场的变化。
2011年2月,云浮市物联网研究院成立。3月,广东大华农动物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大华农,300186)在创业板挂牌。
2012年,公司又提出通过3-5年的时间,将“公司+农户”的模式升级成为“公司+家庭农场”的模式,通过提高农户的机械化水平和生产技术,使小规模农户向环境友好的家庭农场转变,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效率,以科技进步推动“农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实现。
2012年成⽴广东温⽒种猪科技有限公司,构建了种猪公司-育种部-育种室-育种场的四级育种体系。由种猪公司确定育种⽅向,育种部制定具体的育种⽅案和组织育种技术研究,育种室指导监督育种场实施育种⽅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育种⼯作。
2012年12月30日,温氏集团成功完成股改,成为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为温氏的谋求资本市场发展提供了便利。2015年,温氏生鲜深圳德隆广场旗舰店开业,成温氏首家生鲜门店。2015年11月2日,温氏股份在深交所敲钟挂牌,成功登陆创业板。2015年6月23日,温氏集团成立“互联网+”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顶层设计方案,统筹推进EAS、物联网系统的深度开发与推广工作。
四、稳步升级,资本驱动(2016-今)
4.1组织结构调整
温氏上市后,开始对组织结构改革,组织之间协同效力不断增强。从2016年到2020年五年间,温氏进行了10次大的组织结构调整,2016年调整1次,2017年调整1次,2018年调整2次,2019年调整3次,2020年调整3次。
温氏股份的组织结构调整有两个特点,第一,事业部式的组织结构不断完善,集团对财务及综合管控能力加强,新设立养猪、种猪、养禽等事业部,在2016年11月与金蝶集团、中兴通讯签署协议,开启温氏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序幕;第二,向资本发力增强,成立战投部、投资管理事业部。
表1 温氏组织架构调整情况(2016-2020)
资料来源:招商证券
另外一方面,智能化、智慧化养猪加快落地,2016年5月30日,南牧公司养猪设备全自动化生产线正式举行启动仪式。
2017年4月6日,温氏股份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温鹏程辞去公司董事长、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温志芬成为为公司第二届董事会新任董事长,同时担任公司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2018年12月,温氏股份第三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及第三届监事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温志芬当选为集团董事长,严居然被聘任为总裁,伍政维先生当选为监事会主席。
这标志着,温氏股份组织结构调整进入第三个阶段。这一年温鹏程56岁,温志芬48岁。
4.2养猪模式升级
2018年8月开始出现的非洲猪瘟,对中国整个养猪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温氏也不例外。2018年温氏销售商品肉猪2229.70万头,营业收入572.36亿元,但受上半年行业周期低迷及下半年非洲猪瘟影响,全年商品肉猪销售价格同比下降14.42%,温氏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9.57亿元,净利润同比下滑41.38%。
图5 2003-2020年中国生猪出栏均价
资料来源:卓创资讯
在养猪行业,牧原股份是唯一一家坚持全程自养的上市公司;温氏股份、新希望、正邦科技等上市公司均采用的是自繁自养和“公司+农户”结合的模式。相比自繁自养一体化的模式的牧原而言,温氏的“公司+农户”发展模式受到投资者的质疑最多,质疑点包括养殖效率低、防疫不力。从图3可以看到,牧原与温氏的营业收入差距在2010年后呈快速下降趋势,由2011年相差27.33倍下降到2019年相差3.62倍。
图6 牧原与温氏营收、净利润差距缩小,特别是2019年开始
资料来源:wind
2018年开始尝试养殖小区模式,向“公司+家庭农场+养殖小区”模式转型。养殖⼩区模式即在规模⼤的⼩区引进农户饲养,提升效率;或者引进⼀些⼤的养殖户做成规模较⼤的现代农牧⼩区。
4.3资本驱动+转型食品企业
温氏发展的另一大变化是加强资本板块的投入,2018年把资本驱动确定为温氏第四大驱动力。温氏与资本市场的对接,通过上市、投资、并购等形式,强化在产业链上的地位,2012年大华农上市,2015年温氏吸收合并大华农实现整体上市,2016年成立战略投资部,2019年成立投资管理事业部,2019年完成了京海禽业的股权交易,正式进军白羽鸡行业;与华统股份开展战略合作,开拓了浙江省生猪养殖业务;收购新大牧业,布局河南地区养猪业务。随后,温氏股份在食品加工、肉猪养殖等领域频频发力,资本驱动逐步增强。
2018年12月18日,温氏食品品牌正式发布,宣告了温氏股份由生产型企业向食品服务型企业转型的决心。随后温氏与曲靖市沾益区政府签订了温氏股份西南总部、温氏安居工程及温氏食品产业园项目合作协议,加大西南区域食品领域布局。
五、温氏何以成为温氏
通过梳理温氏股份37年的成长历史,我们发现,温氏股份发展中始终坚持着四大驱动力:紧密型“公司+农户”发展模式、齐创共享的企业文化、重视科技以及2018年后发力的资本驱动。
5.1“公司+农户”发展模式
温氏早期“公司+农户”模式能够取得成功得益于:1)吸收农户前,已经形成了自繁、自育、自养、自销的经营模式,为鸡场向农户提供技术、饲料、防疫、管理等产中服务,收购农户的成鸡,进行销售打下基础;2)敢于承担风险,保本回收农户肉鸡,1997年-1998年,2004-2005年爆发禽流感时,温氏分别赔了 2亿多元、36亿元,保证了合作农户的利益,践行了温北英的“宁可天下人负我,我不负天下人”理念;3)产业属于上升期,温氏有能力应对风险,90年代便通过电脑系统辅助经营管理。2020年上半年合作农户(家庭农场)5.11万户,其中华南区域 46%,华东区域 22%,华中区域 12%,西南区域 15%,华北区域 3%,西北区域 2%,东北区域 1%。
温氏合作的农户峰值出现在2016年,达到5.86万户,2010年后,受农村劳动力流失、环保政策、非洲猪瘟、对食品安全日益重视等因素影响,温氏升级“公司+农户”养殖模式,发展“公司+养殖小区”、“公司+家庭农场”的模式。
图7 温氏股份历年合作农户数量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及公开报道 榕石商学
“公司+养殖小区”模式。即公司负责场地租赁、整个养殖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各种手续,通过:1)农户到养殖小区内租赁养殖场,公司从委托养殖费中分批次扣除场地租金,剩余部分为农户收益;2)合作农户自己出资,按照公司标准建设标准化养殖场,与公司合作养殖,这类农户一般为与公司长期合作农户并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3)农业引导基金(一般为扶贫资金)在小区内建设标准化养殖场,农户租用场地与温氏合作养殖。相比于原来“公司+农户”的模式,这种模式优点是统一规划养殖小区,农户相对集中,饲养规模及饲养效率有所提高,利于公司高效管理。
促进农户向现代家庭农场升级。 公司通过委托养殖费用补贴、设置效率提高奖励等方式引导合作农户升级养殖场设施设备,稳步提高养殖集约化、自动化水平,促进合作农户单批次饲养规模扩大。
模式升级背后反应了温氏应对养殖行业市场中小散户退出、头部企业市场集中度不断上升的挑战。
图8 全猪生猪规模变化
资料来源:招商证券
5.2齐创共享的企业文化
温氏官方这样描述自己的文化:“公司秉承“精诚合作,齐创美满生活”的企业文化理念,兼顾多方利益,符合全体干部员工工作和生活的诉求,也符合股东、合作农户(或家庭农场)和客户的诉求。因“得道多助”,公司依靠各方支持渡过了一个又一个行业危机,并得到较好地发展”。
从实践上看,早期七人八股,后面不断吸收新的农户入股,把分红投入在生产。1987年1月开始由部分股东型改为全员股东型,实行入股自愿,退股自由,股票可以在内部转让,职工既是场主、又是工人,这充分调动了职工生产积极性。2002年谋求上市时,因股东超过200人,上市进程受阻。2012年,温氏集团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时,员工持股人数6789人,员工持股占比49.57%,最大个人股东温鹏程只占3.34%,这点与华为颇类似。
5.3重视科技
温氏创始人温北英本是养殖技术专家,这也奠定了温氏重视技术的基因。养殖行业看似低端,但要取得长远发展,高度依赖科技及精细化管理。温氏牢牢抓住育种、饲料营养、疾病防治、信息化管理等关键技术 。
重视与高校合作。 早在1992年,簕竹鸡场便与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签订长期技术合作协议,以技术入股形式赠送10%股份,几十年发展中,一直与华南农大密切合作,2006年温氏与华南农大合作完成的“H5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的研制及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3年联合联合共建的“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揭牌。截止2018年末,温氏共获国家级科技奖项*_6_ *项,省部级科技奖项52项,畜禽新品种9个(其中猪2个,鸡7个),新兽药证书34项,发明专利124项,实用新型专利222项,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0项。
图9 温氏专利申请趋势
资料来源:专利巴巴 榕石商学
温氏研发人员比例及投入研发金额占营收占比稳步上升,2019年末温氏研发人员1620人,投入研发金额5.7亿元。
图10 温氏研发人员占比及投入研发金额占营收比稳步上升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 榕石商学
重视育种。 以养猪为例,温氏目前已拥有8个育种分公司,分别覆盖华南、华东、华中、华北、西北及西南等地区,纯种猪的年产规模可达12万头。开发的育种数据管理系统建立了大型种猪生产性能数据库据库、多性状BLUP和GBLUP遗传评估模型,实现大数据育种。
表2 温氏育种关键成果(部分)
图11 温氏育种信息集中系统
资料来源:招商证券
高度重视信息化。 温氏1991年就开始使用电脑辅助经营管理,现已拥有三大信息系统:EAS业务系统、OA办公平台和决策支持平台,以及ERP信息管理系统,三大系统可以完全覆盖温氏的整个核心产业链。建成了财务共享系统、OA办公系统、种猪&种鸡&奶牛&农牧设备管理系统、合作农户(或家族农场)管理系统等多个业务系统,实现对业务全面和高效的管理。目前EAS系统实现了分布于全国23个省、市的170多家成员企业以及5万多户家庭农场的生产、销售和财务信息的实时共享,信息化管理水平处于国内农牧业领先地位。
5.4资本驱动
资本市场是企业竞争的制空权,2018年后,温氏更加积极拥抱资本市场,对外收购、投资步伐加快。依托资本市场,围绕鸡、猪双主业,在养殖、屠宰、食品加工、生鲜营销产业发展上积极布局,促进公司从传统养殖企业向食品企业转型。
六、总结
温氏从养鸡起步,到鸡全产业链布局,再到养猪、养鸭、乳业、生鲜食品等多产业链布局,几乎走过了改革开放的各个阶段,背靠珠三角的崛起而壮大。
温氏经营风格稳健,一直围绕畜牧产业链延伸业务 ,未跨入不相关的化工、房地产等行业,也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始终牢牢抓住育种、饲料营养、疾病防治、终端渠道这些关键环节,每一步决策都基于已有资源和能力(如进入养猪依然采取“公司+农户”,紧抓育种)。
图12 温氏肉猪及肉鸡业务贡献营收93%以上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
创业初期便通过员工持股激发员工积极性,保价回收维护农户利益,授予股票给华南农大并达成长期合作。
图13 温氏股份历年营业收入(亿元)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 榕石商学
如今,温氏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能否走通“公司+养殖小区+家庭农场”模式,能否在食品销售端打响温氏品牌,能够有效利用资本市场,是否会像前几个阶段一样,不断突破,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资料
张光辉.发展我国畜牧业的一种好形式——新兴县簕竹养鸡集团的调查
温氏股份各年年报、公告
猪!猪!猪!生猪养殖业图谱_招商证券
温氏VS牧原,商业本质孰优孰劣? _招商证券
农业产业链谱系_和君咨询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以上内容的完成与「榕石商学」密不可分,在此感谢。
榕石商学(简称榕石)自成立以来,一直深耕农牧行业高级管理人员教育和管理顾问服务,以接地气的课程和实战导向的教学方式,在业内逐渐建立良好口碑,吸引了一大批行业精英。欢迎有志于提升管理能力的企业家朋友报名,招生简章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