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23年9月碎片

3年前的9月份,新疆。那里有一望无际的沙漠,美丽的博斯腾湖,大快朵颐的馕坑肉,豪爽热情的人们。孤生一人,完成了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赶在10月1日凌晨1:30,我回到了北京,那是一次巨大的成长。

1年前的4月份,四川甘孜州。那里有艰险难走的盘山公路,4000米的海拔皑皑白雪,淳朴的人儿。深夜,忽见窗外高耸的群山,默默伫立在那儿,任凭雨打,日落星移,千百年,顿感生命渺小,时不我待。

而今年,过得异常快,从夏天到秋天,能感受到自己的变化。中秋聚会,半年多不见的好友(认识快5年了),直言我的气质变了。嗯,面对人、面对事、面对历史,逐渐有了一些(像是)自己的认识。

9月输出了不少思考,似乎把在新疆、甘孜的思考打通了,特整理在此。

这些思考多是观点,并不代表已经阶段性总结了我对相关话题的所有思考。我尽可能确保这些观点基于大量事实和数据、已经被反复验证,但仍然有可能错误。

基础

1. 个人概念

今晚听行为分析心理剧,讲的是「行为三角」,很有意思:一组同学在工作情境中,让改变现实生活中职场身份,让还未毕业的同学扮演老板,让几位有10年以上职场经验的同学扮演员工;一组同学在两性情境中,让男生扮演女生,女生扮演男生。

身份一转变,更容易从第三方看待事物、理解自己的行为模式、个人概念。

行为模式背后反映的是个人概念框架,所有个人概念整合在一起,形成对自己或者他人过得“好”和“不好”的判断。所有个人概念整合在一起,会形成意象原型。

那么,如何识别自己头脑中的个人概念并加以改变,如何识别他人头脑中的个人概念并加以改变呢?

首先,要从原理上理解个人概念是如何产生的。个人概念产生的逻辑是:从情境中感知信息,在头脑中形成预测,根据情境纠正(强化或者削弱)预测,形成稳定的概念,继续根据情境预测纠正。

可以发现:建立在真实世界/现实世界基础上的个人概念,才是可靠的;个人概念只不过是真实世界的抽象,不一定准确;个人概念和情境相互作用,个人概念可以随着情境的改变而改变;改变个人概念,可以改变解释框架,核心还是改变情境。

接着,借助一些简单的方法识别个人概念(还未进行考证):

1)因果归因法:解释事情的框架背后,折射个人概念。“发生了XX,TA认为XX,于是采取了XX行动,感到XX情绪,反映了他XX概念,这些概念来自XX”

2)高频词汇法:日常使用最高频的词汇。

3)时间利用法:时间利用方式,反映行为模式,进而反映对事情的看法(概念)。

4)复盘:站在第三者审视自己的假设。

最后,如何改变个人概念呢?因人而异。于我而言,开放性高,善于复盘和反思,为此改变个人概念的方式包括:复盘(核心是回到实体、找差距)、阅读人物传记/各类真实人物故事、见各种各样的人。

说到底,还是要回到真实世界,通过行动与真实世界交互,替换、迁移情境。不要沉迷于个人构造的世界中。

2. 品味

只有见识过足够多高手、作品,你才会形成品味,知道如何选择。

场景1:某企业家去领一个全国性奖,感叹自己企业和另外19家优秀企业相比,差距太大了。她属于京津冀地区某细分领域老大,员工近1000人,2个工厂。而和她同台的企业包括温氏食品、中兴通讯等。她听完分享后发现,喔,原来企业还可以这么做,这激发了她的行动力。

场景2:一位安徽宣城企业家,把皖南土鸡做到一个相当大的体量,这几年越做越好。问他为何不做品牌,他清楚的告诉我:他的能力是做食材,经营合作社,不是做品牌。而他做出这种判断,来自于见过盒马、美团、头部品牌商如何做终端的,他拼不过,他也知道这些做终端的拼不过他。

场景3:高铁上看保罗·格雷厄姆文章。他提到创办YC,大规模筛选有潜力的年轻人,帮助年轻人创业,创业早+YC的成熟创业经验指导,这些年轻人更容易成功;他提到新点子不是闷头想出来的,而是来自专家和专家交流激发的。

这3个场景背后,反映了:

要不断接触更优秀的人和组织。做强者圈子中的能力最弱的,比做弱者圈子中的能力最强的好。这样你才能感受到差距,差距形成势能,才有动力。

紧跟优秀实践、高手、读好书。人和人智商、技能差不多,真正拉开差距的是你知不知道、见没见过。你见过了,自然就会做,不会做,是你没有见过。比如,你没见过同时读1万篇文献,自然不知道还有这种学习方法。你没见过领域内最优秀专家工作模式、思考方式,自然不知道如何更优雅的工作。

为什么要往优质大学、头部公司、行政系统里面挤?因为这些组织自带优势,优秀的人聚集在此,深处其中的人,能享受到情境优势(如自带光环),生存发展好的概率更大。但是,也有例外,关键是“情境-个人”匹配,其中情境第一,个人努力的作用在情境(趋势、位势)面前微不足道,只不过是在搏一个概率。

3. 压力管理

面临压力-不可控情境一般的体验是:

=> 没什么大不了的,我能解决。

=> 尝试很多种方法后没结果。想放弃,或者后悔之前没早做打算出现这种情况。

=> 接着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以缓解压力,此时可能还会继续想这件事。有的人通过不断抽烟的方式,有的人找闺蜜,有的人睡觉,方法不同。还有的尽责性低的人,会找借口,直接放弃。

=> 想着不能放弃,这件事情解决后很有价值,而且对别人的承诺,说到做到。

=> 继续找解决方法。此时可能“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不会再在意自己会不会了,尝试之前想了但不敢干的方法,只有一个信念“无论如何,就是要干成”。

=> 最后问题解决了。你可能都不知道问题是怎么解决的,但此时你认为之前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再去看整个过程,你会认为也不过如此,怎么深处情境中,表现得如此焦虑?如此低沉?

整个过程,可以发现一些应对压力-不可控情境的方法:

1)不要让自己处在压力-不可控情境中。包括事前处理掉潜在风险、不要拖延、不要高估自身实力、留有缓冲时间、不要太高预期、不要做远远超出自身能力的事情。

2)行动,持续不断行动。沉迷在情绪中是没用的,只有行动才能解决问题,激发行动的方法有:意义(成就)激发法、恐惧激发法、替换情境要素等。一件事情只有你从心底认为“值”,你才会有很强的行动力。对一件事缺乏执行力,本质上是这件事的价值,没有大到你必须做成才不后悔的地步。

3)交给时间。暂时不考虑这件事,时间自会解决一切问题。你焦虑、再怎么迫切解决,都是无果的,因为需要时间。

买的绿植和花到了,鼓捣了半天,多种点绿植、小区绿化率高点、楼层低点、多看绿色,心情更好和工作效率的确会更高。

做事

1. 目标

大胆想象。要有一个长远目标和一个非常现实的目标,不要做规划。长远目标,不能偏。基于目标找资源、补能力。此时,不再停留在理念。干了再说,行动带来行动,行动带来结果。做成一件事的路径不止一条,不要被现实条件约束。但是,不是蛮干。怎么辨别做的事情,是不是在做白日梦?看自己认识的人里面有没有人干过、计算概率、回到最底层原理(如成本-收益;人性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

公司只是完成作品,积累资源和能力的平台而已。要建立自己的根据地,根据地衡量指标:人:公司内部、产业链上下游有多少人愿意和你合作,即便你离开现有公司;钱:手上的资金及能调用的资金; 事:做的事情是否卡住关键交易环节,稀缺性。

保持心气,和比自己强的人学习。此处要避免一个陷阱:心气是用来增强动机,树立更高目标,不断超越自己的,不是用来傲娇的。

张唐之先生能受到这么多人缅怀,不是因为他做出了2年百亿级别的企业,提出了“服务营销、微利营销、密集开发”、饲料企业做食品等业内现在还用的理念。而是因为他的为人,以及他创办的六合商学院培养的人、从他公司出去的人,创办了几十家有影响力的企业。为何不去解决行业面临的大问题,几十年后桃李满天下,甚至在中国农业食品发展史上留下一笔。

2. 极致化

聚焦,即一个公司只把一个实体做到极致(实体可以是一个产品、项目、某种服务、某种资源、某种能力)。什么都想做,什么都做,一定做不好、做不大。

极致化,意味着取得压倒性优势,从量和质上压倒对方。聚焦时要注意,哪些是实的,哪些是虚的。实的部分,要大于虚的部分。一好友与全国知名品牌授权品牌,他先把橄榄油做到极致,而不是一下推出5种油,是不是会更好?一人做了款预制菜,不突出“健康,零添加”,而是突出20元管饱、是不是会更好?

聚焦、极致化,意味着做自己最擅长的事。一个朋友终于知道自己最擅长的是,搞定各种资源关系+寻找运营负责人,而不是自己下场干项目。他卡住关键资源,锁定重点项目(不要什么项目都做),合理预期(10个项目成3个),可能效果更好。

3. 结果检验

做人要有理想和温度,做事要现实和理性。做商业类项目,没有结果,就没有价值。不要高估别人对你的信任,别人对你的信任,建立在你能给他稳定结果,甚至结果远超别人预期,也就是“靠谱”。别人把事交给你,那是对你的信任,虽然没说给你多少时间,但你要默认:最多给你3个月时间。而要想产生结果,一定要注重市场和一线。

做农业的人,特别喜欢讲情怀,不谈现实。情怀是讲给消费者、政府听的,不是用来搞企业经营的。很多人没有对行业的基本认知,先说三条:农业食品行业本质是制造业,制造的是工业原料(如蚕丝、棕榈油、木材)、食品,一定要有制造业思维:对成品的质量、成本、交货期负责;生产环节天然适合小农户、家庭农场,很多企业偏偏要去从事这个环节,重资产、高风险、低收益;政策的谎言,企业做好企业该做的事情,不要用情怀自我感动。

很佩服某位老师的初心,希望帮助农户,振兴农业,给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他一腔热血,精神值得学习、值得敬佩。从现实考虑,只有选择在正确时间、正确地点做正确的事,才会有好结果。他本来擅长书面语言,给人高大上、精英的感觉,结果做了不能发挥咨询、写作优势的事情,全国到处跑,情境有点不对。其次,农业食品领域,不是所有方向都值得做,低毛利、保质期短的做起来很辛苦。另外,并不是一提到农业食品,就要去做种殖养殖环节,可不可以从养老、大健康、教育角度切入,或者用做快消品的思维去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4. 项目成事

一个项目,只有参与各方都受益,才可能长久。你要知道对方最想从项目中得到什么。把功劳往自己身上揽,看不到他人的付出,会导致他人心理不平衡,要责任-功劳对等。

管理都是成本,要最小化。公司只做两件事:创造产品、营销产品。不能直接创造价值的部门,要精简,或者说,公司只有两个部门:直接服务客户的部门,支持服务客户的部门。协作的人越少越好。不然沟通成本太高。

选人,要赛马而不相马。是骡子是马,拉在市场上跑跑,自然知道,要建立好赛马机制。不要控制情境中的人,而是创造能让人发挥优势的情境。一个项目没做成功,要么的项目问题,要么是人的问题,此时要分析。为什么要赛马?不能带领大家打胜仗,就难以服众。如果暂时没有结果,也要给人“希望”,不传递负能量,一看到负能量,立马叫停。

职场中与直属领导建立关系。首先,你要有能力做成事,这是基础。其次,让他们相信你是“自己人”。核心是“靠谱”,但千万别成职场混子、老油条。一位朋友这方面做得很好,帮助直属领导搞定直属领导,除同事关系外,他还和上级建立了私交。部门里评优评奖都有他的份,即便离职了,直属领导还是愿意帮他,甚至和他一起创业。

做人

1. 原则

一位亲人的病情终于稳定。这位亲人在县城算是做得还可以的“包工头”,伴随房地产快速发展的20年,生活越来越好,县里面的大项目参与不少。本以为能安享晚年,突得恶疾,不到50岁,留下一堆事情待家人处理,毫无防备。

感叹命运无常,深深触动。结合开智大会想明白的道理,今后更加严格的遵守以下原则:

  • 身心健康第一。长期锻炼,永远乐观,亲近自然,感恩,作息规律。活得足够长、足够健康是一切的前提。
  • 惜时,有所成就。不是精确计算每分每秒,而是珍惜当下,要有作品,持续行动,行动中找意义。暂时放下“执念”,那是下个人生阶段的目标,什么都耽误,不能耽误“赚钱”。
  • 珍惜家人、朋友、对我重要的人。主动联系他们,给他们支持和帮助。人品和信用不可丢。钱可以不赚,但是人品和信用
  • 体验。独立思考,尊重多样性和独特性;没尝试过的,有机会都尝试。

2. 感恩

由于行业属性,一过节收到的全是农产品。这几天都在收学员寄的礼物:石榴、枣子、葡萄、番茄、虾青素鸡蛋、大米、猪肉、鸡肉、牛肉、酒、茶……。都可以开个生鲜店了。

去年开始,我过节会给亲人、师友、重要合作伙伴送些礼物。或者发祝福。以前不好意思送,现在发现,表达对他人的感激,还是要靠实际行动,不能只在心里默默感激。

3. 仪式感

去参加婚礼。整个婚礼我在思考,如此多看似繁琐的流程,到底是为了什么?直到我看到新郎新娘当着所有亲朋好友的面说“我愿意”,新娘、公婆当着亲朋好友的面改口。我才明白其中道理。当时很感动。多么庄严的承诺,要是我做不到,我肯定不好意思说出口。

这就是仪式感的价值。借助三书六礼、庄严的仪式、亲朋好友见证等,传递男女双方相互在乎,两方家庭相互认可。即是承诺,也是监督。

这就是所谓的文化。流程和习俗背后反映了双方对婚礼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人婚后能否幸福。

但是,随着时代发展,有的流程可能需要跟着改变了,但流程背后的寓意值得保留。

另外的感想是,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夫妻之间也要有各自的空间。

读史

1. 历史书

读史明智。好久没看历史著作了,昨晚到今早都在看,发现我的历史知识体系太破碎了:囫囵吞枣的读过《资治通鉴》《史记》《全球通史》《罗马帝国兴衰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万历十五年》《读史阅世六十年》《隆美尔战时文件》《战略管理思想史》《中国哲学简史》《博学者与他们的时代》《信息简史》等著作,B站上追过博主讲解《东周列国志》,看过《大秦帝国》《汉武大帝》《雍正王朝》《康熙王朝》等历史剧。去过上海、北京不少博物馆。

今后读历史书,应该更加聚焦和注重体系。

历史著作分为三种:历史研究类、通史、专题史与断代史。按照“目录书-基本书-著书立说”的阅读方法,我为何读?读什么?怎么读?

为何读?读史明智,博古通今。

读什么?

1、目录书

历史研究类:《资治通鉴》《读通鉴论》《论历史》(费尔南·布罗代尔)

通史:《中国通史》《国史大纲》《剑桥中国史》|《罗马帝国兴衰史》《全球通史》《历史研究》

专题史与断代史:《中国科学技术史》《罗马帝国兴衰史》《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与资本主义》《博学者与他们的时代》《教皇史》

2、基本书

桑兵、钱穆、何炳棣、王船山

怎么读?

目录书-基本书-写笔记。当前人生阶段,读历史不是重点,也很难静下心来读历史。可先读《国史大纲》《全球通史》《科学技术史手册》《中国科学技术史》等目录书,配合《信息简史》等专题史,与当前有明显关系的。阅读频率可能是每个月读3小时。

2. 读休谟

阅读休谟《人性论》时,大为惊叹。

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年5月7日—1776年8月25日),历史学家、哲学家,认知科学鼻祖,其是西方哲学史上重要人物,苏格兰启蒙运动重要推动人物,成名作《人性论》。

出生一个相对富裕家庭,早年丧父,12岁进入爱丁堡大学,本想从事法律行业,后迷恋上了哲学,有了“一种对于学习哲学和知识以外所有事物的极度厌烦感,当我的家人想像我正在阅读屋埃特和维尼阿斯(两位当时著名的法学家)时,我实际上却是在阅读西塞罗和维吉尔的著作。”。

18岁在哲学研究上取得突破,在短暂的打工生涯后,回归哲学,下定决心“抛弃其他所有快乐和事业,完全奉献在这个领域上。”少年在26岁那年,完成了《人性论》(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这本书当时出版后,并没带来多大影响力。但他依然保持乐观,在乡下努力研读。他试着精简著作出版《人性论摘要》,依然没有带来多大影响力。这让他精神错乱,回归平凡生活,研究历史,写作的《英格兰史》,作为因格兰历史基础著作60-70年。

时间不能淘汰的,终究是经典,《人性论》的价值逐渐彰显,奠定了休谟在哲学史上的地位。

休谟在知识、经验、因果、道德、社会契约等等方面,提出了一套体系。

核心思想包括:

  • 经验主义:知识源于经验,反对理性主义。
  • 因果关系:对因果关系的认知,取决于情绪、习俗、和习惯,不取决于理性、概念、自然定律。
  • 道德相对主义: 道德基于人的情感和偏好,而非绝对的理性原则。

End.

2023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