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信心来自对事实的全面掌握基础上形成的判断,信息掌握越全面,对形势正确判断的概率越高。
而事实来自一线,来自对外部环境、群众、敌人、团队的深刻把握,不是闷在办公室想出来的。
真正的军事家不是从纸上学来的,而是在战争中历练而来的——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写于1936年,当时毛泽东对整个革命战争进行了总结。其回答了如何研究中国革命战争、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如何开展中国革命战争等问题。
从中可以看到关于战略战术的完整思考,以及战略落地的方法。
关注普遍规律与特殊性。
要遵守相当于物理学定律的战略规律,所以毛把战争规律分成三层去理解。战略的普遍规律、革命战争的普遍规律、中国革命战争的普遍规律。
在战争的普遍规律前提下,再看中国革命战争的特殊规律。为此毛仔细分析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现状、四大特点,在四大特点基础上总结中国革命战争的战术。
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指导战争,看书是学习,找人请教是学习,然而在战争中历练是更重要的学习。
战争不是纯理论的,而是实践的,指向改变真实世界。而且世界最够复杂,靠臆想是不可能想清楚的。
学习时需要遵循这样一个过程:实践—总结—实践—总结。根据实践中得到的东西,查看假想和实践之间的差距,总结普遍规律,发现改善之处,再去实践。
这也说明了纸上谈兵,用自以为是的框架解释问题,是不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
灵活的战术。
毛擅长归纳总结,能用从复杂的现象中找到本质,总结为一二三,用直白的语言传达给所有人。
比如根据敌我力量悬殊(敌强我弱,双方力量相当,敌弱我强)把中国革命战争分成防御和进攻两个阶段,再分别确定防御和进攻阶段应该采取的战术。防御阶段敌强我弱,采取游击战、地道战,蚕食敌人地盘。
管理中降低复杂,可以把关键要素约束到3-4个,利于向组织传递。比如,把项目决策会结果分为要做、不做、再议。围绕交付,把部门服务客户的部门、支持服务客户的(职能)部门。
掌握事实后,基于常识就能做出正确判断。见招拆招,不要教条主义,要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