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许对松下、本田、索尼企业有所耳闻,但对京瓷和KDDI没有听过。这几家公司背后的创始人,被称为日本四大经营之圣,分别是松下幸之助、本田宗一郎、盛田昭夫以及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是谁?为什么被称为“经营之圣”?

稻盛和夫职场早期和创业早期的两个故事,相信能给职场人不少启发。

1

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日本鹿儿岛,今年已经有90岁高龄。7个兄弟姐妹中,排名老二,家里开印刷作坊,1945年美军轰炸鹿儿岛,家里的印刷作坊被毁,全家生计难以为继。

小时候患有肺结核,险些丧命;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成绩平平;大学毕业找工作处处碰壁,险些加入黑社会;在导师的介绍下,加入一家濒临破产的公司,在陶瓷研究上取得众多技术突破,为公司带来大量订单。后来,因与上级在技术开发路线产生分歧,27岁时创办京瓷,52岁时创办KDDI,两个公司均为世界500强,稻盛和夫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成功创办过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企业家。78岁临危受命,拯救负债1.5万亿日元的日航,用1年多时间,让日航重获新生。

稻盛和夫早年的困顿,与日后的巨大成就形成鲜明对比,加上盛和塾(1989年成立,2019年关闭)的影响力,著书颇丰等因素,在国内曾掀起了一股学习稻盛和夫经营哲学的浪潮,养活了不少讲授阿米巴经营模式的培训公司和咨询公司。我没有资格评说稻盛和夫的经营理念在中国企业的实际运用,这里不深入探讨经营理念,况且管理大师德鲁克早就说过:”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知”而在“行”,其验证不在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做成什么,比说了什么更重要。

2

故事1:稻盛和夫的第一份工作收获了什么?

1954年,22岁的稻盛和夫毕业找工作不顺利,导师帮助下,加入了濒临破产的松风工业。不到半年,一同加入的4个人,抱怨在公司看不到希望,都辞职了。

稻盛和夫也找到了跳槽的单位,但因家人阻难,没有跳槽成功。

没有成功跳槽,总不能躺平。于是,稻盛和夫离开了让自己情绪低落的宿舍,把被褥搬去实验室,整日埋头搞研发。

此时,公司接到了一份来自松下订单,生产电视机电子显像管使用的绝缘陶瓷,稻盛和夫合成了一种新的陶瓷,为公司带来了大单。凭借一系列成果,不到两年,稻盛和夫成了部门的主管。

他每天晚上召集员工开会,和员工说明工作的意义,“人生只有一次,每一天都要不留遗憾的度过”。他把大部分工资寄给父母后,剩余的全部用在和部门年轻人吃饭喝酒上。

稻盛和夫以为自己会一直在松风工业干下去,没想到因与上司在技术开发路线上的分歧,走向了创业道路。而当稻盛和夫辞职不干时,松风公司有8个人愿意追随他。更可贵的是,第一个上级青川先生给他出资了30万日元,并且带领他去说服朋友宫木电机社长宫木男出资130万日元。

这里用人生资本进行分析。人生资本理论是由认知科学家阳志平老师提出,用来衡量一个人的人生发展情况,并指导人生资本积累。最重要的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心理资本和文化资本。

我们用人生资本理论来衡量一下,稻盛和夫的这段职业生涯。

技能资本:稻盛和夫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实力,研发多款精密陶瓷。创业第一年,京瓷便实现2600万日元销售额,300万日元净利润。第二年业绩又实现倍增。大部分订单都来自松下,而松下愿意用一个初创公司的产品,是出于稻盛和夫的技术实力。

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可以简单理解为人脉。给予稻盛和夫帮助的关键人物来自学校和松风工业。导师为其介绍工作;技术专家内野正夫教授终身为其提供帮助;上级青川先生帮助其筹办公司;松风工业的客户松下公司赏识稻盛和夫的才干,为初创的京瓷提供订单。认识同在松风工业工作的须永朝子,26岁与其结为夫妻。

心理资本:改变工作环境,远离乱糟糟的宿舍,搬去实验室住。学会了不抱怨,热情的工作。

文化资本:鹿儿岛大学毕业,从事陶瓷研究。

稻盛和夫的四种人生资本,都在不断上升。处在一个不那么好的公司,并不是抱怨,而是用热情去创造,取得众多突破性的研发成果,获得同事、上级、客户的认可,由此获得更多机会,逐渐建立在精密陶瓷研发领域的江湖地位。很多人可能忽略了一个细节,稻盛和夫从事的陶瓷研发,赶上日本电子行业大发展,处于快速发展期,公司虽然衰败,但整个行业是向上发展的。

给职场新人的启示。

作品意识。以创造者的姿态,而不是打工者的姿态,尽快在某个领域深耕,做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用作品去链接高手,获得高手认可,输出更多作品,形成正循环。用这种心态,你会发现,抱怨是一种非常“傻”的行为,抱怨不能改变任何事情。如果你有抱怨的情绪,可以换一个环境,去接触积极向上的群体,住在充满阳光的房间,多去亲近自然。

价值创造大于价值分享。公司内部一团和气,把太多时间放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并不能为公司带来实际价值,职场中别人更关注你干成了什么。搞定同事搞不定的技术、客户,让公司离不开你,而不是你离不开公司。

做一个靠谱的人。做事积极主动,积极思考,擅于补位,不要只盯着自己手头的活。不要做太多承诺,承诺的必做到,做到的要远远超过别人的预期。

3

故事2:经营哲学的形成

稻盛和夫主张“追求全体员工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为人类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贡献”,采用阿米巴经营。

稻盛经营哲学的形成,与京瓷的创立背景有关。

京瓷创立初期,从松风工业出来的8个人,曾一同立下血誓,”我们团结一心,必将成就为社会、为世人的事业,以此血印为证“。血誓意味着,这8个人和京瓷的关系,早已超出雇佣关系,所以能为公司没日没夜的为公司干,不在乎别人多做了还是少做了,都希望把公司做大。

当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原有的文化逐渐被稀释。

此时,稻盛和夫发明了阿米巴经营模式。即把公司拆分成独立核算单元,每个核算单元相当于一个小公司,为各自的经营结果负责。这很可能出现,每个核算单元从自身利益出发,忽视公司整体利益。

稻盛和夫为了推动阿米巴落地,不断向员工讲利他之心,讲工作的意义,并用实际行动感染员工。宣称京瓷能做到世界第一,刚开始说时,没人相信,当员工听了几十遍后,员工逐渐被相信。同时,设立固定场所举办联谊会,在联谊会上所有员工坦诚相见,相互吐槽工作、畅谈人生。

稻盛和夫曾经把政府给予的100万日元奖金,全部用于和员工吃喝,而其他获奖的公司则把这笔钱投在了研发上。公司完成10亿日元销售额时,公司1300多人全部去香港旅行。

这一系列的动作,加上日本终身雇佣制的文化,阿米巴经营激活了整个组织。

4

上面两个故事,可以看到,稻盛和夫讲的都是常识,也是按照常识去做,这就是知行合一。

他主张敬天爱人。敬天,即对自然、社会、商业保持敬畏,按照规律办事,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爱人,即利他,为客户创造价值,提升员工的价值。他主张“动机至善,私心了无”。自己为什么做某个决定,想清楚后,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当遇到困难时,才能够坚持下去。

稻盛和夫把自己的成功总结为方程式「生活/工作成果=思维方式x热情x能力」。

我们能向他学习什么?

我不禁想起了马奇的一段话:

我认为我们的义务之一,就是如果可能的话,让生活变得更加美丽一些,特别是在我们的平凡生活之中。

用热情去创造,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今天接着聊第二个:聚焦,集中战略资源取得压倒性优势。

1

1993年,福耀公司上市,曹德旺成为亿万富翁,公司开启多元化发展之路,涉及IT、房地产、玻璃、贸易、装饰等。

本想着大干一场,结果繁荣的背后,却暗藏危机。此时,银根收紧,建设楼房的资金出现问题;才建立三年的工业村,由于质量问题成了烂尾楼;参股公司农村信用联社因为政策原因,退出投资;玻璃制造行业涌现几十家企业,竞争加剧。公司负债率飙升至68%。

做的事情变多了,可是利润却不见涨。曹德旺开始调查、访问、请教他人、自我反思,寻找利润不见涨的原因。最终,下定决心把主业聚焦在汽车玻璃制造上,一口气关掉了几百家销售部、引进董事制度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此番改革,对福耀成为日后玻璃世界的龙头,打下了基础。

有次,记者问任正非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为何华为逆势增长,任正非谈到了一点——华为28年只对准通信领域这个“城墙口”冲锋。

不管是福耀还是华为,都选择了聚焦主业。

2

多少企业因为胡乱扩张,丢了主阵地,做成了平庸的公司?如果一家公司做了很多与主业不相关的业务,基本可以判断这家公司做不大。

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资源都是有限的。捡一堆芝麻,不如聚焦在抱一个西瓜。

敌人对我方形成包围时,分散兵力四处突围,只会造成更多人员伤亡。此时,把优势兵力集中起来,攻击敌人的薄弱点,突围成功的可能性更大。用鞭子打牛,牛没感觉,而用针去扎牛时,牛会跳起来!在一个点上做到足够的深度,才能取得压倒性优势,公司的护城河才能做深。

先把一个区域做好,一个产品做好,然后进行复制。如何衡量是否做到位?可以看产品销量、市场占有率等指标,是否优于同行,品类是否做到了细分市场第一,或者区域市场第一。

3

没有想明白的不做,主业之外的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我看到了好多企业家都说过类似的话,查看他们的企业发展轨迹,你会发现,他们起步阶段,都是聚焦在一个点建立优势,然后慢慢打开局面。

在经济环境不好的情况下,更要管好现金流,广积粮,缓称王,聚焦优质客户,砍掉不盈利的产品。

人生发展也是一样,要有所成就,需要做出取舍。你聚焦在哪里?你在聚焦的点上,是否形成了压倒性优势?

最近,研究了不少饲料行业的企业和企业家,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海大集团及其创始人薛华、通威集团及其创始人刘汉元。两家企业在竞争激烈的饲料行业,保持着远高于行业平均的增速,一步步走在了全球饲料行业的前列。两位创始人,给我的感觉是极其低调、务实,真的是极其低调、务实。

他们成功的原因有很多,但无不遵守了商业规则。最基本的是下面这两条:

第一,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员工提升价值。

第二,聚焦,集中战略资源取得压倒性优势。

这篇文章先聊第一点。

01

先说前半句:为客户创造价值。

德鲁克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是创造客户,企业只有营销和创新两项职能。去掉各种高大上的词语以及市场上各种“管理大师”模棱两可的观点,任何一个商业组织都要考虑怎么赚钱,赚谁的钱,怎么持续地赚钱。

站在客户的角度想——凭什么要把钱给你?

这就要提到两个词「需求」,「社会交易」,产品或服务需求方和产品或服务的供给方,在市场中进行交易,完成价值的转换。你要清楚你的客户是谁?产品解决了客户什么问题和痛点?

为什么有的每天阅读,每天坚持健身,很自律的人,在职场中发展一般般?他们忽视了「社会交易」,你每天读书、每天健身,和我有什么关系?能给我带来什么价值?做任何事情,要想清楚你的目的,要想赚钱就要参与到「社会交易」之中。

最常见的误区是,假想某个需求存在,”我喜欢XX,顾客也会喜欢XX“。在农业圈经常听到情怀,项目不盈利,情怀来做挡箭牌。你的情怀关消费者什么事?消费者为什么要为你的情怀买单?对于饲料企业,你的客户并不是经销商,而是终端养殖户,终端养殖户关心啥?猪养得活,长得快,成本低,市场行情!用了你的饲料,猪成活率提高,养殖成本降低,这才是养殖户最关心的。

另外一个典型错误是,对竞争对手关注太多,对客户关注太少。不要认为只要超过竞争对手,就能够赢得市场。研究竞争对手,并不是为了打败竞争对手,而是学习对手的长处,比竞争对手更有效率的满足客户需求。学习标杆企业,是企业最快的成长方法。

在创业初期,创始人天天泡在市场里,想着如何搞定客户,当企业做大后,就想着找个职业经理人,自己退居幕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以海大为例,创始人薛华每周一从公司各个层级上报的周报中,挑出100多份阅读,看市场端在发生什么变化,同时每年接待很多经销商。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对行业的认知发生过大偏差。机会永远来自市场一线。

为客户创造价值,并非是一句空话,客户的钱是不会说谎的。销售额、利润、客单价、销量等指标,蹭蹭蹭往上涨,从一个侧面表明你为客户创造了价值。如果客户并没有为你的产品和服务买单,说明你做的动作是无效的。最近两年生鲜电商公司的破产倒闭,多少说明了客户关心什么。

02

再看后半句:为员工提升价值。

企业里面就“四个人”,一是客户,二是员工,三是股东,四是监管机构。用毛爷爷的话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企业汇聚不同专业领域的人才,通过分工协作,共同为客户创造价值。

从组织行为学的视角,组织包括“个体-群体-组织系统“三个层级。我们把员工看成是组织系统里面的”细胞“,激活每个细胞,企业才会有活力。

那如何激活每个细胞呢?解决方法并不是站在企业的角度去想,而是站在员工的角度想——为什么要来这家公司工作?

拼多多按照”本分“的要求对待员工,用远高于市场水平的薪资招聘员工,高压力的工作以及稀缺的厕所坑位,相比金钱,员工可能就不那么关注了。正所谓,老板分钱分得好,员工活干得好。

(题外话:作为员工,要清楚,去一家公司上班,到底想要获得什么?职场早期,仅仅因为薪资,而选择一家公司,是非常不值得的。你的能力是平台赋予的,还是离开平台依然能活下去?)

然而,金钱并不是激励员工的唯一因素。员工还会因为与同事关系、与上级关系、工作是否被认可、工作是否有自主性、是否有胜任感等等原因选择一份工作。很多公司推出的免费三餐、房租、车补等福利,都是留住优秀人才的方法。

提升员工价值,最有效的方法还是打胜仗。拿下一个合同、搞定一个客户、或者解决某个难题,能让员工看到希望,感受到组织和个人在不断成长,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能够带来回报。

03

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员工提升价值。是什么关系呢?

先看下面三家公司的价值观:

华为: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

OPPO:本分,用户导向,追求极致,结果导向。

海大:对外为客户创造价值,对内为提升员工价值。

发现共同点没有?他们都在遵守上文提到的常识。

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员工提升价值,两者是统一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都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最终体现在收入、成本、利润、市场占有率的经营目标上。

举个例子。海大很早就意识到饲料行业比拼的是性价比服务,整个集团以最优性价比为导向。组织架构上,总部定位为综合协调和服务中心,任务是服务一线,围绕分、子公司的业务需求提供专业服务;分子公司则负责服务各区域客户。采购、生产、研发、销售四个部门紧密配合(下图),降低采购成本、生产成本、快速根据客户需求研发产品。最终,经营成果体现在区域内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带动成本降低(生产和采购的规模优势),产品性价比进一步提高的良性循环。

海大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标的组织,通过满足客户的某种需求盈利,不赚钱的企业是在耍流氓,没有结果的的员工不是合格的员工。这都是常识,难的并不是知道,而是做到。

1

当时,西方普遍接受神创论,认为上帝创造了物种,并且每个物种被创造出来后,不会发生任何改变。

1801年,拉马克提出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物种,都从其他物种传衍下来。物种会进化出适应环境的器官,并遗传给下一代,比如长颈鹿的脖子是长期伸颈采食树叶所致。但拉马克提出的理论缺乏科学证据。

后来,韦尔斯、赫伯特等进一步发现,同一物种在不同自然条件影响下,性状会发生改变,以此适应当地环境。

1831年12月-1836年10月,达尔文乘船科考,进化论思想逐渐成形。然而,达尔文可靠结束后,并没有立即发表自己的观点,直到1858年,华莱士在给华莱士的来信中,阐述了相似的进化思想后,两人以共同署名的方式,发表有关物种形成的看法。

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正式出版。

2

在《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两个观点:

第一,所有的物种,都是由简单、原始的物种演变而来,演变是缓慢进行的;同一物种,有共同祖先(如人和猿有共同祖先)

第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3

达尔文提出的理论,颠覆了人们一直信奉的神创论,在当时会受到怎样的质疑?达尔文并没有被狂热的宗教分子烧死,他的理论对人类学、生物学、心理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物种起源》一书,我们可以看到达尔文是怎么一步步论证观点,如何与神创论者争论。

背后反映了西方的科学主义思维。《物种起源》的胜利,是科学主义的胜利。

Ref

《物种起源》

维基百科-物种起源

工程思维最大的特点是:在各种现实条件的约束下,通过模块化的系统思维,得出巧妙的答案,解决问题,所以工程思维的落脚点是行动。

模块化的系统思维,能够把复杂的问题,拆分成各个子模块,逐一击破。

工程师思维有三法宝:

1、结构: 没有结构的情况下能够“预见结构。事情一团乱麻时,能够理出逻辑。

2、约束: 在约束条件下(时间、资金、人力等等)能够熟练地进行设计。 背后是概率、胜率、赔率等计算。

3、取舍: 经过深思熟虑后对解决方案和备选方案作出决断。 需要敢于做决策,因为生活中,没有一个方案是100%确定的。

在工程思维的典型代表如老毛。当时判断国内战争要打5年,而最重要的是三大战役解放全国。其中,第一场辽沈战役目的是消灭55万国军在关内,而辽沈战役又分了首先打锦州,再攻长春,最后拿下沈阳三场战争。继续拆分,打沈阳有三场仗,最关键的是塔山阻击战。

再比如,美团的王兴。在千团大战时,全国350多个地级市(州),2800多个县(区)做团购,那先做那个城市?再做哪个城市?如何打赢几千家竞争对手?

当时,美团把350多个地级市及以上的城市分成了SABCD五级。不同城市采取不同的竞争策略。

竞争对手都在争、投入资源多的S级(如北京)城市,保持在前三名,不投入过多资源;把资源集中在AB级城市,取得绝对市场份额,增加现金流,支撑去打S级城市;CD级城市等几千家团购公司把市场培育好了,进去收割。

2021年,阅读书籍百余本,写读书卡片480余张,读书笔记18篇,新建豆列5个,阅读让工作技能有所提高,制作一门线上课(销量很一般),开发一个产品搁浅,部分书籍深深地改变了一些我从小到大接受的观念。

今年读书较去年更加聚焦,围绕底层操作系统、专业能力、其他小专题三大板块,展开主题阅读。更强调输出和运用。虽不满意,但亦有所进步。

在此挑选重点书籍做个记录,以对今年阅读总结。

img

图:2021年年初制定的阅读计划(红色字体为未完成阅读)

注:下文书籍照片均来自豆瓣

01 底层操作系统类

决策 &认知科学

本年围绕「如何避免决策偏差」、「真实场景下(组织、个人)如何改善决策」两大问题阅读。

依据阳志平老师的建议,从《超越智商》《思考,快与慢》《决策与判断》《不确定性状况下的判断》《反脆弱》五本书入门决策专题。卡尼曼流派精于剖析心智,发现决策偏差。斯坦诺维奇用三重心智模型解读人类心智。

把目光投向马奇,《决策是如何产生的》一开篇,马奇便指出的人并非完全理性,而是有限理性。决策者掌握的信息量、决策者的立场(比如风险偏好、价值判断)影响决策。

真实世界的决策是如何的?请看马奇的这段话:

对现实世界中决策的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的备选方案都是已知的,并不是所有的结果都要考虑,并不是所有的偏好都在同一时间出现。

决策者们不会考虑所有的备选方案,相反,他们仅考虑为数不多的几个备选方案,而且不是同时研究,而是按顺序研究这几个方案。决策者们不会考虑备选方案的所有结果,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某几个结果上,而忽略其他;他们通常不会去寻求与结果相关的信息,也不采用有些可获信息。决策者们没有一组完整的、一致的偏好,相反,他们的目标看起来不完整,也不一致,而且并不是同时考虑所有的目标。

img

上文引用的这段话,与克莱因的RPD决策模型不谋而合。相比卡尼曼流派,关注决策者容易产生哪些偏差,克莱因走出实验室,观察消防人员、飞行员、护士、军官、国际象棋大师等诸多专业领域的执业人员,如何决策,特别是在高危、高压情境中。克莱因的《如何做出正确决策》值得一读。

img

网络科学

何为网路科学?美国国家科研委员会将网络科学定义为研究物理,生物,和社会现象的网络化表达,建立针对这些象限具有预测效果的模型的学科。用大白话讲,网络科学研究的是由节点和边 组成的网络的有哪些基本规律。

世界是一张张“网”构成:公司网络、社交网络、利益网络。网络背后有两个基本特征:

  • 「小世界」——弱关系给你带来的机会,远超强关系。
  • 「无标度网络」——20%的中心节点,占据80%的信息、资源,并且强者愈强。

受启发最大的是《社会资本》,本书作者林南是社会资本理论奠基人之一。林南提出社会资本理论与网络科学密不可分。一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受到出生(谁是你的父母)、接受的教育、交往人的层次、你与交往的人关系紧密程度影响。详见你不了解的社会资本

img

《人类网络》马修•杰克逊:正如书本上写的简介,人类网络的结构和位置,决定着每个人在交友、择校、就业、理财、养育子女、休闲娱乐等所有方面的选择,决定着人们的圈子和“三观”,决定着哪些人更有权势和影响力、更容易成功。没有人能逃脱生活编织的大网。作者尝试用网络思维揭示个人命运以及社会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法。

其次,值得阅读的还有:

1.《复杂》,梅拉妮·米歇尔:侯世达学生写的书籍,复杂系统研究的经典书籍。

2.《链接》,巴拉巴西:社交网络的入门之作,作者是无尺度网络创立者,第一次读这本书大为震惊,被大众熟知的六度分隔、小世界网络、中心节点在书中均有论述。

3.《网络:牛津通识读本》,[意] 米凯莱·卡坦扎罗:网络科学通识读本。

情报分析

认知差距首先体现在掌握的信息数量和质量的差距——某个关键信息只有你能够拿到或者你比其他人早知道,你获胜概率会大大提高,特别是零和博弈(不建议参加零和博弈)。

所以,你需要优化信息的获取方式,打造个人信息获取、分析、使用系统。情报界对这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因工作需要和个人兴趣,故安排了本专题学习。

首推《情报分析心理学》,这本书被称为情报界的“红宝书”。

img

其他值得阅读的还有:

  • 中国情报学界泰斗包昌火 老先生的论文。包昌火老先生把工商竞争情报分析定义为“竞争对手、竞争环境、竞争策略”的分析。
  • 《工商竞争情报分析》周文杰。书中列出的情报分析方法,与现在主流的咨询公司、券商公司的数据搜集、分析方法有很多重叠,本书还有一节讲述了人际网络分析,算是前沿分析了。

02 专业能力类

从产业(行业)、战略与组织、教学设计、数据分析四个维度,增强专业技能。总的来看,今年做得不是很好,专业积淀和对外输出有限,作品不多,后面还需要加强。

产业/行业

有价值的信息,并非存在于书本之中,而是存在于行业顶尖玩家的头脑中、在市场一线。多与行业人士交流和实践,对行业的认知远大于只从书本获取信息。

此部分书籍阅读较少,根据工作需要进行专题研究。

战略与组织

出于个人兴趣和工作需要,今年对对战略专题进一步主题阅读。

img

上面这四本值得阅读。

  • 《战略管理学说史》 马浩:马浩老师是北大国发院讲席教授,从这本书可见信息分析水准一流。这本书犹如地图,对战略管理发展历程、主要人物及思想、战略管理领域经典期刊等进行了精彩呈现。你可以按图索骥,找到这个领域优质的信息源。
  • 《战略历程》明茨伯格:把战略管理归纳为十大流派,你可以看到每个学派的兴衰。西方的战略管理倾向于理性分析,起于工业时代。
  • 《企业家的战略头脑》大前研一:大前研一是当之无愧的思想家,他提出的“3C模型“,仍是进行战略思考的重要工具。
  • 《王志纲论战略:关键阶段的重大抉择》,王志纲:本书王志纲老师耗时两年完成,把几十年的实践经验总结成书,文字间彰显着东方智慧,文字很有穿透性。

教学设计

任何一个培训课程设计都会涉及招生、教研、师资、培训方式、培训组织、效果评估。而对成人教育,则更注重问题导向和实效。这个专题我一直尝试在工作中使用,学得并不扎实,实战经验太少,明年还需要继续加强。

首推《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这是一本深受学生和家长欢迎的教育心理学书籍,书中提出的观点,颠覆了大众对教育的认知。值得一读。

img

另外一本是《认知设计:提升学习体验的艺术》:从认知科学角度阐述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基本要素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效果评估。作者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弥补差距,学生要到达B点,目前在A的位置,教育便是弥补A到B的差距。可从态度、认知、技能评估效果,即学习后态度是否改变?认知是否提高?技能是否提升?

img

值得参考的还有《教学设计原理》加涅。

数据分析

这个专题实践效果很不满意,并未做出实质性产品。今年希望结合情报分析、数据分析,做一个产品。产品只做到一半,后因与合作伙伴发展方向不一,最终产品先搁浅了。

《信息简史》,詹姆斯·格雷克:正如张小龙的推荐语“这本书可以让人多一个视角来看待和理解世界,即「信息视角」”。读完后,对“信息是用于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不确定越高,信息量越大“,信息传递中的噪音等等会有新的认识。

《数据化决策》,道格拉斯• W. 哈伯德:作者是应用信息经济学创始人、国际公认的知名测量师、决策分析师和风险管理专家。书中举了很多量化案例,量化方法背后的学科是统计学和概率论。

更多数据详见豆列数据分析师入门书籍

03 其他专题

人生资本

报名参加了开智学堂《人生资本阅读课》,全年跟着课程阅读。何为人生资本?——人生发展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要素,其中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心理资本、技能资本最为重要,用四项资本衡量你是否有多进步,是非常好的方法。(想报名的可关注公众号「开智学堂」)

  1. 社会资本: 上文网络科学已做介绍。

  2. 文化资本: 由文凭、学习、技能等构成。下面两本书的作者都是布迪厄。布迪厄是著名社会学大师,是继马克思之后伟大的社会思想家。用其原创的习性、场域、资本等概念回答了国家机器中教育扮演什么角色,不同社会阶层行为模式差异来源等问题。部分精彩的观点如下:

  • 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功能是生产及分配文化资本(包括知识、技能、学历文凭等),并且越来越多的社会位置依据人们取得的文化资本分配。

  • 每个场域都有特定的游戏规则、发展历史、明星玩家,每个人在场域中占据特定的位置。要关注自己在什么场域,场域的游戏规则是什么,场域内的各角色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 教育是一种“符号暴力”。

img

  1. 心理资本: 焦虑时代,更要关注心理健康。最重要的心理资本有四个:希望(hope)、效能(efficacy)、韧性(resilience)、乐观(optimism)称为HERO。目前心理资本理论被用于改善员工绩效等。

  2. 技能资本: 专家和新手思维方式有所不同,新手需要一份指令清单,而专家凭直觉就可以工作。如何从新手到专家?

  • 《认知天性》:这是一本科普畅销书。书中提到的不要一次学完所有内容,间隔练习,多样化练习,穿插练习,必要难度等学习策略,很有价值。

img

传记

传记是穿越时空和主人公对话。

今年又重复读了一遍《富兰克林自传》,相比5年前第一次阅读时的迷茫,这次阅读平静了许多。郝明义《工作DNA》:从中学到最重要的两点:(1)想清楚自己每个阶段的目标;(2)不以一时胜负为胜负。

此外,常读人物、人间theLivings、天才捕手计划、真实故事计划等公众号文章,重温了贝爷的《荒野求生》。

杂七杂八

《遥远的救世主》:这本小说是作家豆豆的代表作,豆瓣超2.3万人评价,总体评分8.7分。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豆豆对「弱势文化」进行了深刻描写。你会发现,世上哪有什么救世主,只有自己能救自己,一切都得靠自己,适者生存。对了,这部小说改编成了电视剧《天道》,非常值得一看。

img

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吴思: 从利益角度剖析历史事件。文人要干事,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匪气。

《管理沟通指南:有效商务写作与演讲(第 8 版)》 玛丽·蒙特:清晰表达,是基本功也是最重要的。

《大秦帝国》 ,结合电视剧看的:秦奋五世之余烈,统一六国,中间隔了135年。135年,是长还是短?对个体,是长,但对一个时代,并不长。一切都是时代的产物,活在当下。

总 结

这一年,对阅读有了新认识。

什么是书?书是信息的载体,你要清楚阅读的目的是什么?从信息的角度看,阅读的目的是获取信息(诗歌、小说、散文除外),信息可以是新知、证据、论证方式等等。

要提高输入信息的质量,获取一手信息,而非二手三手信息,读好书、经典书籍,甚至直接阅读源头论文;要提高信息处理速度,不要一本本的阅读,而是主题阅读,一堆书一堆书阅读;不要每本书从头读到尾,而是优化阅读信息权重最高的内容(如作者的拿手绝活、页数最多的部分、最感兴趣),根据文本结构阅读。

输出大于输入。没有输出,再多的输入也是无效的。只有用自己的话讲明白、写明白,才算看懂。

阅读并不是唯一获取信息的方式,与人交流、登山观海、无不是获取信息的方法,仅仅局限书本,会变得狭隘。很多问题并不是仅靠阅读就能搞清楚的,还需要拜访高人、亲自实践。

这一年,阅读仍有诸多不足。

输出远远不够,无论输出的数量还是质量。以前老是害怕输出质量太差,等水平提高了,再输出。于是,想做的产品一拖再拖,想写的文章一篇没写,想做的分享一次没分享。后来发现,用输出倒逼输入,才能进步更快。

专业领域积淀过少。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均不足,特别是在深度上。年初计划每3个月掌握一个小专题,但专题范围定得过宽,而且并未带着问题阅读,同时缺乏反馈,成果并未达到我的要求。

2021年,好书陪伴的早晨和夜晚,过得很充实。转眼间,3年之期将至,2022年,除好书相伴外,当走出书房,乘风破浪,直下江河。

决策之难

2019年,全球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为了解企业管理者的决策现状,对全球1200多名经理展开了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意料之中的是,决策是管理者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平均而言,受访者将37%的时间用于决策,在公司中的层级越高,用于做决策的时间越长,14%的高管表示,他们将超过 70% 的时间用于决策。

出乎意料的是,做出一个好的决策,仍然非常困难。如今,企业可以更便捷的获取信息,使用各种智能工具和分析方法辅助决策。决策似乎变得越来越简单,真的如此么?接受这项调查的经理表示,超过一半的决策时间是无效的。

政策、技术等因素的变化,企业管理者决策的复杂度增加。

人类是如何决策的?组织如何更聪明的决策?存在着各种主张,大致可以归纳成三种。

一类人擅长分析,一板一眼地分析数据、检验假设、考验模型、证明定理,发明各种各样的决策工具。

一类人研究人类决策容易出现的偏差,并寻找方法避免。

还有一类人,走出实验室,从真实场景中,观察各个领域的决策高手如何做出决策,并从中寻找改善决策的方法。

理性决策,需要直觉、分析和经验融合。只有直觉,没有分析和经验,易受认知偏差影响;只有分析,没有经验,会脱离实际;只有经验,没有分析,会陷入经验主义。

直觉并不完全可靠

很多决策是无意识、出于本能做出来的,比如预感到有危险时,你会做出随时逃跑的姿势。这种靠直觉做出来的决策,大部分情况下是有效的,可以节省大脑的能量。不过得小心受到启发式偏差和风险偏好的影响。

有限理性

传统经济学假设人是完全理性的——会做出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决定。

实际上,人类是有限理性。人们决策遵循满意法则,而非最优法则。比如,消费者选购某款产品,不会对比市场上所有产品,而是选购“自己认为”满意的产品,有时候甚至冲动消费。

启发式偏差

2002年卡尼曼因对“有关不确定状态下人们如何作出判断和决策方面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卡尼曼发现,人们的决策会产生各种启发式偏差和受框架效应影响。

易得性启发式偏差。用易于获取到的信息进行决策。比如,你在朋友圈看到很多人都在转发同一篇文章,你很有可能认为文章中提到的信息是真的,并由此做出决定并采取行动。在抖音上,全是暴富的信息,会让你变得更加焦虑。

代表性启发式偏差。用具有代表性或者典型的样本进行决策。这类典型错误有三种典型情况:(1)忽视基础概率,如你会认为飞机失事的概率高于出车祸的概率;(2)幸存者偏差;(3)高估两个事件同时发生的可能性大于两个事件单独发生的概率,比如AB两个产品都做好的可能性小于只做好A或者B。

框架效应。同样一件事情,换一种表述方法,选择便不同,这便受到了框架效应的影响。比如,两款产品,一款95%脱脂,一款含有5%的脂肪,你会选择哪一款?消费者更倾向购买95%脱脂的产品,实际上,两款产品表达的是同一个含义。

在这些启发式偏差里面,最常见的是确认偏见和过度自信:

  • 确认偏见:做出决策后,会寻找证据来证明决策是正确的。比如,推出某款产品,你会更加关注市场对这款产品的正面人物评价。
  • 过度自信:过度高估自己的能力。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看清自己的实力非常难。比如,估计项目进度上,一开始,你会雄心勃勃的认为在极短的时间内可以完成;在自己的非专业领域,你会低估完成某些动作的难度,认为自己也可以做。

风险偏好与价值选择

人人都是风险规避者,在决策时,由卡尼曼和特沃斯基提出的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解释在不确定性环境下,人们的风险偏好与价值选择。

人人都厌恶损失。比如,你丢了100元,你会愁眉苦脸很久,但当你赚了1000元,只会高兴一小阵子。如果企业里面没有接受失败的文化,员工会害怕失去现有的利益,而畏惧变化。

决策受到锚定效应影响。你会参考去年同期制定公司今年的目标,或者根据竞争对手的情况,调整经营策略。

边际效用递减。比如,相比从赚1万元到赚5万元获得的满足感,赚1000元到赚5000元的过程,你有更大的满足感;损失5000元的和损失3000元,你的感觉差不多。

人人都风险规避。当有确定性收益时,会选择规避风险,比如直接给你100万,或者50%的概率获得1000万,你大概率会选择前者。但有意思的是,在面临损失的情况下,人们更愿意去冒险。

真实场景下的决策

上文有个基本假设:人类决策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偏差,就找出这些偏差后,想办法避免。

但,真实世界中,每次决策都会注意到这些偏差么?

实际上,出了上文提到的卡尼曼流派,还有一群人,走出实验室,走进现实生活,观察消防人员、飞行员、护士、军事领导者、核电厂操作员、 国际象棋大师等诸多专业领域优秀的决策者,在真实环境下是如何做决策的。这群人以克莱因为代表。

真实场景下的决策,并非像实验室那样:界定目标,控制变量,寻找信息验证。

真实的决策场景具有以下特征:

目标不清,大多数时候,人们无法完全理解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信息缺失,信息缺失是导致决策高度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

时间有限,决策总有截止日期,没有人有无限多的时间去决策。

程序不清,决策并非完全遵守“决策-执行-结果”。事情是不断变化的,之前的决策可能要跟着事态发展而调整。

越是高压力、高风险下的决策,上面的特征越明显。你或许想到了VUCA这个词,想到了商业复杂性(Complexity)、模糊性(Ambiguity)、不确定性(Uncertainty)、波动性(Volatility)。

敏锐如克莱因,真实场景下的决策,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产出成果为导向的决策。并提出了RPD决策模型(又称识别启动决策模型)。

image-20211128215142282

这个模型融合了两个认知过程:衡量当前的情景,识别哪一种行动方案更合理;通过心理模拟,评价和选择行动方案。

真实世界的决策,是利用先前的经验,融合分析和直觉。

  • 不会一板一眼的做分析,而是先判断这种场景在是否遇到过,如果方案可行,那就马上开始行动,而不是去寻找更多方案。
  • 每次评估一种方法,而不是在多个方案中比较。相比新手,会比较多个不同的选项,专家在长期训练下,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最优决策。
  • 采用心理模拟的方法,在头脑中模拟决策实施的可行性。

改进决策

划分决策层级

正如斯坦诺维奇所言:

我们在生活中做过数不清的决策,但真正对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的仅仅是决策总体中一个很小的集合而已。决定从事的职业领域,从事哪一份工作,与谁结婚,如何投资,定居在何处,如何置业,以及是否要孩子,当我们几十年后回看人生时,也许正是这几个简单的问题,决定了我们人生的命运。……而这些支配我们一生的决定,大概只有二三十个。

企业也是一样,不同层级的决策,采用不同的决策流程和方法。麦肯锡按照决策的频率、影响范围(风险),把决策划分为大赌注、跨部门决策、委派决策、临时决定。而在在全球范围内有一项调查,只有 30% 的受访者表示熟悉所有三种决策类型。

  • 大赌注决策。 这类决策不常见,但决策会影响整个组织的长远发展,比如企业转型、年度目标制定。这类决策由公司高层制定,决策时借助外部专家的力量。

  • 跨部门决策。 这类决策涉及多个部门,经常发生。比如研发生产销售三个部门协调。决策由各部门负责人制定。这类决策需要有的清晰性的决策流程,各部门能参与进决策。

  • 委派决策。 这类决策频繁但是风险低。由个体或者项目小组就可以进行有效处理。比如产品某个功能的小幅迭代。这类决策要学会授权,明确谁拥有决策权,拥有多大的决策权。

  • 偶发临时决策。 这类决策不常见且低风险,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image-20211128213348329

健全决策流程体系

良好的决策支持系统,利于做出正确的决策。

对于反复出现、事务性的决策,可以形成标准化操作流程。而对于非反复出现的,也要建立决策流程,比如很多集团公司,规范公司治理,会建立项目投资决策委员会。

在决策流程设计时,遵循以下原则:

决策的原点是,解决问题,为客户创造价值,忽视客户诉求产生的决策,都是无效的决策。

决策流程力求简单、清晰、明确。复杂的决策流程,会导致决策效率低下, 措施市场发展时机。在流程上抓住谁做决策、能做哪些决策、决策后怎么行动、谁对决策负责。

建立问责机制。有决策权,必承担相应的责任。

赋予不同层级决策权,这需要处理好分权和放权的关系,根据企业所处行业特点、老板管理方式、员工素质等等决定。同时,决策时充分听取团队的意见,团队不认可决策,难以执行下去。

寻求外部力量,避免偏差

专家在某个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大量内隐知识,当遇到新问题时,能够利用已有知识,迅速解决。决策时,听取专家的意见,是提高决策正确概率非常有用的方法。比如,你可以关注所在行业专家的动向和研究成果,进入新领域,可以找该领域的专家论证。

你对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么,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开头。……一定要出门吗?也不一定,可以召集那些明了情况的人来开个调查会,把你所谓困难问题的“来源”找到手,“现状”弄明白,你的这个困难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对于个体而言,则可以通过一些问题,评估决策是否走入认知偏差,比如:

  • 明确问题,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 结果的预期是什么?这个预期是由什么决定的?背后体现了什么样的决策偏好?
  • 我对于这个决策的感受是基于现实情况,还是反映了我固有的行为模式?
  • 还有哪些我不知道的信息可以帮助我做出更好的决定?

只是一步

规避决策偏差,利用决策工具,并不是消灭不确定性。相反,是拥抱不确定性。过度追求稳定,不肯冒风险,会让自己变得更脆弱,适量的压力和混乱,反而可以激发创造力。

西京烽火,龙城铁骑,知易行难,决策并非只有做出决定这一个动作,更重要的是行动。再炫酷的工具和方法,有结果证明,才有生命力。

参考资料

《管理决策中的判断》

《如何做出正确决策》

Improving the Corporate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Decision making in the age of urgency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Bounded Rationality

Getting decision rights right - How effective organizational decision-making can help boost performance

快写满改5期结业作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