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20210731230046347

看到观影的很多人,都认为电影中的列车隐喻社会运行规则。列车隐喻社会,车厢隐喻每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

一是位置。电影中的女部长、以及威尔福德重复了很多遍的经典台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在属于自己位置上待着就没有事。每个人在列车的哪一节车厢,在上车买票时,就已经决定了,头部车厢的人有牛排、寿司、澡堂、酒吧,而最末节车厢的人,相互残杀,吃着蟑螂做成的食品。末尾车厢的人想反抗,那就暴力镇压。

一是平衡。威尔福德对男主说,每节车厢都是环环相扣的,需要保持平衡,保持74%的人口平衡。

这列车错在哪儿呢?错在车厢之间没有流动性,没给最末节车厢的人选择权,没给他们希望——只要XX,就能进入靠前车厢或头等舱。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改善自身处境,向更好位置奋斗的想法,这是人性,改变不了。但是,社会资源是有限的,你想往上走,就会触动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而影片中的列车并不会产生增量价值,想想这是多么内卷?你看,最后把车门炸开,冲向列车外面的世界,原来列车里面的很多矛盾,就自然而然的消失了。

怎么解呢?三个方法,一是国家机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第二个方法是给予人阶层流动的希望和途径(最终不能实现流动,当事人会会把大部分原因归结在自己的资质和努力上);第三个是通过教育,或者社会价值观的引导。

除了把列车比喻为社会外,比喻成企业有何尝不是?企业的商业模式最核心的是如何赚钱和分钱,分钱决定赚钱。

最近,想清楚了为什么要努力赚钱,无非是追求“自由和自我价值实现”。

我相信,每个人都会在自我认同的位置上,实现自我的价值。

语言不是思想的外衣,而是思想本身。一个人的使用的语言背后,反映他说话的目的、动机和意图。表达方式有很多种:“交谈、谈话、对话、谈心、协商、谈判、讨论、争论、辩论、争辩、说服、劝告、商量、商讨、聊天、谈论、对谈、谈天、闲谈、闲聊、会谈等等”。每一种表达方式,都有适用的场景。

深入的了解对话,这本书值得一读。《对话论》详细地反映了戴维·伯姆的对话理论,探讨了如何对话和沟通。本书的作者戴维·伯姆(1917年12月20日-1992年10月27日),是20世纪最伟大的量子物理学家和科学思想家之一。

这本书,不乏作者关于对话的深刻认识,作者认为“对话的目的,就在于对思维的全部过程进行探索,进而改变人类在集体中的思维进程和方式”,通过引入「思维假定」,「共享性思维」、「集体思维」等词语,对“对话”进行了“思考的思考”。

为什么要进行对话?

一言以蔽之:消除对话参与者默认的思维假定,对讨论的话题形成共识。

我们每个人都有看待事物默认的思维假定,关于个体利益的假定、集体利益的假定……这些思维假定来自个体生活环境、经历。你很熟练掌握的技能或者习以为常的事情,实际情况是别人根本不知道,比如,你让新入职的同事协助完成某项你觉得很简单的任务,可他却因为不知道流程,耽误了进度,你的思维假定是流程是XX,很简单不同和新来的同事沟通。

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是,当你的观点受到质疑时,会无意识的进行反驳,捍卫你的观点,别人反驳得越猛,你越坚持自己是正确的,即便你已经发现自己的观点错了。

深层次的对话不是固执己见,不接受参与对话的人给你的新思想,而是交换思想,共享信息和意义。对同一件事,每个人的「思维假定」(或者说固有看法/默认假设)可能不相同,这些看法可能都没有错,只是立场不同导致的,而对话的意义正在于发现和改变对话者的思维假定,获得新的认识,达成共识。

如何有效的对话?

戴维·伯姆给了一种方法:1)对话的基本形式是让人们围成一个圆圈(便于面对面交流);2)对话中人人平等,没有身份的差别;3)不要否定对方;3)对话的群体保持延续性,隔断时间可以继续参与其他话题的对话;4)关注对话的过程。

还有很多对话的方式,最核心的是:保持开放;关注自己的思维假定以及其他对话者的思维假定,并分析思维假定是如何产生的,想办法达成共识。谷歌内部开会有个要求,要提前把会议资料发给大家,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参与者在开会前明确自身在会议中的角色,减少无谓的时间浪费。

在对话中,你有思考自己的思维假定么?知道对方的思维假定是什么?

当你最初加入一家公司时,总是雄心勃勃地想大干一场。但是没有过多久,你发现提的方案,上级和领导不认可,你自认为做了很多工作,可业绩贡献却很少。于是,你的热情开始消退,怀疑自己不适合这个岗位,甚至萌发了换工作的想法。

上面描述的情况,在工作年限在3年以内的职场新人,以及创业公司或者大公司的新业务部门,是很常见的。

那如何快速融入一家新加入的公司,以及如何在公司里面快速成长呢?或许你看过很多建议,比如要尽快熟悉业务、积极主动、要有主人翁精神等等。本文从组织和个人的关系的角度,提供参考建议。

到底什么是企业?

企业运行的基本逻辑

你是否想过,为什么要到公司里面工作?员工和公司是什么关系?

实际上,公司是组织的一种形式。那什么是组织呢?组织是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组成的有机整体,理论上,2人及以上就存在组织。国家、宗教、学校、军队、家庭都属于组织。当组织存在的目的是赚钱时,这个组织就是公司(或称为企业)。你可能会说,有的企业除了赚钱外,还承担了很多社会责任,比如解决就业、改善生态环境,企业存在的目的不仅仅是赚钱。的确是这样,我很敬佩那些秉承“利润之外的追求“的企业,但如果一个企业不赚钱,就不符合商业的基本规则,这样的企业难以长久经营下去。

在谈论员工和企业关系之前,先看一个小故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

小明发现A小区门口的火锅店生意很红火,想想自己从小一直在四川长大,不知吃了多少火锅,对火锅还是很有研究的,于是寻思着在自己住的小区B附近也开一个火锅店,他找到了小王,两人调研后,决定一起干。  
  
做生意,得有本金租房租、装修、买食材等等呀。于是,小明出资20万,小王出资10万成立了“辣翻天火锅有限公司”,这30万,就是公司的初始资本,小王和小明是公司的股东。  
  
有了初始资本后,辣翻天火锅店开始租房,装修,招员工,结果要40万才够开业,于是他们向小赵借了10万元,承诺半年内还钱,并支付6%的利息,小赵就是他们的债券人。  
  
两个月后,火锅店开业了。火锅店沿着采购食材---员工加工---顾客消费---顾客结账---采购食材,这样的顺序有条不稳的运行着。  
  
经营一个月后,火锅店营收30万。这20万元股东能全部分了么?显然不能。要支付员工工资、支付借款利息,支付税收。  
  
这些款项支付完后,还要预留一部分资金用于采购原料。最后,剩下的钱,股东们才可以分。  
  
这一算,毛利30%。  
  
为了尽可能多的赚钱,小明给员工们定了考核指标——业绩的衡量与翻台率挂钩,翻台率越高,奖金越高。于是,所有的员工的工作,都围绕着翻台率这个指标去做。  
  
运行了几个月后,股东们发现,毛利变成了70%,还清了债务,实现了盈利。  
  
股东们计划开分店。  
  

—|—

这个故事,说明了企业运行的基本逻辑:

  • 股东投入自有资金或者借款,然后把各种要素(包括原材料、生产设备、厂房、员工)组合起来,生产出产品或者服务,卖给消费者。整个过程我们把他称为企业的价值链。
  • 企业的收入来自对外卖出的产品和服务,对内的采购、生产、管理环节都是成本。德鲁克认为,“企业的唯一使命就是创造客户“,企业的所有工作都围绕着”营销和创新“两项基本职能展开。
  • 企业赚的钱是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差额。但是并不能获得所有的差额,这个差额要分给利益相关者,如债权人、员工、采购商、交税等等,最终剩下的钱才属于企业主。
  • 企业主希望尽可能多的获得剩余价值。比如希望投入1块钱,赚回来3块钱,分给利益相关者后,剩余2块钱。
  • 企业主为了多赚钱,要么提高销售收入,要么降低成本,要么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
  • 这里说一下企业运行效率。比如,A B两个火锅店都投资了40万,毛利率60%,净利率10%。A火锅店翻台率为4次/天,B火锅店翻台率为2次/天。在初始投资、毛利率、净利率相同的前提下,A火锅店年净利润率为40%(10%* 4),B火锅店年净利润率为20%(10%* 2)。这解释了,薄利多销为什么能赚钱?因为资金的周转效率高。

员工与企业的关系

理清企业运行的基本逻辑后,可以看到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

  • 企业雇佣某个员工,是为了让员工达成组织制定的某个目标或组织期望达成的某个成果。 所以,一切的管理动作,都是成果管理。员工入职某家公司,是利用自己的脑力、体力、关系等换取收入。企业按时支付员工的工资;员工上班不摸鱼,对得起企业支付的工资,是商业的基本准则,但很多人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到这点。
  • 企业会考虑员工的投入产出比 。投入产出比不合算的员工,迟早会被淘汰(如果企业里面有太多磨洋工的人,企业离破产也就不远了)。企业会用KPI、OKR等指导员工实现组织目标;用人才盘点及各种人力资源测评的工具,评估员工的价值。付给员工的工资,理论上小于员工创造的价值,比如你给公司创造200万,可能公司付给你的工资是20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因为公司赚的是组织系统的钱,员工是用劳动赚的钱。
  • 企业的利益和员工的利益,不可能完全一致。 企业的追求是用尽可能少的工资,雇佣高效能的员工,员工追求的是钱多活少离家近。出现两者利益冲突时,怎么办呢?我去年深刻理解了一句话“公司不是你的家,公司也不应该成为你的家“。对于高管或者持有企业股份的人,应把集体利益摆在个人利益之前,太自私的人,做不成大事。
  • 企业和员工应是合作的关系。 之前看到过一种说法,把自己当成一家公司来经营,把老板当成你的客户,同事当成你的合作伙伴,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是操作起来并不容易。我更倾向于把两者看作是合作关系,即使大多数情况下员工和企业合作处于劣势地位。双方要清楚合作的目标是什么,能互相提供什么 。理想的状态是彼此信任,两者相互成就。

很多时候,个人在组织中的价值很难单独评估,但我们仍然要记住保罗 · 格雷厄姆在《如何创造财富》中提到的理想工作:可测量、可放大。

  • 可测量量。个人的回报应体现在为客户创造了多大价值,但是在大公司中个人工作无法分开测量,显然不具有可测量性。可测量性工作的理想状态是小团体及工作对组织的依赖性不强。
  • 可放大。流水线上计件工资可以测量,但是依然无法带来个人财富,因为工作性质不具有可放大性。

寻找榜样,构建胜任力模型

那么,回到最开始提出的问题:

如何快速融入一家新加入的公司,以及如何在公司里面快速成长呢?

最快的方式是构建这个岗位的胜任力模型。如何构建胜任力模型呢?寻找这个岗位的专家或者你的榜样,尽可能的模仿他们。这和王兴进入新领域采用的方法类似:对于一个问题,王兴会先判断是新问题还是老问题。如果是老问题,他会问你,老问题一定有人解决或尝试解决过,那么标杆是谁,你找到这个标杆照着学就好。如果是新问题呢?一般没有新问题。

岗位的胜任力模型的内容包括:

  • 这个岗位要达成什么目标?产出是什么?如何衡量工作成果?
  • 主要工作内容是什么?
  • 使用什么工具?
  • 顶尖专家的思维方式是什么?
  • 平时都关注哪些信息?读哪些书?看哪些网站?关注哪些公众号?参加哪些行业论坛?
  • 从小白到专家的晋升路径是什么?
  • 岗位的天花板何在?如何突破?
  • 需要见那些人?做哪些项目?

接下来,按照这些内容,去规划你的时间,这样你的时间利用效率会大大的提高。

聪明的你会说,世界变化太快了,很难按照规划落实;从事的是新职业,没有参考的发展路径,怎么办?

遇到这种问题,有几种解决方法:

  • 用可迁移的基础技能(如听说读写、认知能力、思考能力、共情能力等等),比别人学得更快
  • 走到趋势的前沿,融入核心团体,和他们共同成长。
  • 时刻瞄准你的目标,用结果说话,先开枪后瞄准,快速迭代。

组织依赖你?还是你离不开组织?

感谢这个时代,新职业层出不穷,自由职业者越来越多,个体的价值不断凸显。

我仍然记得阳志平老师一篇文章里的一句话:

当你从入职安人心智第一天开始,就应该习惯与众不同,独立思考,创造价值,那么,未来始终会是组织离不开你,而非你离不开组织。

强烈的动机比方法更根本,不管我们在哪一个组织,你要清楚你的动机是什么。

用用作品说话,你创造的价值越大,获得的收益就越大。

我在工作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老板,慢慢地发现,这些老板身上有三个特质是相同的:创新(发现别人没发现的需求)、营销能力、执行力。德鲁克曾说,「企业只有营销和创新两项基本职能」,看了维珍集团创始人查德·布兰森的自传后,似乎理解了德鲁克的意思。

理查德·布兰森,1950年7月生,17岁创业,以销售唱片赚到人生第一桶金,是当今世界上最富传奇色彩和个性魅力的亿万富翁之一,英国女王授予他爵士头衔。维珍集团(Virgin Group),是英国最大的私营企业。和生活服务有关的行业,维珍集团几乎都有涉及,目前业务有航空、铁路、电信、大卖场、婚纱、影院、金融服务、可乐等等。

image-20210629161522226

1

这家公司看起来啥都做,消费者头脑中有没有一个词描述对维珍集团的印象呢?

有的。从公司名字就可以看出。Virgin意思是处女、天然的。理查德·布兰森在解释公司为何取“Virgin”这个让人浮想联翩及充满争议的词时说:“处女”这个名字性感,易产生联想并过目不忘。其次,“处女”意味着一种生活态度: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叛逆、开放、崇尚自由以及极度珍贵的浪漫。

在维珍集团看来,一个公司能够树立良好的品牌信誉主要是基于五个关键因素:产品物有所值、保证产品质量、时刻创新、挑战精神、带给消费者一种情趣。消费者购买的是不仅是维珍集团的产品和服务,而是一种感觉——情趣

公司的名称和内涵反映了创始人的特质以及公司的特质。维珍集团所进入的行业早已经过了红利期,行业竞争格局已经形成,很难打破。作为后进入者,唯有依靠创新和营销,让消费者感知到自身产品的价值。有人评价维珍集团是”做一只跟在大企业屁股后面抢东西吃的小狗“,但却以鲜明的创新风格、独特的品牌内涵,获得市场。

创新上,维珍开了全球第一家同性恋用品专卖店,取消飞机餐食降低机票费用。

营销上,理查德·布兰森对产品的宣传方式更是疯狂。他曾和20个几乎全裸的模特打着“所见即所得”的标语在伦敦街头为维珍手机做促销宣传;为宣传维珍集团在英吉利海峡浅滩裸跑;穿着三角短裤和美国肥皂剧《海滩护卫队》的女主角合拍维珍健力饮料的广告;开着坦克驶入纽约时代广场宣传维珍唱片进入美国市场。

营销和创新上的动作,都围绕着”情趣、叛逆、创新“展开。

2

消费者对维珍集团这家公司品牌的感知,有着创始人深深的烙印。从前文理查德·布兰森疯狂的营销方式,可见他的个人形象及领导力。

我对他最大的印象是敢于打破常规。理查德·布兰森从小有阅读障碍症,在学校里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总是做出一些自认为很好玩、很有趣的恶作剧,还差点被开除。

好在他的这份天性保留了下来,在商业竞争中成为了独特的竞争力。

最近一直在思考,创新是不是可以培养,如何在商业竞争中形成创新能力?我觉得创新是可以培养的,核心是保持好奇心和开放的心态,长大后,大部分人会对事情形成固有印象,面对和已有认知不同的事物时,不是先了解,而是先否定或者自动屏蔽。看了媒体宣传某个市场已经一片红海了,你就认为没有机会了,但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某些聪明人通过对产品和服务小小的改进,正在闷声发大财。

商业中竞争的压力,让我们不得不依赖创新。创新的起点是了解客户需求,然后跑通业务,不断迭代,不要一上来想着做到多大多大。

正向乔布斯所说:“Stay hungry,Stay foolish”。

很多人都强调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这句话听着很有道理。于是,有的目前工作做得很苦逼的人,找到了自我暗示——目前做的事很幸苦,但这件事是难而正确的,只要多坚持一下,就会有好的结果。

可实际结果却是,坚持到最后,没有任何改变。问题出在哪儿?问题出在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才是难而正确的事。

真正难而正确的事要满足下面两个条件:

  • 做的事是正确的
  • 这件事很难

(看起来没有解释啥,别急,往下看)

左晖当初选择房地产经纪行业,背后是有他自己的一套逻辑:第一,这个市场足够大,第二,这个市场足够复杂,还有他的钞票厚,经得起折腾。房地产经纪业务很苦很累,左晖认为链家做的事难而正确的事情,慢是快。

做的事是正确的

如何判断这件事正不正确?未来预期回报能够cover掉当前投入,风险可控。

没有人能够完全看清未来会发生什么,这就需要赌,赌当前的投入会获得一个很好的未来。如何判断能够赌赢呢?需要眼界和见识,还有会算账。眼界和见识要求你有很好的全局观和方向感,华为内部有一句话“方向大致正确,组织充满活力”。

如何才能够提高眼界和见识呢?

  • 接触足够多的优质信息,包括读好书,见高人。
  • 自我反省

算账是算期望值。期望值等于所有可能值乘以发生的概率,最后把他们相加。以股票投资为例,期望值=预期收益 X 收益概率+预期亏损 X 亏损概率。

当然,很难理性的使用期望值这个工具,那么可以判断这件事带来了多少效率的提升,创造了多少增量价值,是否它的存在,让世界变得不一样(哪怕一点点)。

风险可控必不可少,即使这件事再多么正确。比如,你想做某个项目,最好保持充裕的现金流;你想辞职,最好留有6个月的生活费。还有,不要触破法律和道德底线。

这件事很难

难代表着这件事不是谁都能做,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做成。

难的事情,一般会屏蔽掉很多聪明人。这和左晖分享的他最看重高管的人品,能够和团队背靠背,把团队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前。

没有人会想去做难的事情,前提是这件事情是正确的,并且需要下苯功夫才能够做成。

链家做的事情是让经纪人成为有尊严的服务者,不吃差价,靠服务收费,这在房地产中介里面,非常难。其次,链家做楼盘字典,又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这些事情很难,可一旦做成了,就会成为护城河。

做难而正确的事情,是在正确的事上磨,下苯功夫。

本文来自《详谈:左晖》读后杂记。

1

今晚,刷朋友圈,碰巧看到一个做职业规划的朋友为她的一个客户解答考研困惑后发的朋友圈。原来这个客户30岁,之前是公司的骨干,2年前生了娃回公司没了位置,感觉在公司受到了排挤,后面离职了,对未来感到很迷茫,想通过读研究生获得新的机会。

和朋友这个客户类似的职场人士不知道还有多少,有的工作了2年,工作不顺,于是辞职考研;职位升迁,却卡在了学历上,只得考研;更有甚者,为了让孩子读好一点的学校,于是考研满足父母一方必须有一个硕士的要求。

近年来,研究生报考人数不断攀升:2018年全国考研人数238万人,比2018年增加37万人(增长18.4%),2019年全国考研人数290万人,比2018年增加52万人(增长21%),2020年全国考研人数341万人,比2018年增加50余万人(增幅超17%)。

为什么考研人数不断攀升?为什么越来越多职场人士加入考研大军?考研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社会思想家布迪厄提出的文化资本理论以及各种资本之间转换的理论,为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提供了一个视角。

2

文化资本(cultural capital)由布迪厄在《文化再生产》中首次提出。在布迪厄看来,文化资本是“可以赋予权力和地位的累积文化知识“。文化资本有身体形式的文化资本、客观形式的文化资本、制度形式的文化资本。

维度 身体形式 客观形式 制度形式
含义 经过行动者的学习劳动过程而习得的知识、技术及能力 物质形式的文化资本。包括藏书、钢琴、艺术品等 是身体形式文化资本的凭据,为文化资本价值评判标准。如学历,文凭
习得方式 1.有意识训练培养,比如参加技能培训
2.长时间耳濡目染,不自觉学会,比如经商家庭孩子学会的待人之道 运用该资本的技巧也需要学习培养,无法直接转赠传承 亲自学习,或者借助权利/金钱寻租
特点 必须亲自学习,才能习得 可以通过金钱换取,易于传承转赠 受法律保护;衡量知识、技术及能力的凭证
培养难度 取决于“原初习性”,即进入学校前家庭培养出来的习性。“原初习性”越接近学校要传递的“文化专断”,学习效率越高 取决于家庭条件,学习意愿 存在先决条件是完整的教育体系
再生产的影响 1)再生产的有效工具,首先该资本通过亲自学习才能获得,人们容易把拥有的知识、技术和能力视为天赋,不易察觉分配的不平等社会条件;2)高度依赖个人,若权贵阶层孩子不愿意投入时间学习,可能难以积累文化资本 通过亲自学习才能转换成再生产工具 兑换相对明确(学历文凭大致对应市场薪酬)

如果把考研单纯看成是为了获得技能和文凭,这种想法未免太不成年人了,成年人是讲究实际利益的。如果是想获得知识和技能,考研可能并非是最佳选择;如果文凭不能变成找工作的敲门砖或者升值的筹码,还有多少人会去读研究生?

排除一小部分真正想读研究生满足学习欲望的职场人,大部分职场人选择读研究生,更深层次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研究生文凭可以用来衡量知识、技术及能力,并且受法律保护和社会认可。

第二,研究生文凭和其他资本相互转换,包括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符号资本之间的相互转换。

下面对两点分别进行解释。

3

研究生文凭可以用来衡量知识、技术及能力,并且受法律保护和社会认可。

教育活动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

  • 教什么内容
  • 用什么方法教
  • 如何判断学习者已习得传授的知识内容

在布迪厄看来,教育是符号暴力——把统治阶级思想理念客观化的工具,这种说法正确与否我们不讨论。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都是有导向性的,我国的教育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能为社会建设出力的人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应有的回报。为了孩子上学报考研究生的家长是为了获得法律制度保护的敲门砖。

但是,并非所有学校的研究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评估方法,都能培养出满足经济社会需要的研究生。

在考研究生前,没有想清楚读研是否利于未来发展,盲目的报考研究生,只会白白浪费时间。 有一个大V,非常反对看到别人考计算机方面研究生,跟着去考的年轻人,“在公司工作2年积累的操作技能,远强于帮导师打两年工,特别是非算法的人”,也有人调侃报考经管方面研究生的本科生”研究企业怎么做管理,就像是看录像研究做爱,却不亲自动手“。

研究生文凭和其他资本相互转换,包括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符号资本之间的相互转换。

经济资本的拥有者希望获得更多的财富;文化资本拥有者希望保持在文化上的优势;人脉关系丰富的人希望结识更多有钱、有影响力的人。资本拥有者会吸引资本的拥有者,不同领域有权力地位者较容易彼此吸引走在一起,不同类型资本的拥有者也较容易彼此吸引走在一起。高学历者交往密切的多是高学历的人,更容易接触公司中高层,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有多少人,读MBA的目的是为了混圈子?

「客观形式文化资本」容易通过金钱购买,但是「身体形式文化资本」无法直接通过金钱购买。

对于普通人,读研究生获取的身体形式的文化资本,期待可以为简历增添光彩,获得工作机会,或者title可以用来向客户证明你的实力,或者成为名校校友,拓宽社交网络。

资本的转换有不同程度的附带成本和风险, 即使获取了研究生学历,也不一定能得到你想要的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

我的结论是:

  • 拥有名校研究生学历,会让你多一层制度上的保护,也许正因为这个title,让你天然的获得了更多资源,结果吸引越来越多的资源
  • 不要为了逃避问题而考研,不要盲目考研,想清楚考研的目的是为了获得title,升职需要?
  • 即使读了研,也不一定能解决你面临的问题,各种资本之间转换是有成本和风险的

今天去参加了一场中国资本市场分析的线下会议,其中讲到了很多点,对未来的投资很有启发,在此记录,以备查看。

中国资本最大的变化是注册制,这会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分水岭,中国股市越来越像港股、美股市场。

这会让中国资本市场发生结构性变化:

  • 估值高的(市值300亿以上)企业数量占10%,市值100亿以下企业极多
  • 资金越来越向头部蓝筹股集中。目前市值高的(1000亿以上)企业,未来市值会更高。

上市公司数量未来可能达到万家。注册制推行后,每年新增上市公司500多家,今年截止5月份新上市的企业数量,已经超过去年全年了,目前已经达到4300家上市公司了,未来将会持续扩容。统计一下A股、港股、美股市场在上市公司数量和退市公司数量上的差别,你会发现,A股市场几千家上市公司,退市的只有几十家,而美股上市几千家上市企业,退市的也有几千家。中国资本市场的扩容,原来的壳价值就变得不那么大了,或者可以说壳没有价值了,上市公司的有进有出,资本市场变成了“活水”。

这意味着上市公司的价值和投资逻辑在发生变化。原来市场上只有3000多家上市公司,存在大小股风格轮换(估值大的股票不涨了,买估值小的股票会涨),但是现在市场上的股票数量越来越多,从中选出值得投资的股票难度变大了。这就出现几个趋势:

1.投资者越来越专业,散户越来越赚不到钱。公募基金和国外基金加速进入市场。

2.资金越来越向头部企业集中,资本市场越来越割裂。大家没有足够的信息去了解小估值的企业,那就把资金投到估值到的龙头企业。估值向“19”分化,10%的企业占有市场上90%的资金,而几千家估值在100亿以下的股票,没有人关注,股票流动性也很差。

3.整体估值下行,资本市场价值回归。去年的资本市场,整体上涨,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涨,而是头部龙头企业在上涨,小估值企业股价却没有涨甚至下跌。资本市场企业数量少时,垃圾股沾市场的光,跟着涨,但现在却行不是这种风格了。

相应,个人投资策略也发生改变:

1.首先要有个基本的认识,未来10年,是资产证券化的黄金十年,实现个人财富增长,需要关注股市。

2.对大部分股民或者不了解股票市场的投资者,买股票不如买基金。买明星基金和指数基金。

3.股票投资策略:

  • 投资市值300亿以上的成长型股票,最好是有机会冲击1000亿-3000亿市值的股票;
  • 购买高市值的蓝筹股;
  • 跟进专业的投资机构买股票,比如高瓴,头部基金经理,他们买什么,你就从中选择买什么;
  • 我倾向买科技、消费、医药相关股票,未来会持续围绕这几类股票投资。

另外一个收获是,一个分享者讲到一个上市公司老板在做新业务时的三隔绝:血缘隔绝,办公地点隔绝,公司制度隔绝。我觉得蛮有道理的,很多公司用老人、原来的公司制度去做新业务,失败概率很高。不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一个新业务,相当于另外创业了。

最后,投资是认知的变现,要用钱去检验自己对市场的判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