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学派

战略是企业家的产物,战略与企业家的智慧、直觉、经验、经历等息息相关。

企业家个性的研究。

执行力。

企业家的愿景与企业的方向判断。

企业家学派的前提条件:

  • 战略存在于企业领导人的心中,既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特殊的、长期的方向,是组织未来的一种愿景。

  • 战略形成深深植根于企业领导人的经验和直觉之中。

  • 战略愿景具有延展性 企业家式的战略既是深思熟虑的,又是随机应变的,在愿景的整体感觉上是深思熟虑的,在愿景实施的具体细节上是随机应变的。

评价:

  • 过于强调企业领导人的角色。企业的长久发展,不能仅仅依靠一个人,而是依靠群体智慧。

  • 在区域性、小型的组织,企业家决定着企业的成败。

认知学派

战略的形成是一个心智过程。把认知看成信息处理的功能。战略决策就是认知形成的过程。

借鉴认知科学领域的知识,探究战略形成的本质过程。

该分支认为:

战略家的眼睛就像是一架照相机,它观 察这个世界,并按照战略家的意愿放大或缩小这个世界,但是,即使是这个学 派的学者也承认这部照相机拍下的照片相当地失真。

认知科学的开创者西蒙,给管理学研究者们开创了新的视角。了解大脑如何接受信息、加工信息,概念的形成,对理解战略的形成非常有用。

image-20210506231423401

认知学派的前提假设:

  • 战略形成是发生在头脑中的认知过程
  • 战略的制定受到信息的影响,不同的信息输入、编码会影响战略的制定。那么,改变信息的获取通道、信息的编码方式,可以改变战略思想

学习学派

前提假设:

  1. 组织环境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很难自上而下的思考并控制,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要不断的学习。

  2. 学习的主体不仅仅是企业创始人和高管,还需要促进组织学习,组织里面有很多潜在的战略家。

  3. 学习的过程是自发的,通过行动引起反思。

  4. 因此领导者的任务不再是预先构建战略,而是管理战略的形成过程,推动新战略的产生。最终,战略管理需要巧妙地处理思考与行动、控制与学习、稳定与变革之间的微妙关系。

观点: 战略形成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很少是经过正式的战略规划形成的。

发展历史:

1963年,耶鲁大学政治学教授查理·林德布鲁姆,提出了一套被称为断续渐进主义的详尽的理论。理论认为问题的解决是渐进、断断续续过程,很多人均会参与其中。虽然他的理论没有讨论战略形成的具体过程,但是开创了研究战略的新道路。

奎因继续上述理论研究,1)“真正的战略会使内部决策和外部事件融合起来,并在高层管理团队的核心成员中形成新的、广泛认同的行动思想。在运作良好的组织里,管理者会率先引导这些行动和事件的支流,使其逐渐汇合成清晰的战略”。

纳尔森和温特提出演化理论。组织并非完全理性,战略是一种行为模式,组织的变革来自组织内惯例(反复出现的行为)的长期累积和互动,很多决策是再组织内外互动中形成的。

1985年,出现战略的“草根模型”,1)战略最初就像花园里的种子一样,在各种陌生的环境中扎根生长;2)只有当再新业务领域积累相当多的经验后,业务相关性的概念才逐渐明晰。3)接着不断扩张,组织核心人物被内化成企业风格、制度。

组织学习的四个过程和3个基本层面:

西安大略大学商学院的学者玛丽、亨利、罗德里克在1997年建立了一个关于组织学习的“统一框架”。他们认为,学习分别发生在个体、群体和组织层面,而且3个层面互相联系。“组织学习是一个个体及共同思想和共同行动发生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同时受到组织制度的影响,并且是根植在组织制度中的”。

image-20210506231627200

最新进展:

  • 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学习过程,学习型组织概念的提出及兴起;

  • 战略管理的混沌理论,行业边界、组织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更加注重学习型组织的作用;

  • 用网络科学的思维来理解组织;

评价:

  • 学习学派的观点,颠覆了过去认为战略一定是一个理性过程的观点。
  • 不要盲信学习型组织,可能付出昂贵的代价。

发展历程:

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计划学派兴起,80年代定位学派兴起,90年代多个前沿领域齐头并进,目前百家争鸣。
传统管理咨询公司很大的问题是,注重逻辑推理和建立模型,比如计划学派和定位学派。

战略管理各学派共通的关注点:

  • 战略谁来制定,企业家还是集体的智慧
  • 如何看待战略的复杂性
  • 如何实现战略的整体性
  • 战略选择范围
  • 战略的控制及变革

image-20210506232918256

image-20210506232935766

image-20210506232951086

image-20210506233006076

image-20210506233028154

image-20210506233043875

image-20210506233055488

image-20210506233112429

战略形成的空间图示

image-20210506233134652

按照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理性、非理性战略形成过程分解。

image-20210506233150647

中心是战略的实际创造,认知学派试图进入最中间,学习学派和权力学派做过类似的尝试,其他学派则在周围观察战略。定位学派向后观察,通过历史资料归纳得出战略。计划学向前看了一点点,考虑到部分未来环境做战略规划。设计学派着眼于战略远景,企业家学派则视野超然,越过现有障碍看战略。

学习学派和权力学派向下看,纠缠于细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文化学派自上而下俯视,笼罩在信念的云雾之中,而更上方的环境学派,可以说是在观望。结构学派观察过程本身,观察过程的所有方面。
明茨伯格认为:10个学派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观察着同一个过程。

权力学派

战略形成是一个协商过程

20世纪70年代早期至今,研究文献较少。权力和政治政治从来都与组织战略的形成密不可分,这句话可以理解为组织内不同人员(尤其是高管和创始人)、不同部门、企业与外部组织之间的利益等冲突。

前提假设:

  • 战略的形成由权力和政治决定;
  • 微观权力把战略决策看做是在狭隘利益集团和诡诈联盟中,通过游说、议价或对抗,以政治博弈的形式表现的相互作用,在任何重要时期都不占主导地位;
  • 宏观权力把组织看做是采取控制或与其他组织合作的方法,通过使用战略性策略及各种网络和联盟的集体战略,提升其自身的福利。

(一)微观权力

指组织个人、不同部门、利益团体的权力,利益发生冲突的根源是资源的稀缺性或者价值观。

组织内每个人的利益、偏好等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每个人、每个部门既在组织内争夺自身利益(人都是为自己奋斗的),又共同推动组织发展。比如老板想招来的员工工资低干活多、员工想高工资干活少、部门之间争夺资源、上下级之间争夺利益、同级之间争夺晋升机会。

(二)宏观权力

组织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包括供应商、竞争对手、政府、行业协会等等。

启示是可以进行利益相关者分析,如波特《竞争战略》中的内容。

典型方法:战略联盟、入股上下游企业、外包。

评价:

  • 过分强调战略在权力形成中的作用,战略形成与权力有关,但它不仅仅只与权力有关。
  • 注重权力(不同主体利益)在战略制定中的作用

文化学派

战略形成是一个集体思维过程

日本公司的成功,在 世纪 年代开始,文化受到管理学界的关注。

前提假设

  • 战略形成是建立在组织成员拥有 共同信念和认识的基础之上。

  • 个人通过正式教导,或者潜移默化和非语言的感知到这些共同信念。

  • 因此,大多数组织成员只能部分地描绘支撑组织文化的信念, 而且文化的起源和解释对他们来说仍然非常模糊。

  • 结果是,战略采用了上述意识形态,战略根植于集体意愿(未必被表述出来)中,并在各种模式中反映出来,这 些模式是用来保护和利用组织的内部资源或能力,以给组织带来竞争优势。

  • 文化,特别是意识形态,并不鼓励战略变革,而是维持现有战 略;它们至多在组织的整体战略观内做出一些定位的转换。 (不怎么认同)

环境学派

环境是指组织以外的所有东西。

环境学派源自权变理论,

前提假设

  • 相比其他学派,把环境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是战略形成过程中的中心角色。

  • 组织必须适应环境,否则会被淘汰。

  • 领导力的目的是观察环境并保证组织与之完全适应。

  • 组织是在特定生态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直至资源变得稀少或者条件变得恶化、敌对,最终组织消失灭亡。

企业组织是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淘汰。

环境学派的支持者多是根深蒂固的分裂论者,他们喜欢分离“变量”,并将之按顺序排列,继而研究两两之间的联系。

评论

  • 对环境的定义太过于模糊,不具有实操价值

  • 战略需要近距离观察组织,而非仅仅强调环境的重要性

  • 战略的魅力在于每个组织看似面临相似的外部环境,但对环境的感知角度,对环境颗粒度的感知,都是完全不同的

结构学派

战略形成是一个变革过程

结构学派者是毫不掩饰的总括论者,他们根据完美齐整的分类来看待世界,从总体归类的视角出发,并假设细微的差异不存在,按统计学的语言来讲就是只考虑中心趋势而忽略偏离总体的那些值。

1962年,钱德勒的《战略与结构》一书,提出广为引用的理论”战略决定结构,结构决定组织“。

理论前提

  • 大多数情况下,组织在一定时间内采用特殊的结构形式,与特殊类型的环境匹配,产生特殊行为,从而形成一套特殊的战略。战略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稳定性。

  • 稳定时期的结构状态会被打断,从而转向另外一个结构。

  • 战略管理的关键就是维持战略的稳定状态,或者说大多数时候是适应性的战略变化,但应周期性地辨认变革的需要,并能够在不损害组织的前提下安排好那种破坏性的变革过程。

  • 战略制定的过程,依据制定者的思想,形成不同的结构。

时间历程

  • 普拉笛普·坎德瓦拉1979年出版的按照组织结构分类、1983年出版的按照组织权力关系分配,激发了一些人对结构概念的兴趣。把两者结合,形成不同的组织结构。

  • 丹尼·米勒,他的著作尤其热衷于对组织的不同属性进行整合,以及将广度(大量样本)和深度(对具体组织的深入探索)加以结合。把组织结构的变化描述为量子变化而非渐进性的变化。

  • 量子变化理论观点。是结构学派中心观点——不是先有战略,后有结构,而是各种因素连结交叉变化的过程。观点认为“组织对变革与连贯对立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先针对一个再针对另一个分别进行的,各种战略总是在不断发生着边际性变化,战略观念上大的变革似乎难得一见“。

  • 自上而下的变革。

批评及评价

  • 唐纳森认为结构是进行推理的拙劣方法,推理和呈现的结构没有任何价值;组织结构是多变的,同一个公司内部都存在多种不同的组织结构。

  • 结构是观察组织的一个角度,没有完美的理论,需要不断实践、观察、实践……

  • 结构学派使战略管理这个混乱的领域,有了一定的秩序。

框架效应

同一个问题,换另外一种说法,人们却会得出完全不一样的判断,这就是受到了框架效应的影响。卡尼曼认为“框架的基本原理是对给定的表达方式的被动接受”。

通过下面三个例子理解框架效应:

案例1:

假设美国正在对抗一场不同寻常的传染病,预期会有600人死亡。在下面两个决策中你,你分别选择哪个方案。

决策1:方案A,将有200人获救;方案B,有1/3的概率600人全部获救,2/3的概率600人无一人获救。

决策2:方案C,400人会因疾病丧生;方案D,有1/3的概率没有人因此丧生,2/3的概率所有有会丧失。

研究发现,对于决策1,多数人选择方案A;对于决策2,多数人选择方案D。但实际上,方案A与方案C等价,方案B与方案D等价。

案例2:

某款商品广告语由“含有5%的脂肪”,改“95%脱脂”,结果销量大涨。

案例3:

为了刺激学生消费,要发一笔钱给学生。结果发现,向学生告知“这笔钱是学费退款”,比告知学生“这笔钱是额外津贴”消费的少。为什么同一笔钱,换个说法,消费会不一样呢?

原来是,“学费退款”被大脑编码为“这笔钱本来就是自己的”,消费了心疼;“额外津贴”则被大脑编码为“这笔钱是意外之财”,可以放心消费。学生把钱划分到了不同的「心理账户」之中,使用不同的消费方式。

如何避免框架效应影响呢?

思考背后的默认假设和动机。 不断追问“为什么”,直到不能追问。

反过来想。 跳出框架的好方法是反过来想。“这件事情,不这么做会怎么样?”,“这件事情,换个做法会怎么样?“

当然,商业、政府、人际交往中,也可以正向的使用框架效应。这里留个题给大家思考——你这里同时有一个坏消息和一个好消息,应该怎么公布,让大家更开心一些?

锚定效应

在评估一件事情时,会把先前获得的信息作为一个参照点,后续判断以此为「锚」进行评估,出现锚定效应。

商品的标价一般以8或者9结尾,如199元,7.89元,9.99元,大脑会自动锚定200元,8元,10元,并计算差价,商品标价巧妙的利用了锚定效应。

锚定效应如何使用呢?

反向设锚。”我们的商谈目标是让他们锚定在这个数字上“,在商业谈判中,不要被对方给出的价格影响,抛出一个远低于对方预期的价格,破除对方给的锚,掌握话语权。

每一次下注和判断,不要受到前面结果的影响。

感到自己过得不顺时,改变比较对象,焦虑感有可能就消失了。

人们会通过能够想到的例子或者事件的容易程度来评估某类事件发生的频率或概率。

如果你身边全是本科毕业生,你会得出中国本科毕业生占比很高。你经常在网上看到月薪1万以上的人,会高估中国人均收入。某些公众号写手,先有一个观点,然后找各种证据来证明观点是正确的,读者不仔细辨别,很容易就被他们绕进去。

image-20210411203003258

从大脑中提取储存信息过程中,可能会脑补或者省略关键信息。某个项目,因为政策原因可能被放弃,你在思考应急预案时,会提取之前类似的经历,以此判断事情的严重性,以及应该采取的措施。但是,你错误的使用之前因合作方换新领导,导致项目被放弃的经历,评估当前项目,结果可想而之。

那么如何避免可得性偏差呢?

反过来想。这件事情,换个做法会怎么样?如果不做,会怎么样?

使用金字塔法则。分析问题时,“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控制情绪。越是重大的决策(买房、结婚、生孩子、换工作),越是不要在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决定。

拓展信息渠道。征求领域内专业人士的建议,不要使用头脑中零散的信息、自以为正确的框架,草率的判断。

2021年4月11日

1 同质性网络的利与弊

人们喜欢和自己类似的人打交道。

喜欢住在有自己喜欢的文化的社区、同行之间相互交流了解信息和机遇、备考的人在一起备考。

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总的原则是,要有自己的死党,同时也要广交天下朋友,不要把自己的信息通道堵死。

你接收的信念,有部分是你之前传播给你的朋友,现在又被反射回来的,你会过度自信。

你通过不同人传播的信息,你通过不同来源收集到同样的信息,你会认为这个信息更加可靠。这也是人们观念的演化过程,基于共识,大家判断事物是否可靠。

大学时第一次看《富兰克林自传》,里面有一个场景,富兰克林在伦敦开印刷厂时,召集身边的几个朋友,组建了一个小型读书会,每周大家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讨论。参加这个读书会的都是什么人呢?有律师、税务部门政府官员、教师等等。后来这个群体不断扩展,大家把书本放在一个地方供借阅,这是最早的图书馆模型。读书会的这一小撮群体,在当地都是精英人物,后来吸引加入的也是精英。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相同特性的人总是被彼此吸引。

回到我们公司当前的业务,主要是针对大农业产业链年营收超过3000万的企业创始人、高管进行培训。目前招生,都是靠口碑传播,前一期参加培训的学员,介绍后一期学员。

这种方式好,也不好。

好处是,人天然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交往,这降低了招生的难度。促使我们更好的开发产品,增强大家的“获得感”,让大家愿意传播给身边的人。招来的学员,和我们的气质符合,有共同语言,留存率更高,利于产生更深的合作。

坏处也有不少,在我们办学中逐渐暴露出来。比如,

  • 学员推荐的生源,逐渐减少,前几期的学员越来越推荐得少,因为他们觉得比较符合的人,被不断推荐光了。
  • 推荐的生源质量有所下降。一方面行业头部企业就那么几家,都有我们的学员;另一方面,推荐的企业层级,可能比学员自身企业层级低一点,好的企业会看报名的学员质量,学员质量降低的话,会形成恶性循环。

我们逐渐更改招生方法,除了继续使用口碑传播外,寻找一些关键节点——这些企业聚集的协会、行业大会传播。有一些成效,还需要继续改善。

2 社会固化

社会固化的产生是指人们被束缚在他们出生时的社会环境中:他们所根植的人际网络不能提供取得成功所需的信息和机遇。

了不起的盖茨比曲线(The Great Gatsby Curve),加拿大经济学家迈尔斯·克拉克在2006年提出,用来衡量社会固化程度。

迈尔斯·克拉克通过研究21个国家的经济数据得出:“社会不公平程度”与“代际收入弹性”基本成正相关,即一个国家的社会不公平程度越高,其“代际收入弹性”越高,代际流动性越低。通俗说明就是,基尼系数越高,子女的收入和父母的收入相关性越高。

See the source image

固化根本原因: 人们被束缚在出生时的社会环境,他们所根植的人际网络不能提供成功所需的信息和机遇。

1.生产力的进步。 工业革命后,社会不平等加剧,技术导致低技能劳动者和拥有高技能劳动者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2.教育。 高收入阶层的孩子比低收入阶层的孩子词汇量更丰富;早期与孩子的互动效应更强,利于孩子智力开发,教会孩子学会阅读;低收入家庭对如何申请教育经费补贴,获得教育信息更匮乏。

3.社群高度集聚化。 富人的孩子和穷人的孩子被深深的锁在各自的圈子中,形成固有的行为模式。有研究表明,搬到富人区的儿童,上大学的可能性提高约1/6,所上的大学排名更靠前。

4.工作网络和社会资本。 人际网络在找工作中的重要性,很多重要工作都是由弱关系推荐而来。你的人际关系越多,参与的面试机会越多,找到工作的概率与预期工资水平就越高。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部分解决社会固化方法。

第一,利用税收和社会财富再分配机制。这个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不平等。

第二,摆脱导致社会固化的同质行网络,给缺乏信息和机遇的地方/人提供这些资源。比如,互联网让孩子可以用更低成本获得优质资源;通过去大学参观,交流,开拓孩子的视野,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

3 个体差异是如何被抵消的?

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竞猜比赛,在场的800人,谁估算的重量最接近牛的真实重量,谁就获得这头牛。高尔顿知道其中787人的估计数,他们竞猜的平均数为1197磅,中位数为1207磅,神奇的是,最后这头牛称重1198磅!与787人竞猜的中位数相比之多了9磅——误差不超过1%。

我们不考虑,高尔顿是如何知道这787人的竞猜估计数的。这个竞猜与真实情况接近,满足以下条件:

首先,存在多样性观点。 800人按照各自的经验和方法估算,方法提供了广泛性的参考。

其次,人们的经验和观点没有任何系统性偏差。 什么意思呢?比如大家都采用同样的测量方法估算牛的重量,如果这种估算方法存在致命的缺陷,那么大家的估算结果就是错的。再比如,人们对牛的重量没有任何概念,估算的准确度会大大下降。

最后,各种观点必须综合。 如果不选用中位数会平均数,而随意选择一个估算数据,得出的值并不反映整体状况。

这个故事的启发看可以广泛的运用到生活中。

做生意

几年前,去成都周边一家大型的蔬菜种植企业学习,老板40来岁,初中毕业后就辍学种植蔬菜了,目前每年能赚100多万。老板会根据市场行情,估算来年蔬菜种植品种和种植数量。我就问:蔬菜种植户众多,很难知道大家种植的品种和种植量,再加上价格波动迅速,你是怎么确定蔬菜种植品种和种植数量的?老板回答:每年农闲时,他会去全国各大蔬菜批发市场、采购商调研,加上几十年的种植经验,大家清楚情况。

我在江苏盐城最大的一家菌菇类企业交流时,老板也有相似的回答。

从“义务指数”看美国选举结果,也是典型的例子。

炒股

股票的价格波动由三个方面决定:宏观环境、公司基本面、市场情绪。

从市场上头部基金的资金走向,大致可以预判整个市场的信息。

经验传承

经验是很好的老师,学术上从论文被同行的引用数,大致可以判断作者的学术水平;从同行对某个方向的研究发文数,大致可以判断该理论是否为前沿热点,是否靠谱。

1 什么是代表性启发式

代表性启发式:1970年代初期提出,是一种常见的认知偏差。人们会通过“A在多大程度上代表B,或者A在多大程度上与B相似”来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赌徒连续输了很多次后,会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下次一定会赢,当你多次抛的硬币,都是正面向上,你会认为下一次反面向上概率更大。但事实却是,每一次赌局都是随机独立的事件,下一次输赢并不受上一局结果的影响,硬币正反面向上概率是50%,并不受前面结果的影响。这是典型的赌徒谬误。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认知偏差呢?人们潜意识里认为,当事件偏离常态时,会出现校正。

2 代表性偏差常见类型

小数法则。 特沃斯基和卡尼曼在研究赌徒谬误后,提出小数法则,即人们通过掌握的有限的样本信息,去评估整体。样本能否代表整体,取决于样本的代表性,即抽样的方法。但是,在现实世界中,对一件事情的判断,受到时间、获取信息的难度等限制,易产生代表性偏差。你观察到的信息,不一定能反映某事件的全貌。

image-20210409075336249

幸存者偏差。 身边随处可见创业成功者,你会觉得创业很容易。实际情况却是,99%以上的创业项目悄无声息的死了。

琳达效应。 高估两个事件共同发生的概率,提供的情景细节性越具体,人们越容易高估发生的概率。看下面一个例子:

1  
2  
3  
4  
5  

|

琳达,31岁,单身,坦率直言,性格开朗,主修哲学。在学生时代,她就非常关注歧视和社会公正问题,还参加了反对核武器的活动。下面两种情况哪种可能性更大?  
A.琳达是银行出纳。  
B.琳达是银行出纳,同时她还积极参与女权运动  
  
大部分人会认为B选项可能性更大。我们画一个图,就一目了然了,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B出现的概率远小于A出现的概率,所以琳达是银行出纳的可能性更大。  
  

—|—
image-20210409220128052

3 如何利用代表性启发式?

代表性启发式有很多弊端,那么如何避免呢?

关注基础概率。 这点太有用了。大家常说的“选择大于努力”,换个说法是:选择正确的道路,成功的基础概率更大,至少付出同样的努力,收获更多。如果你仔细看一下统计数据,你会发现发生车祸的概率远高于飞机遇难,飞机出事被媒体报道远高于车祸,让你产生了偏差。大量样本统计后得出的基础概率,可信度远高于随机样本得到的结果。

不要被细节迷惑。 越具体、鲜活的细节,越让人陷入其中。当别人给你讲事业合伙制时,讲了很多成功的案例和操作细节,你就觉得自己的公司能搞一套了?这还需要详细的调查和了解实际情况才能决定。

最后,提醒一下,我们不是否定代表性启发式,人类千百年进化后,大部分决策都是依靠直觉的。

2021年4月9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