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是什么?战略是对不确定性的未来的规划,并且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从而达到预期目的。也就是说,战略有明确目的、是面向未来不确定性的,用于指导当下的行动。大前研一认为战略的目的是获得竞争优势。

战略规划不是什么?

战略规划不是锦囊妙计,战略规划是分析思维,是力求把资源付诸行动。量化不是规划,战略规划不是完全运用学术研究等工具做出来的规划。

战略规划不是操纵未来,不是精准预测未来。

战略规划不是应付未来决策,而是处理当前的未来性,即“当前做什么,有利于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战略规划不是试图消除风险,甚至不是试图把风险最小化。

战略规划是什么?

有系统的摆脱昨天的事情,本身就是规划。

“什么是我们必须做到新事情,何时是良机?”

一切落实到行动。

在西方,战略管理从20世纪60年代起,逐渐形成一门学科。战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众多流派,明茨伯格把战略总结为十个。以下,对十个流派,进行介绍。

设计学派

战略的经典学派,对战略的定义是:“经济战略就是在企业所处环境中能够决定其地位的机遇与限定条件之间的匹配。”

发展历史:

  • 起源: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菲利普·塞兹尼克 1957年出版的《经营中的领导力》 ,引入“特色竞争力”,认为应当将战 略深入到“组织的社会结构中” ,后来被称为战略执行。
  • 麻省理工大学的钱德勒1962年出版《战略与结构》,创建了设计学派有关经营战略以及经营 战略与结构相互关系的思想体系。
  • 1965年,哈佛大学出版的《经营策略:内容和案例》,是该领域最流行的教科书。
  • 1987年,后来安德鲁斯对该本教材进行了修订,完整的表达设计学派的思想。

关于战略的实际产生过程,除了强调安德鲁斯所提出的战略应是一种“创 造性行动”这一论点外(1986年),该学派几乎没有可写的东西。

基本观点:

  • 战略是一个深思熟虑的过程

  • 战略是自上而下的

  • 战略制定好后就执行,战略制定脱离于战略执行,战略是静态的

  • 战略决定结构,结构紧随战略

image-20210407194449048

一个组织要想运用战略学派的模式,需要满足下面条件:

  • 一个人能够接触到与公司战略确定有关的所有信息,制定战略前对这些信息都很了解;

  • 组织内的其他人,能够接受这种战略,并且能够把这种战略落地;

评论:

  • 战略制定与战略执行分离,根本不是真实商业运行。带给企业管理者一个误区:只要想出一个好的战略,就一定能如期达到。结果导致忽视了客户的声音,没办法认识不断变化的现实情况。

  • 思想看起来很完美,但仅仅是告知了一个想法,想法在落地过程中往往是失败的。

  • 设计学派提出的战略模型,是其他学派战略模型的基础。

计划学派

与设计学派产生在同一时期,1965年安索夫出版的《公司战略》是该派最有影响力的书籍,经典的模型是SWOT。

对计划学派的前提进行总结:

  • 战略产生于一个可控的、自觉的正式规划过程,该规划过程被分解成清晰的步骤,通过审查清单的方式,每个步骤都能得到详细的描述,并利用各 种分析技术来完成。

  • 原则上,由首席执行官负责整个战略形成过程;实际上,战略实施由 全体计划人员负责。

  • 由正式的规划过程得到的战略应该被明确地制定出来,以便通过详细 的目标、预算、程序和各种经营计划来执行。

计划学派20世纪80年代初陷入困境,标志事件是通用电气取消战略计划。

致命缺陷如下:

  • 战略制定部门过于注重分析、热衷各种模型,缺乏真正的战略洞见;

  • 战略制定部门把经理排除在外,战略的制定和执行相互分离,经理无法深刻的理解战略;

  • 企业的战略规划热衷于合并、收购、剥离等高风险的经营活动

  • 忽视了组织文化基因等推动战略落地的因素

  • 环境是动态变化过程,按照既定的战略执行,难以实现

计划学派制定战略所需的信息,从过去所得,面临信息时效不足、关键信息收集不全面等多种问题、收集的信息带有个人偏见。现实世界中很多信息是无法量化的,按照程序化的制定战略,可能会掩盖一次行动的本质。

定位学派

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

定位学 派在研习计划学派和设计学派的大部分假设和基本模式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另 外两个方面的内容。

  • 强调战略自身的重要性,强调战略制定过程重要性。
  • 通过聚焦于战略的内容,将战略管理领域中的研究从传统的说明性分析扩展到实际调查。

1980年,迈克·波特,《竞争战略》,推动该学派创立。在书中提出的观点主要有三个:

  • 波特五力模型

image-20210407194756808

  • 通用战略。一个企业只有两种战略:低成本或产品差异化。
  • 价值链。企业的经营活动可以分解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基本活动是围绕产品和客户而来的,辅助活动是支撑基本活动。

观点:

  • 在一个既定行业中,只有少数的关键战略。
  • 强调对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尤其是产业和竞争对手。

代表模型:BCG模型

缺点:

  • 过分强调定位,比如成本领先、差异化,导致片面性。

  • 倾向于研究大型的、已经成熟的行业。研究既定行业、已形成的集团以及硬数据分析。

  • 过于强调复杂计算,然而这些复杂计算,并没有深入的了解行业。

1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喜欢搞各种“关系”,对通过熟人关系办事趋之若鹜,喜欢说自己“认识谁谁谁”,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更是如此。可以看看我的这篇文章谁信任你,你信任谁?对中国人的心理的描述。

这种“关系”,有一个专有名词——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是指通过社会关系获得的资本,包括社会关系的获取、维持、使用。良好的社会关系投入会带来投入与回报的正循环。即,通过对社会关系网的投入可以带来更多社会资源,通过社会资源给投入者带来更多回报。值得提醒的是,社会资本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每个人都应该重视,并且增强的社会技能。

对社会资本、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等领域有深入研究的林南,关于社会资本规律的阐述,对指导个人如何更好的获得社会资本很有启发。

首先介绍一下林南。林南(Nan Lin,1938年8月21-),社会资本理论奠基人之一,华人社会学家,美国杜克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前美国社会学会副会长(1999-2000),台湾“中研院”院士。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资本、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不同地区社会机构比较研究。代表作包括:《社会支持、生活事件与抑郁(1986)》《社会研究的基础(1976)》《人类沟通研究(1973)》《社会结构与社会网络分析(1982)》等。

给大家推荐一本林南论述社会资本的代表作《社会资本》,全书的结构如下图。最重要的章节是第五章、第六章,有兴趣的可以优先读这两个章节。

img

今天和大家聊聊重点聊聊社会资本理论的Why,What部分。

2

社会资本理论的四个假设:

结构。1)社会结构根据某些规范确定等级次序;2)等级结构往往呈金字塔,位置越高,占据者越少;3)占据上部对有价值资源具有更大的获取机会和控制能力,因为有价值的资源内在的与位置相联系,并且上部可以更多的接近更低等级位置;4)高位置比低位置拥有更多的信息和更好的结构视野;5)在一个资源维度上具有相对高位置的占据者,通常在另一个资源维度上占据相对高的位置。

互动假定。1)同质性互动。在相似或者临近的等级制层级中互动,互动的群体拥有相似的社会经济特征、生活方式和态度参加互动。2)异质性互动。接近其他社会位置,特别是拥有更多、更好资源位置。

网络假定。直接和间接互动者拥有不同类别的资源。一些资源由个人所拥有,但大多数资源嵌入到网络节点中。

行动假定。1)按照社会行动的动机可以分为情感性行动和工具性行动。维持资源的行动称为情感性行动;获得资源的行动为工具性行动。2)维持资源的情感性互动,目的是分享倾诉、获得同情、有价值的理解和建议。驱动行动者寻找相似特征和生活方式的人。3)为获得更多资源回报的工具性行动,驱动行动者寻找非相似的人。

3

每一种社会资本都有三个特征,包括:

  • 达高性(高度):通过社会关系,可获取的最好资源;
  • 异质性(深度):通过社会关系,资源可触及的圈层幅度;
  • 广泛性(广度):通过社会关系,可触及的每个圈层的数量。

通俗点理解就是,你的初始位置在哪里?能够接触的层次最高的人是谁?你能够接触到的同层次的人有多少?能接触的人有多少层次(层次比你高和低)?你和不同层次人的关系紧密度怎么样(调动资源能力)?

你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小实验评估你的社会资本,打开你的微信通讯录,想一下:你的微信上有多少好友?这些好友都是干什么的?你是如何通过微信认识新的好友的?

img

一个通用的测量方法是通过定位法测量你的社会资本。测试你认识多少个圈子,认识该圈子里面的多少人,和这个人关系如何。有兴趣的也可以评估一下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

img

4

通过社会关系网的投入带来更多社会资源,通过这种社会资源给投入者带来更多回报。包括社会资源的获取、维持、使用。下面是关关于社会资本最重要的理论和命题,阐述了社会资本的基本规律,其中有很多反常识的点。

社会资本的基本命题关注:

  • 为什么好的社会资本更容易成功;
  • 哪些要素(结构位置、社交网络、行动动机)可以更好的获取和使用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受三个因素影响:

  • 自我在等级制结构中的位置;
  • 自我与其他行动者之间关系性质;
  • 网络中关系位置。
img 命题 核心要素 规律
自我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 自我在结构位置的强度 A. 社会资本与行动的成功呈正相关
B. 初始位置越好,行动者越可能获取和使用好的社会资本;
自我与其他行动者关系性质 1)关系的强度
2)关系的位置强度 C . 关系越强,越可能共享和交换资源,越可能影响情感性行动(倾诉);
D. 关系越弱,在工具性行动中,越可能获得好的社会资本,更可能获取异质性资源;;
自我在网络中的位置 结构洞与关系强度 E . 越靠近社交网络中的桥梁,在工具性行动中获取的社会资本越好;
F. 位置强度依桥梁由所连接的不同资源而定。通向相似或者不高资源的节点,桥梁位置作用有限
G. 等级制顶部及附近、底部及附近的行动者,关系延展受到等级制限制。
img

上面的规律我们会发现:

当一个集体和组织面临危机时,会优先保护那些拥有最有价值的资源的成员,而牺牲那些拥有最少价值资源的成员。

宏观上的社会规则是由最有资源的人制定的,为了维护资源,会出现代理人。比如,布迪厄认为,社会统治阶级通过控制教学的方式,把自身的文化价值强加到其他阶级身上,从而再生产了统治阶级的文化特征。由于教学活动”统治阶级的文化和价值被“误识”为整个社会的文化和价值。教育的代理人是教师。

公司上层比基层员工拥有更多资源,也能够调动资源去做更多的事。同为两个程序员,大公司和小公司拥有的资源是完全不同的。

不同工作岗位对社会资本的要求不同,但总的来看,良好的社会资本更利于个人发展。越是高层管理者,越需要更多的社会资本,并且高层管理者更有机会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本。在招聘高层管理者时,希望应聘者具有更好的社会资本(比如产业链上下游厂家资源、政府资源等),因为他们需要应付公司内外的各种人。

一般来说,社会资本深厚的人,能够获得更高的经济回报。比如,在行业内的头部公司、大公司的高层岗位,积累的社会资本,在未来可以转换创业投资的资本。

社会位置的金字塔结构,地位越高,占据者越少;靠近顶部位置具有优势,位置越高,结构视野越好;使用弱关系,能更好的接触上面位置。

5

掌握较少社会资本的人如何破圈呢?

资源的价值是由需求或预期的相对稀缺性决定的。 在商业上,我们所说的资源,是能够转换成经济回报的才是资源,能够让双方建立交易结构的才是资源。

由于家庭、教育、个人努力程度等各种原因,有的人拥有的社会资本十分有限。拥有较少社会资本的人,会体会到更大的结构限制和更少的改变机会。

有两条路,可以破解这样的局面。

第一,占用更多有价值的资源

使用合法的手段。通过教育体系,社会主流认可的方式。(读书-好大学-好工作)

使用非法的手段。违反已有的社会规范,从中实现个人目标。(打破大家认可的方式,为什么一定要工作,不可以去成为一个小老板)

第二,改变资源赋予价值的方式

动员有相似需求的行动者,促进对资源价值的重新评估。

发动取代现有利益集团的革命。

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弱关系。 可以阅读我的弱关系和中心节点思维节点、关系与网络这两篇文章,此处不展开讨论。

end.

今天看了张一鸣的微博日记。

下午和一个朋友交流,感叹优秀是一种习惯,优秀不是结果,而是一个过程,是不断和自己较劲。人生本是一场体验,除了必要的风险防范外,需要更多的尝试,给这个社会带来不一样的东西。

以下是对我最有启发性的内容。

动机与志向

如果给过去5年的⾃⼰⼀个建议,就是激进再激进⼀点。

强烈的动机比方法更根本。

谋事不求易成,具备强烈的成功动机和韧性才能成功。

你最终会成为你想要的样⼦—如果你真的⾮常想。虽然听起来有点违⼼,但是强⼤的愿望确实⾮常重要。

我去年⾃⼰有⼀个感想:觉得之前的⽼板都对我不太苛刻啊。否则我当时能做的更好。当然很可能是他们认为,已经做的好,太苛刻⼈就跑了,其实对于会⾃我驱动的⼈是不会的。

想做的事情太多,经常要抑制⾃⼰的激动。

现在年轻⼈部分流⾏把三四⼗岁退休作为理想,我不认同,我觉得理想是⼀直有机会创造、实现想法,有机会学习,修炼,创造到⽼。为什么会想退休?想退休说明你认为现在是在“忍”。我还有很多很多想法想做,希望三四⼗岁更多条件去实现想法。

⾃我实现,⾃我修炼是最⾼层次。

不停地想应该如何让未来更精彩。

人生吧,0岁出场,10岁快乐成长;20为情彷徨;30基本定向;40拼命打闯;50回头望望;60告老还乡;70搓搓麻将;80晒晒太阳;90躺在床上;100挂在墙上。

选择越高级影响越大的人才越要看一些基本素质:理性、逻辑、修养、企图心、自我控制力。

执行力到底是什么?我认为的执行力是:说到做到,不找借口,完成别人都能完成的事。而更强的人可以做到:完成别人完不成的事。

真诚

昨天和朋友聊天,总结到:在这个信息流动越来越快越来越透明的社会,从经济的⻆度来看,做⼀个表⾥不⼀的⼈成本越来越⾼,龌龊的⼈会越来越倒霉,不装不但是⼀个道德品性优选,⽽且也是更经济的。很多⼈还未意识到这点。

上帝不可能骗得了我,因为所有的欺骗都有漏洞。——笛卡尔

年轻⼈不要试图追求安全感,特别是年轻的时候,周遭环境从来都不会有绝对的安全感,如果你觉得安全了,很有可能开始暗藏危机。真正的安全感,来⾃你对⾃⼰的信⼼,是你每个阶段性⽬标的实现,⽽真正的归属感,在于你的内⼼深处,对⾃⼰命运的把控,因为你最⼤的对⼿永远是⾃⼰。

选择⽐努⼒更重要,观念⽐选择更重要。

别装,做个坦诚真实的人。团队中都是坦诚真实的人,沟通成本将小很多。

能否坦诚沟通是公司团队管理的主要问题。

一个公司最强的敌人是什么?韦尔奇说,是“坦率”。深表认同。幸好,坦率是可以培育的。

理性

“独⽴思考忠实于⾃⼰的内⼼”“越朴素不虚荣所做出的选择会越实际⽽可⾏”。

寻找错误或者问题可以从发现⾃我⽭盾点做起,如果能理性地使⽤逻辑。

研究聪明⼈如何犯错误,回报率很⾼。聪明⼈易犯错误包括:

  1. 嫉妒他⼈成功;
  2. ⾃命不凡;
  3. 过于相信⾃⼰判断;
  4. 停⽌学习;
  5. 认为世界是静⽌的,⽣活在过去荣耀中;
  6. 任何事情都有⾃⼰⼀套⾔之有据、且深信不疑的说法和理论,忘记了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权。
    你符合吗?

参考别⼈的意⻅,只是判断线索,不可作为决定的决⼼。

人欲望太强的时候就容易短视,太自我中心的时候就容易盲目。

做产品一定要坚持面对事实仔细辨析小心求证,不绕弯不侥幸不鸵鸟,延迟满足感。

非理性让社会存在各种商业机会,非理性让创业公司错过这些机会。不要非理性,要非常理性。

还有一种走捷径的方式是:对事物的过度抽象,对方法论的过度追求。我自己的感受是,方法论其实没有那么有用,大部分情况下,甚至可能是没什么用的。因为你对一个事情抽象,相当于思维上加杠杆。一旦这个杠杆加错,通常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延迟满足

延迟满⾜感经验:涵蓄情绪,让⾃⼰静⽌,不要在沟通交流的时候⾛动、晃动,情绪跳动,思维失去精确控制。

乔布斯说stayhungry,我以为饥渴有三个层次:贪婪、成就动机、好奇⼼。三者分别关注:瞬间的结果,持续的过程,和远⼤的未知。三者也恰好对应了三种⼈:卑劣的投机者,艰⾟的攀登者,与幸福的探索者。

应届⽣应该推崇⾃信,诚实,努⼒,相信成功可通过学习和努⼒获得。别太讨巧,⾛捷径。事实上⾯试⼤多不是因为技能不⾏,⽽是⼈品和性格不⾏。

延迟满足感和坚决告别惰性是“优秀”的最重要两块基石。

最近重读到稻盛和夫的《活法》,其中提到专注投入,其中举的陶瓷工艺改进的例子尤其另我印象深刻。我们做每一件事(写一段程序,写一封邮件,写一个策划)的时候是否在想自己是否投入全力以赴的认真做了,结果真的不一样?请试试:你能有多专注?

自我发展

有人问我如何突破自己的职业瓶颈,我说:你的瓶颈就在于你的心。你的心更宽,心态更好,遇到问题将自己拨高一层去看问题,把你心里的那些小纠结小疑惑小算盘小私心,统统打破,你就没有瓶颈。

周六凌晨一点,收到一位创业者短信:大家讨论的结论,极致就是把自己逼疯、把别人逼死!那时,他们正在为自己的梦想通宵达旦的打拼。我理解的极致就是做出超越自己能力的东西,只有极致的东西才能超越用户的想象,才会有良好的口碑。

这周面了十几个人终于确定一个实习生。最近一个多月可能面试了50多人,总共只有2个非常有意向的人选,其中失败一个,一个还在谈。每当想放低要求的时候,我就提醒自己一定不能往低走而要往高走,我们要做的出彩,而不是完成的事情。而尤其在早期,核心几个人的能力素质态度是最关键的。

以前面试选拔人的时候一直没有觉得自信这个特质很重要,现在发现在一般的简单的事情和工作自信不是一个重要特质,但是对于一些关键事情和职责自信就是重要区别的特质,真正困难或有挑战的事往往是反向操作的或者是相对孤独的。

创业就要像生小孩一样:准备好体力,用长劲,快速换气;喊疼和抱怨没用,专注在努力,关键时候坚持再坚持一把!

同理心是地基,想象力是天空,中间是逻辑和工具。AB测试只是一个工具而已,是测不出用户需求的,同理心才是重要的基础。如果没有同理心,做出的产品肯定没有灵魂,不能满足用户需求。但是光有同理心还不够,这样只能做出有用的产品。想要做出彩的产品,想象力非常重要。

勤奋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心理状态:享受挑战极限的过程,保持热情和好奇心,坚持不懈。

【大半夜来点给力的,创业四原则】刚才又一位出来创业的兄弟msn上跟我聊。再次诚恳分享给他:1,凡事只能靠自己;2,万事皆有解,且只有唯一正解;3,凡是担心的事一定会发生;4,从创业的第一天开始,享受!

年轻人应该有更高的目标,不要局限在北京买一套房。

其他

反复反复反复体会需求体验产品,高强度的使用产品。

模式、方向、战略提的很多,但是许多公司其实死在非常重要但是容易被忽略的基础点或细节上。

创业公司的常见问题:技术怨产品、产品怨战略、战略怨市场。但是往往这种去情况的公司技术产品、产品、产品都做的不怎么样。

创业忌:未思进,先思退。

效率和竞争往往把人变得很精确、严谨、注重细节、强调计划和控制,这些都没错,但是大家要注意保留一份洒脱,性格和人生观别被职业带入另一个胡同。

理念篇

1、人品和信用不可丢。钱可以不赚,但人品和信用不能丢

2、不要看不上小钱,不要指望看了某个秘籍就赚到钱,一定要多尝试,快速试错。要赚钱就放下面子

3、要想赚长久的钱,必须要专注,不断扩大领域范围和能力圈

4、要想赚钱,就要做离钱最近的岗位,离钱最近的行业

5、不要老是换方向,在一个方向上坚持3个月,如果实在没有成果,再思考解决方法,或者换方向

6、衡量一个项目可以从你擅长、你喜欢、能赚钱、有价值四个维度。一个项目最好四者兼有之,但资源短缺的人,在不同时期要有不同的侧重

7、与客户建立信任,为客户提供真正的价值,长久陪伴客户成长

8、不要把目标和手段搞混

9、大方谈钱,你只有主动亲近钱,钱才会主动来找你

10、钓鱼要去有鱼的地方。选择高速成长的市场去努力

11、利他,真诚,长期主义

12、赚你该赚的钱,不是所有的机会都属于你,找到属于你的机会,并持续深耕

13、保重身体,健康饮食,规律生活,定期锻炼,给自己及家人买保险

方法篇

1、真实的用户洞察,必须来自一线数据,电商中的生意参谋、搜索引擎中的数据增长

2、学会抄。文案、宣传方法等被反复验证是正确的东西,直接模仿,在此基础上优化

3、思考一个项目是否值得做的四个关键词:成本、收益、风险、杠杆。

4、从一开始就实现盈利,业务刚开始有缺陷无所谓,关键是先跑起来

5、和能够赚到钱的人呆在一起,你才能够赚到钱

6、发挥你的长处和优势,如果暂时没有优势,那就投入热情去把一件事情做大最好,慢慢就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

策略篇

1、做人要真诚,真诚对待客户、真诚对待合作伙伴

2、执行力,执行力,还是执行力!

3、信息通道:政策文件,公司年报,百度指数,淘宝魔方,招聘信息,爱站网,各种流量分析工具

4、赚钱的第一步是模仿,但模仿要模仿到本质,不要盲目照搬简单的动作,而是要分析动作背后的原因。

5、赚钱和开车一样,是一种技能,需要好教练+多练。所以找到你能接触到的最优秀的人,和他们一起工作,有机会就不断的实践赚钱

6、多分享,多输出,有时候反对的意见,比支持的意见更有价值

7、工资——投资——持续收入

8、看别人投广告的方式,以这个为线索摸索是怎么赚钱的。持续关注的广告最值得分析

9、一个营销技巧:榜单、全集、清单

10、不要过分执着流量,流量背后应该考虑怎么变现

11、别人帮助你了,要懂得感恩,发个红包、买个小礼物

12、趁早拥有核心城市房产,优质公司股票

2021年3月6日

人与人之间怎样建立连接?真实网络是随机的吗?信息怎样通过网络中的节点传播?如何才能更好的找到工作?传染病是如何传播的?

美国东北大学教授、美国物理学会院士,全球复杂网络研究权威及“无标度网络”的创立者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在其经典著作《链接》中给出了答案。

在本书中,巴拉巴西介绍了六度分隔、小世界网络、中心节点等网络科学的重要概念及概念发现过程,并结合万维网、艾滋病传播、财富分布、社交网络、营销等具体领域,阐述了网络科学在现实中的运用。

本书的价值在于,作者的实践告诉我们,可以把复杂的关系,抽象为节点组成的网络去认识。

善于建立和利用弱关系

20世纪60年代,格兰特维特在其博士论文中,研究了人们如何是通过社会关系找到工作的,其得出了一个令人诧异的结果:较弱的社会关系远比想象中的重要。后来他把这项研究整理成了论文《弱关系的力量》(The Strength of Wesk Ties),1973年发表在《美国社会杂志上》,论文中格兰特维特提出:在找工作、获取信息、开餐馆等活动中,较弱的社会关系远比我们珍视的友谊等强关系起着更大的作用。

启示:

  • 通过各种渠道与各领域高手、靠谱的人建立弱关系。

  • 珍惜现在已有的各种关系,想办法维护这些弱关系。

  • 主动通过建立社群、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成为信息传递的中心节点。

img

中心节点的重要性

在万维网中,少数的网址链接了网络上其他的网站,能够链接众多网站的网址被称为中心节点。在社交网络中,也存在类似的规律,大多数人的信息传递通过少数人完成,居委会大妈对小区内哪家孩子结婚了,哪家孩子在哪儿读书,哪家房子出租,一清二楚,其他人想要了解这个小区的信息,直接找居委会大妈最合适了,居委会大妈就是中心节点。

可见,处在中心节点,意味着掌握更多的信息,更快的信息流动速度。中心节点的作用会不断自我增强,存在二八原则,比如搜索引擎,使用的人数越多,其链接的网页也就越多。

中心节点往往意味着最大信息量,想要学习某个领域最快的方法之一,是找到该领域信息的源头——领域内的权威、高引用论文。想要快速准确的发现有价值的信息,找到高信息的集合地,比如了解一个行业,找到顶级人士关注的网站/论坛,然后模范他们的姿势。比如程序员一上来就泡在github上编程;做SEO以上,一上来就找到最好用工具。

但值得注意,在一个圈子里面是中心节点,如果缺乏链接到外部世界的接口,距离其他节点距离远,难以产生链接。这说明了阶层跨越的难点:缺乏链接更多圈层,了解更多圈层人和信息的通道。这也意味着,实现阶层跨越,代表能够和更多圈层的人对话,而非仅仅用自己当前所处阶层看问题。

根据2020年8月9日《链接》读书笔记整理

久闻《认识商业》这本书的大名,今年春节找出来翻了翻,经过几年的工作和思考,对书中的内容产生了诸多共鸣,这本书特别适合商业小白以及希望系统化了解商业的人。商业有基本规律,这本书从商业的参与者、市场、运营、人力资源、财务与资本市场等维度,普及基本商业知识,非常适合商业小白。

下面是我读后的一些收获,供大家参考。

企业经营

管理的四项基本职能

计划:预测市场趋势,发现客户需求。

组织:创造出所有人共同实现组织目标的环境和制度。组织结构。

领导:通过指导、培训、协助和激励员工。授权。

控制:评估目标,实现目标。

image.png

选择哪个创业方向

这个角度有意思。按照创业容易程度和赚钱容易程度把企业分成四种:

  • 创立容易,持续经营难:门槛低的行业,比如餐饮

  • 创立容易,持续经营容易:哪有这么好的生意?除非完全垄断的

  • 创立难,持续经营容易:制造业、农业

  • 创立难,持续经营难:汽车装配业

创立企业失败的原因非常多,可以归纳为:市场、创始人、团队、资金、运营几类。

容易成功的:满足个性化需求,大企业没有注意或者看不上的市场;朝阳产业。

小企业生存空间何在

大企业无法满足所有的需求,在当下需求急剧多样化、相同人群聚集成本降低的情况下,无数小企业得以发展。

书中有一个非常恰当的比喻:

想象地上有一个洞,如果你用大石头装满它,石头之间会有许多缝隙;然而,如果你用沙子装满它,颗粒之间就不会有空间。商业就是如此,大企业无法满足市场的所有需求,小企业有很多空间来填补这些空隙并赚取利基。

营销

产品分销为什么重要

当产品难以直接触达消费者,或者希望触达更多消费者时,需要借助中介扩大销量。典型的入电器的分销、教育产品的分销。

image-20210304221416586.png

中介是如何创造价值的?假设五个不同的食品制造商直接销售给零售商,那么有25种连接,而通过批发商,连接会较少到10个。那厂家直销和有中间商这两种情况,相同的产品,哪个购买成本会更低呢?

这取决于制造商接触消费者的成本。在没有电商前,传统的分销网络的确赚钱,但有了电商及发达的物流,消费者和厂商的距离大大的缩短了。下面这个图我联想到了农产品分销体系的演变。

image-20210304221452782

分销的方式

零售商的分销策略包括:一个市场内尽可能多开店、特定市场选择几家店、每个市场只有一家店。

产品分销包括多种类型:

  • 公司分销系统:公司自建分销网络,对分销网络具有绝对控制权。

  • 合约分销系统:1)特许加盟,比如麦当劳、肯德基;2)批发商赞助连锁,每家店使用相同名称、参与连锁促销,经营权和所有权归每家店所有;3)零售合作。零售商共同发起,向批发商购买一批商品,提高议价能力。

  • 管理分销系统:由生产商管理分销系统(感觉不可行);

  • 供应链

产品定价方式

定价目标:

  • 利润最大化:市场成长及成熟期目标

  • 提升市场占有率:出现在市场成长期

  • 创造形象:高端的形象,故意把价格定高

  • 其他:比如为了社会公益,如防疫物资

定价原则

  • 成本导向:成本+利润

  • 竞争对手导向定价:参照竞争对手定价

  • 目标利润定价:按照想赚的钱定价

  • 心理定价:299 VS 300

盈亏平衡 = 总固定成本/(单位价格-单位变动成本)

组织与人力

员工管理时的集中默认假设。组织上最突出的是自由职业的兴起、知识工作者的出现。

image.png

不同层级人的技能区别。可以看到,创业者和上班族掌握的技能有很大区别,虽然这个图没有列出其他方面的区别。

image.png

财务与资本市场

看财务四个最重要的比率

1、流动性比率

流动性比率=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表示1元的流动负债对应多少流动资产

速动比率=(现金+应收账款+有价证券)/流动负债。表示现金偿还负债的能力

2、负债比率

负债率=总负债/所有者权益。表示公司对借贷资金依存程度。

3、获利比率

基本每股收益=税后净利润/流通普通股总数。表示流动在外的每股能赚多少钱。

净利率=净利润/净销售额。表示销售出去的东西赚钱能力。

净资产收益率=税收净利润/所有者权益总数。表示投入1元钱能赚回多少钱。

4、业务活动比率

存活周转绿=销售成本/平均存货。表示货物的流动速度。

会计的5个主要方向

会计是企业的语言,会计有5个主要的工作领域: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审计、税务会计、政府与非赢利组织会计。

  • 管理会计:侧重于为组织内管理者提供决策信息。侧重生产、营销,其他职能成本的衡量。

  • 财务会计:为组织之外的人准备的会计信息。包括债权人、供应商、顾客、政府机关、投资者。

  • 审计:审核与评估使用财务报表所使用的信息。独立会计

  • 税务会计:受过税法训练的会计师,负责报税或者提出税务策略。

  • 政府与非赢利组织会计:服务于不以盈利为目的、服务于纳税人以及其他按照正式批准的预算来运作的组织。

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政府进行财政干预的主要手段。

  • 财政政策:税收收支

  • 货币政策:货币供给及利率

“不落地,有啥用?“

”我们做的是实战型、能落地的管理咨询”

企业急切的向咨询顾问寻找药到病除的解法,管理咨询公司不知从何时开始,越来越强调落地、实操,鼓吹着一个个商业神话。

管理咨询公司凭借着“忽悠”能力,有人认为管理咨询公司是“卖PPT的“,“兜售焦虑的”,毫无价值,咨询顾问是值得尊敬的专业人士还是巫医?在《企业巫医》这本书中,作者对泰勒、德鲁克、汤姆·彼得斯、彼得·圣吉、大前研一等企业管理理论界的大师及其理论,进行深入分析,本书既是外行了解企业管理领域有价值的材料,更是行业从业者自我批判的教材。

1895年,顾问工程师的泰勒是企业管理咨询领域的第一批专业从业者,经过现代管理学奠基人的彼得·德鲁克(1909年11月19日-2005年11月11日)等大时候,如今企业管理领域已经发展成为庞大的产业,大概可以分成下面三大类:

  • 管理顾问产业:管理咨询公司、商学培训机构
  • 管理学院:各个大学的商学院
  • 管理大师:“管理大师“,写书、演讲、培训

为什么这个市场会一直存在呢?企业经营是动态的,只要企业没倒闭,就会面临无穷无尽的问题,新的管理理论就会不断出现,同事,总有一部分人面对未来不确定性产生焦虑、希望让公司变得更大更强,这部分需求滋养着管理产业,管理学院、管理顾问、各种管理理论就会有市场。

但是,追逐流行,不代表企业经营就会成功,行业里面具备真知卓见的管理大师总是少数。管理理论至少有四个主要缺点:

  • 本身没有自我批判机制:

  • 使用的词汇不但不能厘清概念,反而使人混淆

  • 常识的堆砌:把常识用令人难懂的术语进行包装

  • 充满矛盾的流行玩意:观点自相矛盾,不断发明新的词语和理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在作者看来:

  • 管理理论是一门年轻的学问,理论框架及研究方法论还未成熟;
  • 管理理论界不在乎他们的理论产生什么效果;
  • 大多数人对管理理论期望过高,希望药到病除,解决企业的问题;
  • 进入管理业没有任何资格限制,吸引很多江湖郎中和所谓的“管理大师”加入,看几本管理的书,便出来忽悠赚钱。

以管理咨询行业最经典的战略和组织咨询为例。首先看一下企业战略理论发展历史,最早提出战略管理的是安索夫、钱德勒。在1960年代,战略规划都是自上而下的程序:画蓝图、公司内部取得共识、实施规划。很快市面上出现了很多工具,用来帮助实施战略,最著名的如波士顿矩阵。再后来波特的五大竞争力模型,将产业发展阶段划分为发展中、成熟或者夕阳产业,主张“价值链”,波特在《竞争大未来》中指出竞争其实就是一场创造并独占机会的战争。

人们批评战略咨询理由有:1)规划的东西难以落地,难以在部门中执行。缺乏对业务的深刻理解,流于天真及外行;2)基于统计资料写报告,与顾客、供应商接触少。好战略包括三部分:目标、策略、执行。战略目标真正完成并不是战略制定好,而是产生结果。坏战略则具有以下特征:

  • 空话。可以理解为正确的废话。使用浮夸而深奥的字眼以及生僻的概念,给人造成一种思想水平很高的错觉。
  • 没有抓住本质问题。没有找到现象背后的核心矛盾。不知道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甚至会出现各项战略目标相互冲突的现象。
  • 缺乏落地计划。空谈美好的愿望,但没有如何实现战略目标的行动计划。
  • 不够聚焦。战略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必定是把重心放在几个核心板块上,几个核心板块有连贯关系,类似“5大事项,20个小项,50个细分”往往发生冲突。

企业经营本来就特别复杂,真实商业环境下,企业需要及时做出决策,如果能够靠几个管理理论管好公司,岂不是管理学教授,咨询顾问都能够去开公司了?答案显而易见。

最后,给我的启发是:1)管理咨询是一门手艺,需要一身修为,咨询顾问放下书生气,深入商业一线,做最有价值的事情,而非“美化PPT”,或者“卖PPT”;2)理性,不具备可证伪性的事物,都值得怀疑;3)企业管理理论不是灵丹妙药,回归常识,回到实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