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流派简介(一)
战略是什么?战略是对不确定性的未来的规划,并且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从而达到预期目的。也就是说,战略有明确目的、是面向未来不确定性的,用于指导当下的行动。大前研一认为战略的目的是获得竞争优势。
战略规划不是什么?
战略规划不是锦囊妙计,战略规划是分析思维,是力求把资源付诸行动。量化不是规划,战略规划不是完全运用学术研究等工具做出来的规划。
战略规划不是操纵未来,不是精准预测未来。
战略规划不是应付未来决策,而是处理当前的未来性,即“当前做什么,有利于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战略规划不是试图消除风险,甚至不是试图把风险最小化。
战略规划是什么?
有系统的摆脱昨天的事情,本身就是规划。
“什么是我们必须做到新事情,何时是良机?”
一切落实到行动。
在西方,战略管理从20世纪60年代起,逐渐形成一门学科。战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众多流派,明茨伯格把战略总结为十个。以下,对十个流派,进行介绍。
设计学派
战略的经典学派,对战略的定义是:“经济战略就是在企业所处环境中能够决定其地位的机遇与限定条件之间的匹配。”
发展历史:
- 起源: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菲利普·塞兹尼克 1957年出版的《经营中的领导力》 ,引入“特色竞争力”,认为应当将战 略深入到“组织的社会结构中” ,后来被称为战略执行。
- 麻省理工大学的钱德勒1962年出版《战略与结构》,创建了设计学派有关经营战略以及经营 战略与结构相互关系的思想体系。
- 1965年,哈佛大学出版的《经营策略:内容和案例》,是该领域最流行的教科书。
- 1987年,后来安德鲁斯对该本教材进行了修订,完整的表达设计学派的思想。
关于战略的实际产生过程,除了强调安德鲁斯所提出的战略应是一种“创 造性行动”这一论点外(1986年),该学派几乎没有可写的东西。
基本观点:
战略是一个深思熟虑的过程
战略是自上而下的
战略制定好后就执行,战略制定脱离于战略执行,战略是静态的
战略决定结构,结构紧随战略
一个组织要想运用战略学派的模式,需要满足下面条件:
一个人能够接触到与公司战略确定有关的所有信息,制定战略前对这些信息都很了解;
组织内的其他人,能够接受这种战略,并且能够把这种战略落地;
评论:
战略制定与战略执行分离,根本不是真实商业运行。带给企业管理者一个误区:只要想出一个好的战略,就一定能如期达到。结果导致忽视了客户的声音,没办法认识不断变化的现实情况。
思想看起来很完美,但仅仅是告知了一个想法,想法在落地过程中往往是失败的。
设计学派提出的战略模型,是其他学派战略模型的基础。
计划学派
与设计学派产生在同一时期,1965年安索夫出版的《公司战略》是该派最有影响力的书籍,经典的模型是SWOT。
对计划学派的前提进行总结:
战略产生于一个可控的、自觉的正式规划过程,该规划过程被分解成清晰的步骤,通过审查清单的方式,每个步骤都能得到详细的描述,并利用各 种分析技术来完成。
原则上,由首席执行官负责整个战略形成过程;实际上,战略实施由 全体计划人员负责。
由正式的规划过程得到的战略应该被明确地制定出来,以便通过详细 的目标、预算、程序和各种经营计划来执行。
计划学派20世纪80年代初陷入困境,标志事件是通用电气取消战略计划。
致命缺陷如下:
战略制定部门过于注重分析、热衷各种模型,缺乏真正的战略洞见;
战略制定部门把经理排除在外,战略的制定和执行相互分离,经理无法深刻的理解战略;
企业的战略规划热衷于合并、收购、剥离等高风险的经营活动
忽视了组织文化基因等推动战略落地的因素
环境是动态变化过程,按照既定的战略执行,难以实现
计划学派制定战略所需的信息,从过去所得,面临信息时效不足、关键信息收集不全面等多种问题、收集的信息带有个人偏见。现实世界中很多信息是无法量化的,按照程序化的制定战略,可能会掩盖一次行动的本质。
定位学派
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
定位学 派在研习计划学派和设计学派的大部分假设和基本模式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另 外两个方面的内容。
- 强调战略自身的重要性,强调战略制定过程重要性。
- 通过聚焦于战略的内容,将战略管理领域中的研究从传统的说明性分析扩展到实际调查。
1980年,迈克·波特,《竞争战略》,推动该学派创立。在书中提出的观点主要有三个:
- 波特五力模型
- 通用战略。一个企业只有两种战略:低成本或产品差异化。
- 价值链。企业的经营活动可以分解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基本活动是围绕产品和客户而来的,辅助活动是支撑基本活动。
观点:
- 在一个既定行业中,只有少数的关键战略。
- 强调对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尤其是产业和竞争对手。
代表模型:BCG模型
缺点:
过分强调定位,比如成本领先、差异化,导致片面性。
倾向于研究大型的、已经成熟的行业。研究既定行业、已形成的集团以及硬数据分析。
过于强调复杂计算,然而这些复杂计算,并没有深入的了解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