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权力学派 战略形成是一个协商过程 20世纪70年代早期至今,研究文献较少。权力和政治政治从来都与组织战略的形成密不可分,这句话可以理解为组织内不同人员(尤其是高管和创始人)、不同部门、企业与外部组织之间的利益等冲突。 前提假设: * 战略的形成由权力和政治决定; * 微观权力把战略决策看做是在狭隘利益集团和诡诈联盟中,通过游说、议价或对抗,以政治博弈的形式表现的相互作用,在任何重要时期都不占主导地位; * 宏观权力把组织看做是采取控制或与其他组织合作的方法,通过使用战略性策略及各种网络和联盟的集体战略,提升其自身的福利。 (一)微观权力 指组织个人、不同部门、利益团体的权力,利
Read more »

框架效应 同一个问题,换另外一种说法,人们却会得出完全不一样的判断,这就是受到了框架效应的影响。卡尼曼认为“框架的基本原理是对给定的表达方式的被动接受”。 通过下面三个例子理解框架效应: 案例1: 假设美国正在对抗一场不同寻常的传染病,预期会有600人死亡。在下面两个决策中你,你分别选择哪个方案。 决策1:方案A,将有200人获救;方案B,有1/3的概率600人全部获救,2/3的概率600人无一人获救。 决策2:方案C,400人会因疾病丧生;方案D,有1/3的概率没有人因此丧生,2/3的概率所有有会丧失。 研究发现,对于决策1,多数人选择方案A;对于决策2,多数人选择方案D。但实际
Read more »

人们会通过能够想到的例子或者事件的容易程度来评估某类事件发生的频率或概率。 如果你身边全是本科毕业生,你会得出中国本科毕业生占比很高。你经常在网上看到月薪1万以上的人,会高估中国人均收入。某些公众号写手,先有一个观点,然后找各种证据来证明观点是正确的,读者不仔细辨别,很容易就被他们绕进去。 从大脑中提取储存信息过程中,可能会脑补或者省略关键信息。某个项目,因为政策原因可能被放弃,你在思考应急预案时,会提取之前类似的经历,以此判断事情的严重性,以及应该采取的措施。但是,你错误的使用之前因合作方换新领导,导致项目被放弃的经历,评估当前项目,结果可想而之。 那么如何避免可得性偏差呢? 反过来
Read more »

1 同质性网络的利与弊 人们喜欢和自己类似的人打交道。 喜欢住在有自己喜欢的文化的社区、同行之间相互交流了解信息和机遇、备考的人在一起备考。 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总的原则是,要有自己的死党,同时也要广交天下朋友,不要把自己的信息通道堵死。 你接收的信念,有部分是你之前传播给你的朋友,现在又被反射回来的,你会过度自信。 你通过不同人传播的信息,你通过不同来源收集到同样的信息,你会认为这个信息更加可靠。这也是人们观念的演化过程,基于共识,大家判断事物是否可靠。 大学时第一次看《富兰克林自传》,里面有一个场景,富兰克林在伦敦开印刷厂时,召集身边的几个朋友,组建了一个小型读书会,每
Read more »

1 什么是代表性启发式 代表性启发式:1970年代初期提出,是一种常见的认知偏差。人们会通过“A在多大程度上代表B,或者A在多大程度上与B相似”来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赌徒连续输了很多次后,会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下次一定会赢,当你多次抛的硬币,都是正面向上,你会认为下一次反面向上概率更大。但事实却是,每一次赌局都是随机独立的事件,下一次输赢并不受上一局结果的影响,硬币正反面向上概率是50%,并不受前面结果的影响。这是典型的赌徒谬误。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认知偏差呢?人们潜意识里认为,当事件偏离常态时,会出现校正。 2 代表性偏差常见类型 小数法则。特沃斯基和卡尼曼在研究赌徒谬误后,提出小数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