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义、分析步骤、运用场景

定义: 数据分析是对信息进行搜集,提取有用的信息形成结论,辅助决策的过程。

数据分析包括以下步骤:

  • 明确数据分析的目的/需求设计
  • 数据采集
  • 数据清洗和储存
  • 数据分析
  • 形成业务报告
  • 作出判断及采取行动

数据分析运用场景众多,数据分析是决策判断及采取行动的工具。一切皆数据,商业决策中、生活中均会用到数据分析。具体包括:

  • 商业:产品分析、运营分析、市场分析、用户画像、战略分析、组织变革
  • 日常生活:买房、投资

2.数据分析职位及岗位

2.1 工作职责

  • 挖掘商业信息,支持决策;

  • 数据流程,指标设计,数据产品设计;

  • 商业问题量化分析,影响业务;

  • 数据看板检测;

  • 数据平台的研发、运维和升级;

  • 数据分析与建模;

  • 数据整理;

  • 算法平台构建;

2.2 任职要求

  • 数据分析技术能力
    • 熟练掌握数据分析基本套路
    • 熟练数据分析工具的使用
    • 逻辑分析能力
  • 书面表达能力
    • 文档写作能力
  • 沟通表达能力
    • 日常工作时间50%用于沟通,30%用于分析报告写作
    • 把数据反映的故事讲解出来
    • 用获得的数据与团队沟通

2.3 常用工具

  • 数据库管理工具:SQL-MySQL、NoSQL-MongDB;
  • 数据分析工具:Excel、python、SPSS、Matlab;
  • 数据可视化工具:Tebleau、Power BI;
  • 大数据处理工具:Hive、Spark等。

img

2.4 任职条件总结

  • 数据分析需要掌握知识点和技术实现方式,「统计基础」「机器学习」「R」「Excel」「SQL」「Power BI」足以让你得到一个主流公司初级的数据分析师面试的机会。

3.能力进阶

3.1 数据分析师的职位晋升

img

4.数据分析就业市场分析

4.1 就业方向

  • 数据分析师、数据工程师和机器学习算法工程师:

    • 数据分析师:偏向于数据的商业化运用
    • 数据工程师:偏向数据架构及数据储存,数据平台的运维
    • 机器学习算法工程师:偏向于数据建模,算法平台的构建

三个就业方向,越往下越偏向于数据这种技术,越往上,越偏向于在商业上的运用。不管哪一个方向,都离不开对业务个技术的理解,只不过偏向点有所不同。人才需求呈现金字塔,数据分析师的人才需求量最大。

  • 企业管理咨询、战投部门、财务分析等方向

数据分析师三个岗位珙桐之处都是需要和数据联系,但可以划分为便业务型和偏技术型两种。

4.2 我适合的方向

  • 必须记住:数据分析是辅助商业决策的工具,目的是用工具更好的在行业中创造价值;
  • 工作也是学习的一部分,工作的目的在于创造,不要忽视创造;
  • 数据分析结合商学,和行业深度绑定发展。

5.数据分析学习计划

5.1 学习的学习

  • 创造第一:一上来就写代码和运用工具;
  • 注意实操场景,业务驱动数据分析;
  • 模仿最厉害的专家:使用的工具、交流的社区、看的书、日常关注的信息等

5.2 数据分析分为四个层次学习

  • 入门数据分析,掌握常用数据分析工具的使用;
  • 掌握数据分析必备方法论,提升数据分析能力;
  • 建立分析思维,探索分析应对之道;
  • 建立算法思维、数据探索能力,提升商业探索能力。

5.3 数据分析的学习组成部分

5.3.1 数据分析由三大板块组成

数据分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三块:数据采集、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

组成部分 描述 关键步骤
数据采集 数据分析的基础,有数据才可以进行分析 1.数据源选择
2.数据抓取工具抓取数据
数据挖掘 挖掘数据潜在的商业价值的过程 1.算法基础知识
2.数学基础知识
3.数据挖掘实战工具
数据可视化 直观的感受数据分析的结果 1.通过工具直观展示

5.4 掌握的知识内容细分

5.4.1 数据分析工具使用篇

Python for Everybody | Coursera

Learning Python for Data Analysis and Visualization

廖雪峰python课

《数据挖掘技术》

5.4.2 数据库应用技能篇

Managing Big Data with MySQL | Coursera

SQL教程_w3cschool

5.4.3 数据可视化工具篇

Data Visualization and Communication with Tableau | Coursera

Tableau Training & Tutorials

Live Training Resources

Webinars

5.4.4 常用统计基础知识篇

Basic Statistics | Coursera

5.4.5 商业分析知识篇

  • 战略思维/产品思维/市场营销思维
  • 信息分析能力/论证分析能力

5.4.6 机器学习

Machine Learning | Coursera

Hadoop、storm、spark

5.3 学习模块设计

最小知识:Excel及数据可视化、基本的商业分析套路和模型。

常用统计模型—->Excel—->MySQL—->Tableau。

最多3个月搞定所有工作,通过CDA的考试。

知识类别 知识模块 学习资源 课程性质 学习方式 学习情况
数据分析思维篇 数据分析常用的思维模型 《精益数据分析》《数据实践之美》《深入浅出数据分析》 必修 了解 完成
数据分析常用模型 《谁说菜鸟不会数据分析》1 必修 完成
常用的四十个战略思维模型 选修 商业实践 完成
数据分析案例解析 《数据化管理:洞悉零售及电子商务运营》 选修 商业实践
统计学知识篇 统计学思维 《统计学七支柱》《深入浅出统计学》《商务与经济统计》 必修
统计概念及常用统计量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必修
常用统计模型 必修
Excel技能养成篇 表格设计的原则;数据处理、筛选、 《Excel数据分析思维、技术与实践》《和秋叶一起学Excel》 必修 完成
函数及公式(Vlookup) 必修 完成
数据透视表/VBA程序开发 必修 完成
Excel实现数据可视化 必修 完成
XX业务数据分析 《高效商业分析——Excel建模与决策》 必修
数据库技能篇 数据库基本结构(查增删改) 必修
SQL及MySQL 《MySQL必知必会》及官方教程 必修
数据库数据获取方式 选修
XX数据库实战课程 《网站分析实战》
Pyhon使用篇 python从入门到精通 《利用Python进行数据分析》《python编程从入门到实践》 必修
Numpy入门到精通 必修
Pandas入门到精通 必修
Matplotib入门到精通
python统计分析 必修
python网络爬虫 必修 商业实战
python实现办公自动化 必修 案例实战
数据可视化篇 数据可视化原则、入门及工具 《数据之美——一本书学会可视化设计》《数据可视化之美》 必修
Excel实现数据可视化 必修
Tableau数据分析 《人人都是数据分析师:Tableau应用实战》 必修
Python 实现数据可视化 选修
经典数据可视化案例拆解 《数据可视化(40位数据设计师访谈录)》 必修 案例解析
机器学习入门篇 基本思想,算法分类、算法库 选修
无监督学习与聚类算法 必修
商业能力养成篇 商学入门 《智能商业》 必修
产业知识入门到精通 和君产业书单 必修
战略知识入门到精通 和君战略书单及王丰/曾乔课程 必修
招股书阅读 必修
游学、访谈 必修

参考资料

数据分析全景地图-三节课

数据分析课程-开课吧

数据分析实战45讲|极课时间

ChangeLog

20201024 增加数据分析的学习组成部分

20200823 增补学习计划

20200821 完成课程设计初稿

一切动机背后都是未被满足的需求。

1

人类为什么做他们所做的事?这是动机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动机(motivation)是指有目标的指引,为个体行为提供方向和动力的行为。

对动机的关注,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柏拉图等思想家认为人的行为受享乐主义所驱使。到了20世纪初,以弗洛伊德、赫尔为代表的学者,重点研究意志和本能,此时动机的研究仍属于哲学范畴,未形成独立的研究领域,属于动机心理学的1.0版。20世纪60~70年代,此时由行为主义向认知转变,重点研究期望目标和成就动机,动机心理学的进入2.0版。20世纪80年代后,以德西、瑞安为代表的心理学家把动机心理学推向3.0版,此后动机的研究与认知结合更紧密,自我决定论逐渐成为主流。

img

动机,是人类行动的燃料。你是否拖延成瘾?做事总受金钱驱使,久而久之,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作为老板,是否感觉难以调动员工积极性?

为此,你有必要更换行动的燃料。

2

需求可分为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人之所以为人,除生理需求外,更在于独特的心理需求,这方面最新进展为自我决定论。

自我决定论(Self-determination_theory),主要研究个体动机与目标的关系,是1980年代后动机心理学的核心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 · 德西(Edward Deci)和理查德 · 瑞安(Richard Ryan)在自我决定论中把自主、胜任、归属作为人类的核心动机。

自主(autonomy): 个体对自由、环境控制和自由选择的需要。如不喜欢被别人要求做某事、喜欢对事情有掌控感。

胜任(competence): 个体对能力和成功的需求。如能够胜任当前工作、教育上能够获得成功。

归属(relatedness ): 指与他人保持相属感的需要。如良好的家庭关系,在团队中有安全感。

img

自我决定论进一步把人的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个体因某一活动本身有趣或令人愉快而作出某一行为。比如,我做某事时因为某事很有趣。

外在动机是指个体出于某种外在原因(奖励、赞赏、好成绩、金钱等)而作出某一行为。比如,做了A事可以获得B事,上班是为了获得报酬。

个体行为并非完全只受内在动机或外在动机中的一种影响,是一个连续体。行事越偏内在动机,越能够激发核心动机,创造性和表现也越好。

通常情况下,越能够激发核心动机的需求,越偏内在动机,越坚持内在动机,核心需求将被进一步激发。

img

3

下面我们先一起看看,三个核心动机。这部分我将分别介绍1)为什么自主、胜任、归属如此重要;2)当得不到满足时,将会发生什么情况;3)核心动机对职业发展的启示。

自主

我们做一个实验:现在你在参加一个疼痛耐受性的研究,有下面两个参与方法,供你选择,请问你会选择哪一个?

A:共有五次点击,每次电击1分钟,电击开始的时间由计算机随机控制。

B:仍是五次电击,每次电击1分钟,电击强度造成的疼痛感强于A,但你可以选择点击开始的时间。

实验表明,大多数人会选择B,为什么大多数人宁愿为了控制电击开始时间而甘愿忍受更强的电击?

这和人们的自主需求有关,即每个人都有对自由、个人控制和自由选择的渴望。相比被他人的命令、计划或者高薪驱使,人们更倾向于做有自主权的事情。每个人都希望增强学习、工作及生活的自主能力。对生活中各方面控制越多,越能够感到自主感。比如工作中自主做事越多,越感到效率高;生活中有更多选择,越感到自主和幸福。

有一本研究人格特质与成功创造财富之间关系的书籍,在采访了45位高净值人士后,总结了成功公司创始人的8种人格特质,有一条说明了成功者的自主感,成功者坚信“我的命运掌握在我自己的手中”,这往往能够获得更好的结果。

相反,当自主需求被抑制时,会产生逆反心理,试图重新获得自主权。当无法获得自主权时,会产生习得性无助,可以理解为逆来顺受。

在生活中如何运用自主感呢:不妨尝试一下下面的方法

  • 工作中,时刻给领导和同事反馈,让他们知道你的进度和阶段性成果;
  • 成长型心智,不要因为一件事情失败,就认为自己任何事情都做不好;
  • 避免控制幻觉,不要高估自己的控制能力,做一个悲观的乐观主义者;
  • 对不能够控制但不得不做的事情,善用意义镀金术解决;
  • 给用户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但信息不要多到无法选择,需要给客户的是自主控制的感觉;

能力

每个人都希望有能力掌控生活,对个人能力的感知和自我效能感相关。自我效能感是指我们对自己完成某一特定任务的能力的看法或信念。自我效能感越强,越相信自己拥有成功完成某件事所需的技能。

自我效能感信念来自于我们以往成功或失败的经历,很大程度上受归因的影响。当把过去成功或失败的经历归因于内部/稳定性时,自我效能感更高。

自我效能感来自于能力及对能力水平的感知两个方面,这和人们对做成功/失败一件事情的归因有关。按照控制点和稳定性两个维度,可以把归因做如下划分:

| 内部 | 外部
—|—|—
稳定性 | 能力(Ability) | 难度(Task Difficulty)
非稳定性 | 努力(Effort) | 运气(Luck)

比如学生将某次考试成绩不好,归因于不够努力,并且有能力改变这种现状,会觉得将来有机会考得更好。而将没考好归因于难度太大,自己运气不好,下次可能依然考不好。可见,进行恰当的归因,会产生积极的结果。遇到困难时,不是归因自己的能力不行,而是看到可以不断提到能力做的更好。当取得很大成就时,不要认为是自己能力很强,那仅仅是运气好而已,比如在股市上获得超额回报。

很多时候,我们只有通过和他人进行比较,才知道自己有什么能力,自己是谁。利昂·费斯汀格1954年正式提出社会比较理论观点,其认为每个人都有准确评估个人能力的需求,而这种评价是参照别人的,如果你比大多数人好,会认为在某方面很有能力,反之,则认为自己在某方面能力很差。

人们可以向上进行社会比较,以实现自我提高,但过度的向上比较会带来焦虑、灰心、感到自己无能、嫉妒或自卑;向下社会比较可以增强信心,但过度向下比较则磨没斗志。最好的方法是,反着来,当过得不如意时,向下比较,当过得顺利时,向上比较。

归属

归属是人类的核心需求之一,爱情、亲情、友情、乡愁等,给心灵提供了停靠的港湾。从人类的进化看,需要依靠群体才能够生存下来;如今,归属感得到满足的人,更可能生活方式更健康,生活习惯更好;当我们从亲情、友情、爱情中获得归属感时,生活幸福感更高;在工作的公司归属感更强时,工作动力和工作效率更强。

每个人都在社会中寻求认同。社会认同理论(SIT)是由亨利·塔菲尔 、约翰·特纳等人提出并加以完善,指个人有归属需求,会迅速形成群体,并表现出对群体的认同(内群偏好)。当群体表现良好时,自尊感会更强。当个体与群内人的关系越紧密,越感觉被该群体接受,会变得越来越喜欢群内的人。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例子直观的了解社会认同理论。

  • 外出时对家乡的认同感,出国后产生民族自豪感;

  • 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高时,对工作积极性增强,更可能对公司产品进行宣传;

  • 能够产生归属感的社群,粘性更高;

  • 代表特定文化的圈子,会形成特定的归属感;

  • 当今各类APP搭建的社群、聊天、评论,增强用户的参与感,提高用户的留存度。

而当感到被排斥时,缺失归属感时,会产生负面影响。比如,负面情绪。伤心是负面情绪中最常见的一种,程度过深时,还会产生对该群体的攻击行为。比如,认知受损。一组研究表明感到孤独的老年人认知功能和记忆会更差。比如自我调节受损。长期被他人排斥、欺负时,容易发生抑郁、低自尊、饮食失调、反社会行为、犯罪、辍学、自杀等行为。

增强归属感的方法很多。人们一般愿意和两种人交往:亲和力强,能够给自己带来价值的人。前者需要同理心,需要让交往的对象刚到熟悉;后者则需要展示自己在某方面的能力,诸如交往能力、编程等等。

核心动机在职场中运用

选择一份工作时,通常考虑意义、快乐、优势三个维度。什么带给我意义?什么带给我快乐?我的优势是什么?三者背后更深层次的则是自主、胜任、归属。

初入职场的穷小子,没有拿到好牌,但并不妨碍激发核心动机,反而更需要增强核心动机。自主,积极主动,不断增强增强战略自由度;胜任,挑选学习曲线最陡的工作,做长期升值的工作;归属,找到自己人,和高质量的社群青年共同成长。

4

动机心理学提供了很多完成目标的方法,非常有效。执行意向是最值得推荐的方法之一。

什么是执行意向。执行意向是指个体在特定场景下个体将执行的具体行为的”如果……那么“计划。包含促进目标实现的具体行为反应、启动该反应的某个情景暗示。执行意向加强了具体情景与行为的关联,给大脑下达明确的指令,促成大脑将注意力集中于此。

执行意向达成的效果与所选目标有关。当目标实现起来比较困难时,使用执行意向效果更明显,对于内在动机驱动的目标,使用执行意向益处也很多。

例子:

  • 如果我晚上7点回到家中,感到很累,那么我就立马换上运动服去跑步。
  • 如果我在工作日没有时间学习认知与阅读训练营课程,那么我会在周末两天集中学习并提交作业。

但,执行意向不是万能的,当规划的目标很糟糕时,将不利于目标实现。所以,提高目标规划的质量很重要,要注意目标的灵活性,不妨碍你灵活的采取行动;要对自己制定的目标负责,是自己真正想要达成的目标,可以对外宣布目标,让他人监督你实现目标。

动机解释了人们行为背后的底层逻辑。对动机的理解和运用,需要结合具体的场景不断运用,上面的内容是看书后的总结。如果总结这本书给我的启发,我会给三个关键词:核心动机、自我决定论、执行意向。

End.

[toc]

种猪

目前种猪集中在五大公司手中,对育种市场呈垄断状态。2017年,前三大企业市场占有率为47%,PIC高达23%,位于第二和第三的Topigs Norvsin和DanAvl,分别占据14%和10%。

PICDan AvlTopigs Norsvin。该三家为美国公司。

DNA GeneticsHypor。DanAvl是家丹麦公司,Hypor是加拿大公司,

畜牧领域头部企业

温氏集团。创立于1983年,总部位于广东省云浮市,2015年11月上市。温氏股份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拥有控股公司326家、合作家庭农场 4.98万户、员工5万多名。2019年温氏股份上市肉猪1851.66万头、肉鸡9.25亿只,实现营业收入731.20亿元。

牧原股份。建于1992年,总部位于河南省南阳市,2014年1月上市。主营业务生猪养殖(占营业收入99%以上),下属子公司190余家。生猪养殖业务布局在全国18个省65个市139个县。

正邦集团。建于1996年,总部位于江西省南昌市,2007年上市。集团分设农牧、养殖、种植、物流、金融五大产业集团,在全国29个省(市、区)拥有480家分子公司、5万多名员工,在“一带一路”10个国家拥有15个企业。

新希望集团。始创于1982年,总部位于成都市武侯区,控股的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于1998年3月上市。新希望集团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分子公司超过600家,员工10万余人,集团资产规模超2,000亿元人民币,年销售收入超1,600亿元人民币。

正大集团。始创于1921年,是泰籍华人谢易初先生创办,集团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设立企业近600家,员工超过9万人。

天邦股份。注册地浙江省余姚市,天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于1996年,2007年挂牌上市。目前已拥有水产饲料、生物制品、生猪养殖(汉世伟)、生鲜食品(拾分味道)、工程建设(天邦开物)五个业务板块,2013年进入生猪现代化养殖。

。。。

黑猪领域头部企业

image-20200716110126295

科研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行业协会

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

中国养猪行业协会

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由动物营养学科奠基人许振英教授等老一辈专家学者于1989年创办,反映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与进展。2015年3月英文刊 Animal Nutrition 创刊。

《中国饲料》

《畜牧兽医学报》。创刊于1956年7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办,报道中国畜牧兽医行业中最具创新性、突破性及代表科学发展前沿的重大科研成果。

《中国畜牧兽医》

《中国兽医学报》。,是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

《农业工程学报》。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期刊,居“农业工程类”期刊榜首。

中国农业科学。1960年创刊,是中国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与中国农学会共同主办,本刊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等重要的学术评价指标,一直居于全国农业学术期刊界最前列或前列位次。

养猪领域专家

遗传育种

吴常信: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勤:山东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赵书红: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傅衍:浙江大学教授

李学伟:四川农业大学教授

潘玉春:浙江大学教授

王立贤: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陈瑶生:中山大学教授

吴珍芳: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动物营养

动物疫病防治

发酵床养猪

郑志伟从事发酵床一线推广的专家,从事发酵床研究 推广十余年,偏实战,著有《生物发酵床养猪新技术》

刘波、陈倩倩、王阶平等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教授、研究员,理论性较强,著有《正版异位发酵床微生物组多样性》。刘波申请专利数25项。

夏飚发酵菌品牌金宝贝董事长,从事发酵菌市场推广17年,偏实战和商业 ,主编《干撒式生态发酵床畜禽养殖新技术》。

朱昌雄 ,环发所副所长。《畜禽养殖污染微生物发酵床控制技术》

媒体

媒体

中国养猪网。国内养猪行业最具权威性的垂直型门户网站。

猪场动力网。成立于2008年。

农牧前沿.中国水产频道推出的 农牧前沿 资讯栏目,提供最新最热门的农牧养殖前沿内容

搜猪网。中国养猪行业第一市场分析预警门户。

爱猪网。深度专业报道养猪业。

新牧网

牧食记

猪好多网

养殖信息网

猪易网

中国猪业网

查猪价

中国畜牧业信息网4.0版

国际畜牧网

农兜媒体

发酵床技术网。专门介绍发酵床的技术网站。

饲料行业信息网

PIGWORLD

PORK

世界猪业之窗 pig333.cn。96874 专业人员注册,专注于养猪行业的教育性网站,内容涵盖了从养猪到猪肉的整个产业链。

Pig Progress。世界养猪进展的新闻。

wattpoultry。全球家禽业的新闻和分析。

中国种猪网

公众号

猪场动力网

新牧网

养猪一家人

明天猪价

猪天下网

养猪助手

养猪网

短视频

外部链接

期刊媒体

相关机构

在线手册

券商分析师

天风证券-吴立

招商证券

论坛

猪易论坛

养猪吧

行业大会

李曼中国养猪大会。由李曼教授搭建的全球养猪知识及经验分享平台,已成立33年。

中国畜牧业博览会

东北三省畜牧业交易博览会。目前已经举办27届

1

想象一下,把你的社交网络、中国所有的航班线路图、疫情的传染路径、某个社会热点的传播路径、某种观点在大众中的普及程度等抽象为由节点和边组成的网络。这些复杂网络是否有相同的规律?

针对类似这样的问题,还真有科学家进行研究。最早的研究是1736年关于柯尼斯堡七桥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图论。随着研究的深入,提出了随机图模型、六度分隔理论、弱联系理论、小世界模型、无标度网络模型等,逐渐演化到了今天的网络科学。

美国国家科研委员会将网络科学定义为研究物理,生物,和社会现象的网络化表达,建立针对这些象限具有预测效果的模型 的学科。

简单来说,网络科学研究的是由节点和边组成的网络的基本规律。

2

1736年,Leonhard Euler通过柯尼斯堡七桥问题提出「图论」。

img

1934年莫雷诺把人际关系划分为6种类型,莫雷诺把网络理念用于社会研究,开启了网络科学最重要的分支之一:「社会网络分析」。

1959,Erdős和Rényi提出「随机图模型」。随机图模型用于任何真实网络的基准或无效状态,随机图网络符合钟形曲线分布规律。构建方法:取所有节点,泡硬币,硬币正面向上,则画一个连线,硬币正面朝下,则转向下一个节点。当节点数量众多时,则使用计算机程序模拟。

1967年,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兰姆发现「小世界现象」,并提出「六度分隔理论」。实验:随机让陌生人寄送信件给A,但并没有告诉地址,这些陌生人可以把信件转送给他们认为认识A的人,实验表明没有一封信件被转发10次以上到达A,平均为6次。

1973年,格兰诺维特通过研究城镇居民如何找工作,提出「弱联系理论」

1998年,瓦特和他的导师斯托加茨发表论文《Collective Dynamics of Small-World Networks(小世界网络的集体动力学)》,提出「小世界模型」。

1999年,巴拉巴西教授及其博士生Albert发表《随机网络中标度的涌现》一文,提出「无标度网络模型」,即网络中的边不是随机分布的,少部分顶点,占据了大部分链接。符合二八定律。

image-20210306073801332

至此,复杂网络研究进入网络科学新时代。

3

对于不搞研究的人,学习网络科学最重要的是学习网络思维

网络思维把事物抽象为点、边。比如,想了解一个热点事件的传播规律,可以分析热点最初始于哪里,是通过哪些节点传播出去的,由此分析舆论背后的力量。

所有的网络背后有三个基本的特征:高度的集群性、不均衡的度分布以及中心节点结构。

高度集群性: 节点A与节点B和C相连,节点B和C也有可能相连(小世界网络)。比如你的朋友的朋友,可能也是我的朋友,一个领域核心玩家一般相互认识,如果你与领域内顶级人才的认识路径很长,那说明你不够知名。

不均衡的度分布: 节点之间的连接符合幂律分布规律,即20%的中心节点连接另外的80%的节点(无标度网络)。比如,网络上超过80%的网页只有不超过4个超链接,但不到总页面数的万分之一的网页却拥有极多的链接。

中心节点: 网络中信息和行为传递的主要通道。节点A连接节点B和节点C,节点B想要认识节点C,需要通过节点A,那么节点A是中心节点。

4

把三个特征用到个人发展中,给我最大的启示是:成为中心节点、利用好弱关系。

成为中心节点。 处在中心节点,意味着可以链接更多的人,获得更多的信息,自然可以获得更多发展机会。成为中心节点的好方法是1)发起社群,比如发起一些行业内的交流活动,如果做得好,会有越来越多优质的资源涌入,大家一想到要什么事情需要帮忙,会想到发起人你;2)接触更多高质量的社群,接触的信息多了,会发现信息差的存在,这就存在套利空间,看到过这么一句话:向草根讲述精英的做事逻辑,向精英讲述草根的接地气,道理也一样;3)想办法加入行业内顶级选手所在的圈子,逐渐获得认可。

利用好弱关系。 主动链接和维护弱关系,弱关系比强关系更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附:复杂与网络科学书籍

《复杂》《隐秩序》《网络、群体与市场》《六度分隔》《隐秩序》

参考资料网络科学的前世今生 ——零基础学习网络科学(一)

更多详见社会网络分析入门书目导读

2020年6月27日

工作和休闲,你会选择哪一种活动?如果你知道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 Csikszentmihaly)关于心流的研究,你多半会回答工作相比休闲更能产生最有体验。

为什么会这样?工作可以主动确定目标和接受信息,而很多时候休闲是无意识的,被动接触信息,没有明确的目标。其次,工作中战胜挑战带来的快感远大于休闲时较少调动大脑能量。同时,为完成一项工作全身心的投入的体验,远大于休闲后带来的空虚感。

心流与精神熵

心流(flow)是由著名心理学家,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这本书出版于1990年,畅销至今仍然热度不减。

作者把熵(entropy)的概念引入心流研究,熵(entropy)的概念来自热力学,是用来量度系统混乱程度的参数。系统越混乱无序,熵值越高。一切自发的物理过程,都是熵增加的过程,熵增到最后,便是热寂,也叫熵死。任正非把熵的概念引入到华为管理之中。

我把“热力学第二定理”从自然科学引入到社会科学中来,意思就是要拉开差距,由数千中坚力量 带动十五万人的队伍滚滚向前。我们要不断激活我们的队伍,防止“熵死”。我们决不允许出现组 织“黑洞”,这个黑洞就是惰怠,不能让它吞噬了我们的光和热,吞噬了活力。

当各种接触的信息、想法、念头在头脑中乱窜,无法专注在一件事情上,会产生烦躁和焦虑,被称为精神熵。

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中提到:“自然万物都趋向从有序到无序,即熵值增加。而生命需要通过不断抵消其生活中产生的正熵,使自己维持在一个稳定而低的熵水平上。生命以负熵为生”。当精神熵处于低值时,你体验到的是心流,一种专注其中,不知时间流逝,忘我的状态。

进入心流状态的人通常会有如下特征:完全投入;会有极度兴奋或狂喜的感觉;内心清明——知道做什么,以及如何做;表现出出奇的镇定冷静;感觉时间似乎静止了,或者觉得时间倏忽而逝。

心流的构成要素

要产生心流,需要满足下面条件:

  • 明确的目标。目标和个人能力之间有一个黄金比例,不会因目标太难而放弃,也不会因目标太简单而感到无聊。
  • 即时反馈。向目标靠近中收到反馈,回馈因人而异。
  • 全神贯注。不觉时间流逝,时间感改变,几小时感觉就是几分钟。
  • 掌控自如。能够充满乐趣的掌控自己的行动。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做很多事情是无意识的,即没有明确的目标。大脑处理资讯的能力是有限的,最多处理7组资讯,新进入的资讯会冲淡旧的资讯,还会消耗注意力去处理这部分资讯。看剧、刷抖音、看轻松的文章,更少的消耗脑能量,容易让人沉迷。但会伤害人的注意力,长此以往,再想处理消耗脑力更多的信息时,会发现注意力难以集中。

意识是大脑对身体内部和外界接触到的一切资讯,加以评估并由身体做出适当反应的过程。意图则是使意识化资讯为秩序的能量。

米哈里指出:

应用注意力的方式足以决定人生的外观与内涵,塑造可能全然相反的现实。

斯图尔特·克雷纳在《创新的本质》中,提出企业需要基于三个原则创造开放空间:心流、有趣性、合作精神。工作太简单,员工会感到枯燥,太难会放弃,而当难度刚好适中时,会体验到心流。这类工作有明确的目标、能获得即时反馈、与员工技能相匹配,比如下面一些工作容易产生到心流。

  • 可以自由的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一件事情的目标并不是领导强制的,而是可以给自己带来好处。
  • 不断的接触到新的信息。
  • 做一件事情能够获得反馈。能够评价工作效果,并且知道如何改进。
  • 关注过程,而非目标。作需要以结果导向,但在工作中,关注达成目标的过程,而非结果,可以把对达成结果的压力变为如何达成结果的动力。

自得其乐并非逆来顺受

在汉语词典中,自得其乐是指“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拥有自得其乐性格的人,最大的特征是能够从一般人无法忍受的环境中寻找到乐趣。喜欢独处的人,似乎特别擅长自得其乐。在别人看来无趣的生活,他们却乐在其中,那是因为他们内心构建了一套秩序。

一般人面对糟糕环境时,会把注意力放在抱怨环境,产生绝望、不公和悲愤的情绪。但,拥有自得其乐性格的人,擅长把糟糕环境当成充满乐趣的挑战活动,从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比如,我实习时,被安排去整理上百个电子表格,同组的两个人觉得这个工作没有技术含量,就机械的去整理。而我没有急于整理,而是把这项任务当成提升自己excel技能的好机会。我在整理过程中,不断摸索快速整理的办法,观察数据之间的规律,觉得这个过程很有趣。最终,同样的工作量,我全部完成时,组内另外2个伙伴才完成1/3。项目经理看到这个结果很惊讶,又给了我很多试手机会,实习结束时,还希望我留在公司里面。

同样的外在环境,每个人构造的意义体系并不相同,但使用成长型思维,更利于问题解决和个人成长。

牌局的结果,并不是发完牌就结束了,而是掌握在概率女神手中。拿到的牌再烂,也有获胜的机会,在挫折中自得其乐,可以提升获胜的概率。

那应该如何做到自得其乐呢?

清晰而具体的目标。 确定一个目标并不那么容易,目标确定是主观和外在环境和谐共存的过程。仅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的意图凌驾在环境之上,会失去处事的灵活性。正确的做法是,观察外在环境,不断从环境中寻找反馈,把外在环境视为挑战,提升技能。

全神贯注的投入到所要做的事情上。 当有目标时,会想办法寻找达成目标需要的条件,凌乱的资讯会有秩序的进入视野之中,化为己用。

不要过于自我,关注环境。 仅有一个自我,会忽视世界的多样性。和自己目标有关的信息才注意,任何事情都在算计和自己目标的相关性,这种过于沉迷自我的表现,或许可以一直保持心流,但也会感到空洞无聊——你的快乐是无法和外界分享的快乐。

恰当处理随机事件。 应把意外事件通过技巧转变为心流体验,一直把自己的需要看得太重,当遇到意外事件时,感受不到挑战的乐趣,感受到的是压力。

做一个更复杂的人

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生活的意义。何为意义?意义是方向,能够把意识有秩序组织起来,降低精神熵。

研究人如何发展自我观念、人生的长期目标等专题的心理学认为人生建立复杂意义系统遵循以下过程:

第一阶段:人生的意义是求生、求舒服、求享乐,这时的意义完全是人的本能追求的。

第二阶段:当身体安全得到充分保障时,追求归属感,希望得到社会主流价值的认可,这时会把社会赋予的意义当成个人追求的人生意义。

第三阶段:对社会赋予的价值观有了更多的内省,不再盲目的认同。这时对自我有了更多认识,这时对人生意义的追求有了更多自我的成分,清楚自己能做什么,哪些东西无能为力。

第四阶段:有点像修道圆满,在更大的时空维度中寻找意义,达到对自我和社会认同的和谐。

并非每个人都会经过四个阶段,大多数人只会停留在前两个阶段。在温饱生存压力下,会一直追求第一阶段,到达第二阶段有了不错的社会地位,大多数人会觉得很舒适了。

因家庭环境、性格、教育背景等差异,每个人所理解的人生意义并不相同,这并没有对错之分。更重要的是体验心流,让自己未来拥有更大的自由度。

最后,把契克森米哈赖下面一句话献给大家,愿心流常在。

有趣的是,我们只有在不掺杂其他动机,只为行动而行动时,才能学会做一个比原来的自己更复杂的人。选定一个目标,投入全部的注意力,不论做什么事都会觉得乐趣无穷。一旦尝到这种快乐,我们就会加倍努力,重温它的滋味——自我成长就开始了。

第一次知道Lisa 的情绪建构论,是在开智学堂的一场直播,当时也没细想这个大家熟知的情绪观点有何区别。在头脑中,一直认为下面观点是正确的:

  • 不同时间内同一情绪指纹是相似的;不同年龄、性别、个性、文化背景的人同一情绪指纹也是相似的;同一情绪有相似的情绪指纹。
  • 面部表情可以客观准确的评估情绪;不管哪里出生、长大都能够识别同一面部表情代表的情绪。
  • 特定的大脑区域是某个情绪的神经指纹。

直到看了Lisa 的《情绪》后,我发现上述观点统统都是错的!上面是传统情绪观的内容,而Lisa通过几十年的研究,指出:

情绪不是你对世界的反应,情绪是你构建的世界。

我们一直认为外在事物触发了情绪,但实际上,外在事物并不带任何情感,而是大脑加工构建的情感。

为什么传统的情绪观是错的?

传统情绪观内容

除了上面提到的观点,传统情绪观内通可以总结为下面四种。

类别 观点
情绪从何而来 情绪是进化的产物,是天生的
面部表情与情绪关系 面部表情与特定情绪相对应
情绪与特定外部表现对应关系 情绪可以通过面部表情/声音/动作等一一展现
情绪具有普遍性 有的情绪全世界通用

基本情绪研究法掺杂太多主观因素

摆拍好的表情测试主观性高。这种测试方法给出六种基本情绪(愤怒、恐惧、厌恶、惊讶、悲伤和快乐)最标准的面部表情照片,让测试者根据照片判断表情,或者让测试者选出最符合文字描述的表情。众多研究虽然证实了不同区域、不同年龄人选出的答案基本一致,但该方法是摆拍好表情后的测试,掺杂了太多主观判断。

通过脸部肌电图可以发现上述测试的错误。排除所有人类知觉的干扰,在测试者眉毛、前额、脸颊及下巴放置点极,激发测试者的各种表情,并记录。实验发现,脸部肌肉运动只能区分快乐和不快乐。同时,该研究方法记录的面部运动与基本情绪法中的照片不能完全匹配。这表明,当体验到某种特定情绪时,面部肌肉运动并不一致。

因脸部肌电图方法不能完全监测脸部所有肌肉的运动,心理学家通过受过培训的观察者观察受试者面部表情的变化。这种方法与基本情绪法相比,更加客观,但该方法观察到的面部运动和摆拍的照片不一致。此外,卡姆拉斯和奥斯特证明,新生儿的表情不像成年人的表情一样分化。

仅靠面部反映情绪的方法局限性大

仅靠面部表情看情绪不够。其他科学家也发现,在判断情绪时,我们可以从周围环境中获取大量信息,需要根据身体、声音、生活环境判断哪个行动具有意义。比如,当某人遇到蛇时,不看面部表情,我们也能够想象他的表情。

同时,一种情绪并非只有一个面部表情。演员按照写出来的场景表演各种情绪表情,Lisa发现,虽然是表达恐惧,但表达情绪的面部表情会随着情景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最后,通过元分析证明不同情绪并没有特定指纹。

不同场合、不同环境、不同研究中,对于同一个人或者不同的人,相同的情绪类别会出现不同的生理反应,不存在一致性,变异性才是常态。

什么是情绪?情绪从何而来?

这里需要提一下Lisa的知识背景,Lisa是1963年生人,知名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及情绪专家,Lisa对情绪的研究收到神经科学方面知识的影响,研究角度倾向于从大脑结构分析情绪的形成。

情绪是包含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外周生唤醒的心理状态集合体,是人类心理模型的一项关键特征。把情绪建构比喻成做菜,需要原料和做菜的方法。那建构情绪的原料包括:内感受、身体预算、过去经验、情景因素,构建的方式则是情绪回路,概念的构建和情绪实例。

Lisa发现了内感受对情绪生成的重要性。大脑的内在活动是由神经元集合构建出来的,大脑中有860亿个神经元,这些神经元一直处于激活状态,相互刺激,形成内在网络。这些活跃的神经元除了保持心脏、呼吸及其他内在功能正常发挥外,还在无时无刻的对接受到的信息进行预测、模拟、对比和纠正偏差,影响身体预算的分配。内感受是大脑神经元对接触到外部信息及身体内部信息进行预测、模拟、对比和纠正偏差的过程,是人类神经系统的一个基本特征。

这里需要提到预测回路。什么是预测回路?进入大脑的信息要经过「预测—模拟—对比—解决偏差」的过程。

image-20200516220835979

小时候,在路边遇到一条蛇在睡觉,看到蛇绿色的皮肤,圈成一圈,心脏不由咚咚加快跳,头脑里跳出被蛇咬的情景,莫名感到疼痛感,体验到被咬无法逃脱的恐惧。晚上,一个人走在灯光昏暗,电线杂乱密布,空无一人的小巷,感到压抑,头脑里想象着听说过、电视中看到过的类似情景时构建出来的恐惧,不断的根据环境预测,调整步伐,张望四周,带着害怕走过了那条漫长的路……概念是各种实例高纬度的抽象,同样是恐惧的概念,上面两段提到的恐惧并不相同,说明概念具有极强的情景依赖性。根据不同实例,预测纠偏,构建符合情景的情绪。

image-20200523225607357

于是,情绪的构建过程是这样的:大脑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将信息输入大脑,形成某种情绪概念。当有新的事物输入时(情绪实例),大脑会与原有的情绪概念系统进行对比,出现偏差则进行调整,当预测和输入的信息相匹配时,情绪便产生了。

举个例子,最初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兴奋,第一次看到兴奋表情时,别人告诉我们这是兴奋,于是大脑储存了兴奋包含的要素(比如兴奋的背景、兴奋的表现),当下一次接触到类似表情时,大脑会把这个表情和兴奋对比,当一致时,判定为兴奋,当不一致时,会根据其他信息纠正偏差,或许输出的是愉悦。

成为情绪的建构师

社会经济发展放缓,各种精神疾病增多,现代人应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情绪调节的方法很多,我根据书中的内容,列了一下,以便取用。

平衡身体预算

方法 好例子
良好生活习惯(充足睡眠、健康饮食、定期锻炼) 每天11:30睡觉,6:00起床,每天感到精神饱满
多吃水果,不吃垃圾食品,少吃油腻食品,感到头脑清醒
让身体保持舒适(按摩,身体接触等)
做瑜伽 大学期间曾每早冥想半小时,感觉很舒适,情绪平和
改善生活环境(多接触绿色植物和光,少去人流拥挤的地方) 工作一段时间后,散步、随意走一下,调整了原来的身体预算,重新回到工位时,效率提高了
做给予和感激的事(和朋友聚餐,并请客)
沉浸在场景中(读引人入胜的小说,看电影)

充实情绪词汇

情绪粒度高,能够构建出更细致的情绪体验能力,大脑预测可以更准确的根据身体需要调整身体,从而适应环境。

充实情绪词汇的方法包括:

  • 学习新词汇。比如,读一些不喜欢的书籍;表达情绪时,用更具体的词语,不要只会用尴尬、666;发生的事情,用新的概念组合,比如离开家乡的发呆。
  • 尝试新的事物。比如,外出旅行,尝试不熟悉的事物,接触不同的观点。
  • 每天记录积极体验。比如,记录愉悦的体验,表达感激时的心情,这样做概念系统会强化积极体验的概念,改变原有的情绪反映模式。

解构自我,重新分类

解构自我,观察此时此刻的自我。比如通过“观呼吸”(佛教冥想的一种方法),感知一呼一吸对身体的影响,当出现杂念、妄想时,不刻意去压制和注意,你会发现万物寂静,所有的一切都不过是由心(生理感觉)的生长出来的,人的情绪也变得平和了。

对情绪重新分类。把一种情景下自发产生的情绪,归结为另一种情绪。比如要考试了感到很紧张、焦虑,对自己说“不要紧张,不要焦虑“不起作用,提醒自己这是身体的正常反映,把考试归结为兴奋(感觉不容易做到,之前试过几次),或许会提高分数。

情绪不是你对世界的反应,情绪是你构建的世界。世界只是我看到的样子,你我的世界并不相通。每个人的出生,经历,知识背景,接触的人,获取的信息,对纷繁世界的注意点并不相同,构建的内心世界也就不同。当痛苦、压抑、自卑、不满、狂妄时,不妨内观头脑中构建的世界,换个角度,看到的世界会不一样。你说呢?

任何一个商业活动,无非三个基本要素:顾客、产品、供应链

顾客:顾客是谁,顾客需要什么产品,顾客如何才能够感知和接受产品
产品:满足顾客需要的产品是什么,产品如何设计,产品开发思路,产品开发的成本
供应链:如何把产品运送到顾客那里,如何以合适的时间和成本组织供应链。

工业制造为例,顾客是下游的采购商,产品是XX工业品,企业需要根据需求设计或者生产,需要预测采购商的需求量,需要库存,组织货物的发送。

生鲜电商为例,顾客是小区年轻一族,他们需要安全、便捷、体验感好的产品,顾客对价格敏感性相对较低。分析清楚后,电商公司要思考从哪里找货,如何加工,如何仓储,如何运输等一系列问题。

再以职业教育行业为例,顾客是希望提升XX方面职业技能,付费能力XX的人,为此需要开发XX产品,需要解决教研设计产品、大规模获取用户的问题。

当然,实际的商业活动比这个复杂,但离不开这三个基本要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