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抽空去中央美术学院,参观本科生毕业作品展。参观3个小时,看到很多创意十足的作品。

几百幅作品展创造了一个脱离具体事物的场景,反而能让大脑从更高维度提取事物运行模式。

大胆的想法比保守的想法更容易实现

受文化环境影响,我们对很多事情的看法早已固化,形成固定的观念,难以从新的角度看待事物。比如,认为水壶只能用来装水;必须按照标准解法去解决问题。

这,正是想象力的障碍。也难以找到创新性解法。

实际上大胆的想法比保守的想法更容易实现。一个大胆的想法能让你超脱常规,不被假想的事物固定功能束缚,或者被自以为难以解决的难题束缚。

不要一上来就假设某件事情做不成。而是先想这件事情的无数种可能、一个你难以想象的目标,然后去凑实现这件事情所需的要素和条件。想不到绝不是断言“不可能”的根据,只是我们不知道如何实现它而已。

艺术创作天马行空,但却有内在逻辑。万物不为我所有,但万物皆为我所用。大胆想象并不是乱想,瞎想,而是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彻底调查现状的基础上。

要敢想敢干。

可能性

解决问题要回到最基本的要素,然后演变出无数种可能。这种不行就换一种。没有人规定你必须采用某种路径,这也是真实社会和学校做题的不同之处——不存在标准答案。

一上来就假设,一件事情有无数种可能,例如从西二旗出发去天安门:

  1. 驾车
  2. 先步行+坐地铁
  3. 共享单车+地铁
  4. 出租车
  5. 滴滴顺风车
  6. 找人接
  7. 步行
  8. 坐飞机
    ……

你要的结果是去天安门,只要大方向不错,那怎么去天安门,有无数种可能性。

正如完整的设计是全面的,力图把所有的要素和必不可少的调节因素都考虑到决策制定的过程中。战略是把浑然一体的事物,拆解成各个要素,然后按照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组合,变成行动。

在无数种可能性中,不可能成功的是常规思考,以及行动时没有采取最小阻力原则。

做事应该一上来就要有这种假设,从N个角度,看到N中可能。然后卡住关键点,一段时间突破一个节点。

创新

而培养想象力首先需要突破心理障碍,通过千百次的训练,转换早已被禁锢的思维。

正如《创新算法》中提到的:

刚开始方法很简单(增加、减少、反过来做,等等);后来越来越复杂(通过时间来改变物体特征,改变物体和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直到最后,当学生们客服心理惯性进行思考的时候才结束。

其他方法见:

1)加减乘除法:

  • 加:增加别人不要的环节或者做得更好。
  • 减:把别人都有的环节降低标准
  • 乘:用其他领域的做法改善现有环节
  • 除:剔除别人理所应当的东西

2)元反空

3)第一序改变、第二序改变

4)极值化

5)数学里面的 交、并、补、全;或且非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城市转向农村,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你可以把中国共产党当成为一家公司。公司的目标和为人民服务,业务是建设为人民服务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体系,组织队伍是9000多万党员。

分析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分析公司经营是一样的思路。可以从现状、定位和发展方向、业务、组织/队伍、创始人/创始团队初心、阶段目标及策略入手。

本文是重读井冈山根据地相关内容,并讨论公司业务后所写,具体操作层面的东西,就不写在里面了。

1

先看下大的时代背景。1927年,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各方军阀割据。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因敌人强大,国共内部矛盾等原因,最终走向失败。大量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遭到屠杀,中国共产党面临严峻考验。

路在何方?还能合作么?

在八七会议上,中共中央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和开展土地革命的总方针,并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毛泽东作为中央特派员到湖南改组省委,并发动和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但因敌众我寡,很快遭遇重挫。9月29日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时,原本5000多人的秋收起义部队,剩下不到1000人。

此时,外部各种思潮和势力涌动,党内思想混乱:中国革命的路在何方?红旗还能打多久?发展路线是什么?

整个组织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地步。毛泽东放弃了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转而从敌人薄弱的山区入手。

通过一系列努力,最终找到了中国革命发展发向,队伍组织方式,逐步在井冈山建立了四个县的根据地。

2

当时采取了哪些关键措施呢?

首先,整顿队伍,实行三湾改编。

1927年9月19日,毛泽东到达江西的三湾村,召集会议,主持了“三湾改编”。当时队伍缺乏发展方向,士气低落,人心浮动,军队成分复杂,习气严重,被人称是“痞子运动”。

缩编。整编部队,把原来的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缩编为1个团。

建组织体系。党组织建在连上,设立党代表制度,排有党小组,班有党员;营、团以上建党委,全军由毛泽东领导前委。一系列组织原则,确保目标统一,党指挥枪。

明确纪律。三湾改编时,提出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变为八项注意)。里面内容写得非常接地气。

三大纪律是: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第三,打土豪要归公。六项注意是: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后来还提出一项注意:洗澡要避女人)。

同时主张官兵平等。

其次,确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总方针。

为什么选择农村?1)军阀混乱,农村地区具备建立根据地条件;2)走城市发起革命的道路不通,且共产党在城市没有竞争力;2)毛泽东通过大量走访,感知到了团结农民、工人等无产阶级才有希望

为什么要武装夺取政权?枪杆子里出政权,没有军队,只能任人宰割。

总方针并不是一开始就确立的,而是逐渐完善的。例如,毛泽东先后写下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10月15日)和《井冈山的斗争》(1928年11月25日)两篇重要著作,从理论和实践上回答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问题,并指明了赢得革命胜利的总方针。

此外,通过一系列政策巩固和扩大根据地

如深入割据地区的土地革命、军队帮助地方党的发展等。

颁布《井冈山土地法》,解决了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为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最终,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以此为基础,走向全国,1949年建立新中国。

3

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设过程中可以借鉴的东西太多了。

1、首先方正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总方针

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转向农村包围城市,这是发展方向的转变。转变来自深度调查中国社会各阶层,从实际出发。

并且把武装斗争与根据地建设相结合:在武装斗争中不断巩固和扩大根据地,形成了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相结合的模式,为后续革命斗争提供了有效经验和模式。

启发:大方向不要走错。要从自身具备优势的地方切入,不要盲目模仿和跟风做项目。

2、组织上

缩编。保持队伍精简,一切活动指向获得更多群众支持,让群众认可军队。

组织上,“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操作上,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诉说纪律和规则,不搞形而上的东西。人格上讲求人人平等,不搞区别对待。

3、实事求是;群众路线

一些从实际出发,不盲从权威,管用就好。员工来公司工作,首先是获得收入。

坚持走进客户,展开广泛调研,了解客户的需求。

毛泽东一辈子没有拿过枪,但他抓方向(来自广泛调研、读史、逻辑思维)、抓组织、抓文化,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斗争,最终建立了新中国。

听了一下最近很火的郭有才唱的《诺言》,是有点让人上头。这首歌已经超过2.1亿次点赞,他的账号7天涨粉700万。

这是一个现象级传播案例,背后是如何操作的,我们无法预料也无法复制。他的这首歌火了,是各种要素交织后出现的,既有歌曲本身,也有他的故事,还有平台的需要,也有各种蹭流量人的传播。

思考背后原因,让人觉得恐怖—大众一直是吃瓜和被操纵的。也可以看到14亿中国人组成的巨大折叠市场。

抛开这些不谈。

这段时间一直在思考传播和产品设计问题。如果把产品比喻为一杯啤酒,功用(理性)部分是杯子下半部分的啤酒,而感性部分则是啤酒的泡沫。

理性部分空间有限。而感性部分是无限的、想象空间巨大。当感性上头后,总会做出意向不到的事情。

一个普通的产品,加上故事、漂亮的外包装后,价格可能翻几倍。还会由此吸引一帮“信徒”。例如钻戒,一颗普通的石头,被包装成爱情信物,一辈子只能为所爱之人买一次——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例如满足同样需求、技术实力差不多的网站,更注重用户体验的那一个,做起来概率更大。例如,当老师和学员产生情感联系时,学员对课程的认可度会变高,也更愿意向他人推荐课程,当然前提是课程值得被推荐!

所以,一个产品除了功用部分外,还需要有感性部分,特别是面向C端的产品(米面粮油等农产品除外)。

为了更好地理解感性,我们不妨使用“情绪”这个词。我们为了让学员打开心扉,会营造交流氛围,比如使用暖色偏暗的灯光,把学员围成一圈,调整室内温度,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还会带头打开心扉。这些动作,会拉近学员之间的心理距离,创造难得的“灵魂交流”。

在产品设计时,我们始终坚持极简风格——专注核心功能;坚持美感——高颜值,砍掉无关元素;坚持及时反馈——给予提示,创造心流。这些设计考量,会降低用户认知负荷,让其感到”爽”。

在讲课时,则带领学员旅游——先讲解整张地图,再讲解每个景点,讲解时多用故事和案例,还留时间给他们体验。

产品为何会被自发传播?传播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传播产品的这个人,想借产品向表达他的品味、喜好、当时的情绪、某种价值观等。当他觉得推荐某个产品“很有面子”、”发现了一个很牛/有趣的东西”时,他才会向周围的人推荐。因为向别人推荐产品,会消耗/增强他的社会信用。

产品设计者如何制造传播机会呢?这个部分待有时间了,列出来。这里说一点,集展型作品和排行榜,天然带有传播属性。比如,史上最全XX,最厉害的12个XX工具。

总的来说,塑造和传播产品,除了考虑理性部分,还需要关注感性部分。

和人交往也是一样,情感是润滑剂,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本身就是一种价值。

20240518

没想到都工作五年了。

边读《工作的心智》,边回顾5年工作生涯,对书中的内容特别有共鸣。读了多遍,每次读都有新的收获。

刚踏入职场时,为了建立对工作的认识,我从网上下载了近300篇写职场的文章学习,其中就包括本书作者阳志平老师「工作谈」系列等文章——对我的启发很大。

如果给5年前的自己三个职业建议,我想是:保持心气、专注作品、聪明地创作作品。

保持心气

书里提到,心气、智力和格局,是成为英才的三大关键词。没有心气,何谈大作品。心气是发动机,驱使你不断前行;如导航仪,让你有前进方向。

我的职业选择和对心气的认识,受王明夫先生影响。上课时,他告诉我们:立身以立志为先,一个心中没有理想之火在燃烧的人,是没有培养前途的。他告诉我们职场的第一个十年(25-35岁)要了解社会和职业、补充学历技能等、打造稀缺性有位子票子车子房子,并且在作业区分享了一批有志向的人激励我们。

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学生被点燃——成为一个有理想的人!23岁我写下了《我的职业理想》,离开成都,放弃国内头部管理咨询公司和行业内的头部公司管培生工作机会,朝着自认为正确的职业方向前进。

在訾博士的帮助下,我入职了上海一家金融公司,就此开启职业生涯。我设定了一个很长远的目标和3年的目标:培养良好工作习惯;全面了解农业食品行业各个细分领域,寻找机会。

那几年,我的足迹遍布全国50多个城市,从一线城市到只有5万人的边陲小县城、从政府高层领导到基层公务员、从千亿市值公司董事长到卸货工人,从精英白领到菜市场小贩,都有接触,增长不少见识,我不断观察和思考,积累解决问题的能力。

心气也可以理解为心力。在企业中,企业家的心气是企图心,或者做事的初心,驱动着他带领企业不断前进。

去年访谈一个我非常敬佩的企业家,当谈及他的动力时,他说,最初创业是不满足农科院的工资,想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随着业务不断做大,觉得前面有一个目标,我要超越恒星,我要超越通威,这又不断激励我有机会把事业做大。再往后就觉得团队这么大,能力很强,我要成为全球基因的企业,我要给整个食品安全整个社会带来贡献,这是后来真正的目标,这个时候就不是赚多少钱的问题了。

他的回答,说明心气是可以变化的,心气是你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很长一段时间,我的心气来自“不服”——别人觉得某个东西不好,我偏要用几年证明是好的;别人没法得到的,我就要想办法得到;别人做到的,我要做得更好。

后来慢慢变了,自己有了评判标准和反思能力,无需向别人证明。

有了心气,对事情的选择会变得简单,特别是艰难决策。此处要注意,不要眼高手低。

那么心气如何保持?书中给出了方法——简单的生活方式。心思太杂,自然损耗心气,减少了全身心工作的时间。

如果你对工作有所追求,那心气必不可少。坚持12年,你会发现,早已到了新的高度。

专注作品

心力向内,作品向外。有了心力,你需要不断创作作品。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工作中出现了诸多现象:把平台能力当成自己的能力;只有工作经历,却没有代表作;认为要经过漫长学习和工作,30岁后才有作品;在别人制定的游戏规则中,出卖时间换取回报。

真的是这样么?不!你要夺回工作主动权——专注作品。作品是支点,代表了你是谁,是进行社会交易的标的物,是你的生产资料。

从作品的角度理解工作,一份工作如果没有提高你的社会生存能力,那就不是好工作。在工作中,很多人只专注上级派给自己的工作,缺乏对产供销、人财物的完整认识和实践,不能独立完成整个市场交易。

你要清楚工作的目标是什么,你要创作什么作品,而非被动等着公司安排工作。学习和在公司上班,都是为了更好地完成作品。我们不妨换个视角。把自己当成一家公司,在公司上班是在服务客户,老板是自己的客户,其他同事是自己的合作伙伴。

那么,如何判断你是否拥有作品,以及作品的价值呢?一是看是否对外交易,作品是向外的,有具体形态,如果仅仅是停留在头脑中的想法,那就不是作品,创造的价值越大,作品的价值也就越大。二是看你是否拥有署名权和利益分配权。

很惭愧,我目前没有能拿得出手的作品。问题出在:1)认为30岁前要积淀,是学习、练手阶段,没有以作品为导向进行学习和工作;2)总认为自己没做好创作作品的准备,对自己不喜欢但很重要的事无限拖延,认为时间还很多;3)不知道通过图书、软件、项目等形式,固定作品。

创作作品的第一步是快速行动起来,先完成一个能够得到的目标。比如你可以先做几十万量级的小项目,逐渐做几百万、几千万量级的项目。这点我也有很大改进空间,有的项目已经有起色了,我没有想着如何优化研发、优化销售、提升团队能力,而是跳到其他项目去,导致什么都没有做深做透。

这本书开篇便是在谈作品,足以见作品的重要性。阳老师详细总结了作品的形态;谈了要有作品矩阵;还告诉你如何持续创作作品。读后你对作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image-20240505005125973

聪明地创作作品

那如何聪明地创作作品呢?独特视角、良性竞争、他人相助。

独特视角

观察世界的角度不同,看到的自然不同。阳老师给出的方法是:深描式观察、全局式理解和适应式实践。

深描式观察可以利用直觉和常识。 观察最优秀的企业家和投资人,当谈及如何做某个关键决策时,他们几乎都说“凭直觉”。

当面对一件不熟悉的事情时,你应该去体验,然后用常识判断。如果体验后,从常识看都行不通,那就不碰。例如,有的项目,从常识看,成本怎么都打不平,那就不要碰,典型如每日优鲜的前置仓。

再比如,当业务遇到瓶颈时,不是坐在办公室空想,而是走进客户,去一线了解市场,自然会有新的灵感。同理,你想从事某个职业,不是空想自己适不适合,或者读大量的书,而是第一时间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

全局式理解在于拥有全局视角。 在工作时,胡启毅老师一直教导我们: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在复杂的现象中抓住要害;任何事情,不管布置任务,还是讲课都要在三点内讲明白。例如,我们设计的课件,都是一个总领,展开讲三个核心要素;了解和给企业建议时,会抓出几个核心要素。

全局视角,意味着看到系统中更多要素,并能够快速抓出“牛鼻子”。那么如何拥有全局视角呢?书中给出的方法是“跳出圈外”和“整体一致”。

适应式实践要求最小阻力快速行动。 这点你需要记住一句话:什么都能耽误,不能耽误我XXX。 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不能耽误的事情上时,反而能突破常规,获得更好地结果。

曾经,我独自一人前往新疆做项目,需要搞定近10个地方政府部门的审批手续。什么都能耽误,不能耽误我拿下这个项目!我2天内写了5万字的报告,然后和各个部门领导反复沟通,某个领导不了解项目,那就请另外一个部门领导沟通。需要公章,那就说服老板特事特办。最后,快速拿下了这个项目。

那个时候,顾不得自己内向和不会说话。什么都能耽误,不能耽误我拿项目。让我看到了更多可能性,突破常规,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做事的阻力反而变小了。

为了增强行动力,你可以放大当前人生周期中不能耽误的事情,其他事情先靠边。比如,什么都耽误,不能耽误我赚钱。用最重要的事情牵引行动,你的时间利用效率会提高,不然会东想西想,3年后仍然纠结3年前的纠结。

良性竞争

工作中竞争在所难免。这就需要良性竞争,打造你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自价值感 X 稀缺性 X 复制效率。这正是书中所说的守正出奇,守正是指先创造价值(价值感),其次才谈得上出奇:保护价值(稀缺性)、放大价值(复制效率)。

你的价值,取决于你的稀缺性。 如果你拥有的资源和能力,在市场上供给充足,就难以产生溢价。这和商品是一样的,如果卖的是大众消费品,谁家商品便宜,顾客就买谁家的。

稀缺性背后是供需关系,有时你需要主动制造稀缺性。书中提到一个CHO的例子——通过联盟保护自己的利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流派通过不对外公布咨询录像,控制供给,保护稀缺性。

你还可以利用系统固有缺陷或者固有优势营造稀缺性,比如每个区域的气候和消费习惯各不相同,也就形成了本地特色农产品或者美食,这是自然条件形成的稀缺性。

个人也一样,性别、身材等也具备稀缺性,比如一个男士,去女性居多的行业工作,这个行业里面的女性无法与之竞争。

竞争讲求错位竞争、优势竞争。 错位竞争的一个方法是开创全新品类,例如,人人都做禽类疫苗,有家企业做鸽子这类小众品种疫苗,容易形成差异化竞争;把人药研发技术和管理方式,引入到兽药,就与已有从业者不在一个维度竞争了。

优势竞争则是取得压倒性优势,书中给出的方法是“缩小竞争范围”——逐步扩大优势圈的方法。刚开始能力差点,先做到部门里面最优秀的,逐渐做到公司最优秀的,接着做到某个地区最优秀的,再做到全国甚至全球TOP。

竞争时要注意时间窗口。某家企业已经在市场上有了一定份额,当时恰逢大豆价格上涨,他的产品成本优势明显。此时我们建议加大营销密度,他迅速增加了线下营销网点密度,山东市场占有率提高了。等其他人反映过来,用户已经形成产品使用习惯,更换成本较大。

我曾犯过一个错误。当时,某个产品经市场验证,客户表现出强烈的购买欲望;相似产品在市场上并不多见。可见,产品具备迅速传播和扩大用户规模大潜质。但是,我们收到这样的市场反馈后,我并没有采取措施,加速产品上市。后来客户对产品的兴趣越来越小,市场上相似的产品也研发出来了,严重影响了产品销售。

经此教训,我明白了当机会来临时,要进入战斗模式状态,而非像平时一样懒洋洋的。按照二八定律,战斗模式可能只有20%时间,但却产生80%的成果。

他人相助

创作作品的道路上,离不开高人指路,小人监督,本人努力。幸运的是,我前两份工作遇到的老板都不错,从第二家公司的老板(胡老师)那里学到了太多,详见浅谈从两位老板身上学到的。身边也有一群优秀的人,他们的成就远超于我,不断鞭策我前进。

书中提到要有技巧的信任他人:对一两位导师无条件信任,对多数人,对事不对人。具体可见谁信任你,你信任谁?

过去5年,我在人际上做得比较好的是真诚,但也犯过很多错误,比如总是默认别人知道我的想法;高估自己的能力,单打独斗,不愿意和别人协作。

小结

这本书在给你创作作品的信心时,更给你方法。书里面还谈到了人性、学习、思想和品味等话题。不论你初入职场,亦或工作多年,读了《工作的心智》,都会有所启发。

如果给接下来2年的我三个建议,我想是:

  1. 用作品说话。
  2. 什么都能耽误,不能耽误我做品牌。
  3. 如果只有在看清楚了结果之后才去行动,那末最佳的行动时机已经错过。

山自高兮水自深,百花落尽春无尽。人若奔马,你可以更加勇敢。

最近半年,前前后后参与了近15款小产品,有一些心得。但是每款产品都参与不多,一直处在表面上,大大影响了产品进度和成功率。

不管做什么产品,其底层逻辑是相通的。

我发现,做产品有三个原则:

1)make something people want. (非常非常重要!)

2)不要做你自己或者团队不会使用、不愿在朋友圈宣传的产品。

3)差异化。你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

后面找到了莉莉丝CEO王信文2015年的分享,他说做这个分享削弱了他在业界的竞争力。那时他才28岁。以下是一些要点。

“病毒系数”比“留存率”重要。 产品起步阶段就要差异化。判断一个产品是不是能成功,可以看:1)做这个产品的人是不是疯狂热爱这个产品;2)你、团队人员、周边人员,第一批用户非常愿意使用,并且自发把产品介绍周围的熟人。

产品设计原则:符合直觉。 潜意识里符合用户的操作习惯,用户用产品时,也的确符合使用习惯。要做傻瓜式的产品。其次,注重及时反馈。

精益创业。 快速把产品推向市场,快速迭代。不要假设产品一上来就是完美的,一上来就没有问题。为了促进团队内部精益创业,可以把每个小团队都是精益创业团队。

团队沟通: 真诚、平等,不要形式主义。

感兴趣的可以看文字笔记:https://mp.weixin.qq.com/s/6_Vs6_5PRWZwdbuV1-0iZQ

或者看他的演讲视频:

1️⃣ 病毒式传播留存率更重要: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Y411p7r8/?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1&vd_source=8ae3b56d37e24fde15da925df09bc6b7

2️⃣ 产品设计符合直觉: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R4y137TA/?vd_source=8ae3b56d37e24fde15da925df09bc6b7

3️⃣ 精益创业: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R4y137pN/?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0&vd_source=8ae3b56d37e24fde15da925df09bc6b7

4️⃣ 团队沟通: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a411z7Gp/?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1&vd_source=8ae3b56d37e24fde15da925df09bc6b7

在一本书中看到,如何评判一家创业公司是否值得加入——最重要的是初心,以及保持初心的能力。

初心是根。纵观走访过的100多位企业创始人,我们一般都会通过询问一些问题或者一些迹象判断他做企业的初心,并以此判断这家企业能走到哪里。

2022年某家公司遭遇危机。创始人说他曾无数个夜晚想为什么要做公司,自己什么都不缺,后来想明白了,即便公司只剩下一个人,他也会继续干目前做的事情。

这和名利无关,这就是他的初心。好在他的初心导向的是以客户为中心,目前公司越做越好。这也是一位小伙子当初选择这家公司的一个核心原因。从投资角度看,过去3年他收获了很多无形资产,而这些资产很难在市场上购买。

(注:初心也可以是和名利有关,但过了一定阶段,就不起作用了)

他说,当初加入这家公司定了三个目标,实现了两个,还有一个没有实现。但可能实现不了了,创始人的初心已经决定了。

这位创始人经常和学员(80%都是公司董事长或者CEO)说的一句话是“你在月明风高的夜晚,静下心来想想为什么要干这件事,那就是你的初心,想明白了,很多事情就简单了”。

你也可以把初心换成内在动机。

每当从这个角度评判一些公司前景,就感觉前路漫漫。创始人对这件事热爱么?真的能全身心投入么?最小产品是什么?最初的20人,真的适合么?

这些问题并不重要,思考过多反而会制约行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只有一个——业务持续发展。

即有了结果,强化了某种信念,变得更自信,带来持续行动,获得更大自由,进而带来更多结果。这需要切换到合适的环境中,增强执行力。

但,这需要回到初心和原点,不然做什么事都是散的,团队对各自职责摸不着头脑,导致白白浪费时间和资源。

前几天和好朋友分享去敦煌出差时的收获,谈到,我一直没想明白为啥1000多年,无数人围绕一块1700米长的石壁开凿石窟和画画。
她说是因为信仰。

我想,信仰是最高级的初心。

有坚定的信仰,才可能打造出类似宗教一般的组织。

202404130951

甘肃出差,趁间隙去沙漠徒步,也是为了换个情境复盘一季度。

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99%的人按照景区规划的路线,爬到没路的高点后,就不再往上爬了。

而这个点,不是肉眼可见的最高点,远处还有一座更高的山丘。但是,却无人继续往上爬了,因为没路,而且要先走到沟壑底部,才能爬上去。

我一眼看到这座更高的沙丘,心中莫名涌现出去征服的欲望。但是,我却没有去爬。

并不是因为我担心爬不上去,而是没人去爬。我害怕做第一个去攀爬的人,太显眼了,别人都没去爬,我干嘛去爬。

心里还想,要是有一个人去爬,那我一定跟着他往上爬,并且比他坚持更久。

挣扎了一会儿后,心里还是痒痒的,要是不去爬,我肯定会后悔。此时还是没人去爬,我也不管这么多了,于是成了第一个去爬的人。

那个山丘很陡,沙子软软的,爬起来很费力,每走一步,脚都都会被陷下去。但是我并不觉得很困难,反而更想爬到顶峰。

爬了40分钟,终于爬到顶峰了。从山顶眺望,我看到了更广阔的沙漠美景,发现景区规划的高点,真的不算高点。

此时,我发现有约6个人也陆陆续续往上爬,一种找到队友的感觉。也有可能我去得太早有点热,太阳要下山了,就有更多人尝试。

我坐在顶峰,反思:1)为何我有能力爬到顶峰,却因纠结“太显眼了,怕别人议论”而迟迟不行动;2)为何山顶更美,却极少有人愿意去攀爬?3)为何大家愿意按照景区规划好的路线行走?

这几个问题背后,折射了中国人和西方思维的不同:中国人在乎周围人的看法,听话,不愿做出头鸟;西方人注重规则,自我体验。差异背后,是地域环境、历史文化长期影响下的结果。

抛开这些不谈。我发现可以从社会环境、个人认知、个人意愿、个人能力几个维度反思个体行为受社会规训影响程度。

也可以从愿不愿、许不许、能不能三个维度,评判一个组织能否发挥个体的能力。

这里就先不展开了。

对我而言,这件事让我明白,我应该更加勇敢,更加自信和坚定,做自己减少社会规训的影响,让自己的心力更强大。同时,独立思考,坚定不移的走自己的路,不要随波逐流。

还有团队的重要性,一群人可以背靠背朝一个方向努力,​走得更远。

用保罗·格雷厄姆说的两句话结尾吧:

“如果你想要清晰地思考,就必须远离人群。但是走得越远,你的处境就会越困难,受到的阻力也会越大。因为你没有迎合社会习俗,而是一步步地与它背道而驰。小时候,每个人都会鼓励你不断成长,变成一个心智成熟、不再耍小孩子脾气的人。但是,很少有人鼓励你继续成长,变成一个怀疑和抵制社会错误潮流的人。

如果自己就是潮水的一部分,怎么能看见潮流的方向呢?你只能永远保持质疑,问自己‘什么话是我不能说的’,为什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