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100多位农牧领域创始人后的10点认知
近期分析了一下近4年接触的100多个农牧领域的企业创始人(还有一小部分职业经理人),和这些创始人至少有过一次线下沟通。把分析后的一些思考记录在此。
1、行业需求处在上升期,赚钱相对容易。当行业需求饱和,进入存量竞争时代,机会往往不存在了。原来你花5分精力,就可以赚到5块钱,现在花10分精力,也不一定赚到5块钱。
市场份额一般符合二八规律:20%的企业,占有80%的市场份额,甚至更高。农业行业中间投入品早就进入存量时代了,典型如化肥、农药、农机、饲料、疫苗、兽药等等。
此时,拼的是管理能力、专业能力。
2、与在行业里面做了20年以上的从业者相比,新进入者如果不能改变成本结构、产品结构是没有任何机会的。在存量市场竞争中,在某个区域占据优势(比如人脉、政策、客户资源等)等企业,在大企业的竞争中有机会存活下来。
3、作为一家培训公司,去服务存量市场中的中小企业,加上这个市场的利润率本来就不高,是很难赚到钱的。那么有哪些市场值得去做?一是,服务大中型企业,帮助大中型企业占领市场,或者完善占领市场中面临的降本增效、制度流程专业化问题。第二个是,服务在细分市场领域或者某个区域的头部企业,帮助他们进一步巩固市场。
4、做商业要纯粹,要想清楚你的目标,不要讲情怀,创业者要细节正确,而非政治正确,相比企业规模,花里胡哨的荣誉称号,更重要的是利润!市场不会骗人,结果不会骗人,你得非常懂业务,去抠业务的关键环节。
5、看一个企业能不能做起来,可以去看:1)老板或者高管团队的心力、志向;2)对业务的理解是否领先同行;3)团队工作氛围。第一点最重要,老板拉不下面子,随便做做,每天不去琢磨业务、琢磨客户需求、团队人才,怎么可能做得起来?
6、不要错把平台的资源能力,当成自己的资源能力。平台是做成事情的途径,你要清楚在某个平台能够积累的资源和能力,如果不能和老板建立足够信任,进不了核心层,拿不到股份,发展到一定阶段,做事情是非常难的。一定要有地盘意识,建立自己的地盘。
7、如果打工时一个平台做到数一数二,自己出来开公司,能成的概率极少。不少老板创业前都曾在某个平台工作,并且做得相当不错,典型如禾丰股份的创始人金卫东董事长。当然,这并没有因果关系,此处强调的是,你要对某个领域非常懂。
8、没资源做起来的人,都是对自己足够狠,把自己逼到极致。很多企业创始人做企业的初心是赚点钱,改善家人的生活,不想被他人看不起,或者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9、做得越聚焦,在某个细分领域持续深耕10年、20年的,基本上拿到大结果了。而那些什么都做的,最终死于乱投资,或者一直不瘟不火。
10、市场越分散,消费者需求越多样化的市场,越不容易形成垄断,中小企业在里面越有机会。农业中间投入品,客户的需求是相当明确和单一的,而且具有规模效应,规模越大,优势越明显,市场集中度也会越来越高。这也验证了前面说的“第3点”。